物聯裝置大爆發!藍牙規格升級搶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22 日 8:34 | 分類 尖端科技 , 物聯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物聯裝置大爆發!藍牙規格升級搶市


根據 Harbor Research 的調查,2020 年將有 100 億個以上的連網裝置,潛藏商機超過 1 兆美元。除了 CES 展上備受矚目的智慧家庭和穿戴式裝置之外,就連盆栽、牙刷、咖啡機和奶嘴都可以跟手機相連,為因應連網物品爆發潮,藍牙技術聯盟於去年 12 月推出最新藍牙規格 4.2 版,讓藍牙智慧裝置透過新網路協定支援定義(IPSP)連上網路,要讓所有物品都能輕鬆連上網,達到真正萬物皆連網的境界。

以現場展示的智慧籃球為例,這顆以藍牙與手機相連的籃球,可以記錄使用者的投籃速度、運球次數、投射力道和角度,使用者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所有相關數據,並根據這些資料自我精進,讓籃球不再只是工具,也可以是教練。

 

Bluetooth 4.2-bnext1

▲ 當連籃球都可以連上網,還有什麼不能連網?(照片來源:藍牙技術聯盟提供。)

 

藍牙裝置成長快

藍牙技術聯盟產業暨品牌行銷資深總監克洛特(Errett Kroeter)今特地來台展示藍牙 4.2 技術的新應用,他指出 2014 年有 3 億個藍牙裝置,到 2018 年將成長到 4.9 億個,並且 3 年後,96% 的手機都會支持藍牙連接。藍牙將成為物聯網時代的主流無線通訊技術,其中又以智慧家庭裝置成長得最快,消費性電子與主要用於零售業的 Beacon 次之。

 

藍牙 4.2 三大亮點:IPv6、資料傳輸快、保護升級

藍牙 4.2 版本最大亮點在於其可以導入更多 IP 位址,一個行動裝置至少可以連結 10 到 15 個藍牙設備,為即將急速成長的智慧裝置做準備。此外,由於封包容量增加,資料傳輸速度比之前版本快上 2.5 倍,藍牙技術聯盟大中華區技術事務經理呂榮良表示,就好像車子從小轎車變成巴士,可以載更多乘客一樣,藍牙 4.2 提升了可傳輸資料容量,但同樣低耗能。

最後,藍牙 4.2 也提升了加密保護程度,資料隱私更有保障,舉例來說,目前已開始出現在零售店和各大公共場所的藍牙定位裝置 Beacon,雖然可以精準定位使用者和推播訊息給消費者,但也引發了追蹤用戶資料的疑慮,藍牙 4.2 讓未經使用者許可的追蹤行為變得較為困難。

Bluetooth 4.2-bnext2

▲ 根據藍牙技術聯盟的統計,智慧家庭設備將會成長最快,消費性電子和Beacon次之。(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Bluetooth 4.2-bnext3

▲ 藍牙技術聯盟指出,藍牙通訊協定將會成為穿戴式裝置和智慧家庭的主流,遠勝WiFi。(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終端商品今年可望問市

克洛特表示,各大廠已開始開發與測試藍牙 4.2 晶片,最快在 6 到 9 個月內,就可見到終端產品面市。但於現場展示藍牙兒童防丟器的廠商寶貝安科技北區行銷副理王健輔表示,該公司將於第一季推出的孩童追蹤器已採用藍牙 4.2 規格,孩童追蹤器可做成夾式或手錶型式裝在孩童身上,搭配手機 App 後即可得知小孩的約略方向,若小孩走出安全範圍之外,手機 App 便會警示父母,父母若發現小孩不在視線範圍內,從手機上按一下,孩童追蹤器便會發出聲響,協助父母找到小孩。

iBabeWatch Bluetooth 4.2-bnext

▲ 寶貝安科技推出的 iBabeWatch 透過藍牙和手機相連,可協助父母判斷與孩童的距離,感應距離最遠 60 公尺,預計於今年第一季推出,售價 3,990 元,電池可用 6 到 8 個月。(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新聞辭典:藍牙相較於 WiFi 和 NFC 兩種近年來較常被提及的無線通訊技術而言,其優點為省電、訊號不易被干擾且加密程度相對高,感應距離較 NFC 長,但缺點是無法傳輸資料量較大的檔案,如:影音。與之相比,WiFi 可傳輸的資料量較大,而 NFC 的傳輸距離較短,需近距離接觸,且並非每個行動裝置皆支援 NFC,優點是較無訊號干擾問題。

Airyzone Lucky Tag Bluetooth 4.2-bnext

▲ AiryZone推出的藍牙寵物項圈不只可追蹤寵物,防止毛小孩走失,還可以偵測寵物動作、體溫…等等。(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Bluetooth 4.2-bnext 4

▲ 國立交通大學學生團隊打造的智慧瓶蓋,可以偵測瓶子內的釀造飲品狀況,告知使用者何時會釀好,希望降低釀造技術的難度,未來將會上國內募資平台,進一步商品化。(照片來源:藍牙技術聯盟提供。)

Rooti Bluetooth 4.2-bnext

▲ Rooti推出的微型環境偵測器,可以測UV值、溫溼度,也可以當手機協尋按鈕和快門。(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