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景深計算機:搞懂光圈/焦距,淺景深一次上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4 月 11 日 10:00 | 分類 3C , Android 平板 , Android 手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超實用!景深計算機:搞懂光圈/焦距,淺景深一次上手


大光圈、淺景深,是很多人在拍人像的時候最想拍出來的效果,不僅讓畫面更有立體感,也讓背景虛化顯得更加夢幻,而且許多美美的沙龍照都有夢幻的淺景深效果。不過,實際拿到貴桑桑的相機,也好不容易約到理想的對象出遊,結果實戰的時候卻怎麼也拍不出夢幻的淺景深,超鬱卒!明明書上和網路寫得很清楚,怎麼就是搞不定?

淺景深,顧名思義就是景深範圍較淺,造成主體突出,背景虛化的效果,一般來說是拍攝人像常用的技巧,除此之外也常運用在需要凸顯主體的攝影主題,例如微距或是飛羽(鳥類)攝影。

3c

▲ 除了人像題材之外,在美食拍攝時也可運用淺景深製造近在眼前的臨場感。(70mm f/4.0)

3c

▲ 飛羽類題材通常使用長焦鏡頭,因此主題容易突出。(200mm f/4.5)

淺景深的照片固然相當吸引人,不過並非只有這樣的人像照才是好照片,在需要人物與背景都清楚的狀況下,淺景深照片並無法達到想要的目的。更準確的說,妥善運用景深技巧,並進一步控制景深,才能勝任許多題材。再討論下去就更深入了,我們這邊先把問題單純化,先從「如何拍攝淺景深」開始。

 

景深四要素

如果把攝影要素縮減到一項,其他要素固定,那麼距離被攝物愈近,景深愈淺;光圈越大,景深愈淺;鏡頭焦距愈長,景深愈淺;感光元件片幅愈大,景深愈淺(註)。這四項要素是決定景深的關鍵,並且彼此有疊加效果。舉例來說,鏡頭焦距長,光圈又大,同時又是全片幅機身,在這樣的狀況下就可以得到相當淺的景深。如果因為機身和場地限制,只有一~二項要素也沒關係,只要能夠妥善控制「景深四要素」,就能掌握淺景深的拍攝技巧!

 

不用記!懶人景深計算器

說了這麼多理論,是否已經感到厭煩呢?現在網路上資源相當豐富,已經有很多種景深計算器可以運用,小編推薦這款「景深計算器」,不僅有拍攝成果預覽,多樣的功能也非常詳盡!

3c

▲ 「景深計算器」的操作界面,左列為參數設定,下方為拍攝者/被攝者/背景之間的距離關係,右方為拍攝結果預覽。

光圈、焦段等參數設定

3c

Appearance:Model 的各項設定,可以選擇男/女 Model、提供背景類型等選項。

Lens:鏡頭的各項參數,包含焦距(f=?mm)、光圈(f/?)、以及感光元件大小(片幅)。

Position:包含被攝者的距離與背景的距離,單位是 cm。

透過上列這三項設定,已經可以模擬絕大多數的景深狀況,以下就來實地測試一番。

 

實戰測試!以 Kit 鏡為例

3c

小編以絕大多數新手會使用到的 DSLR Kit 鏡為例,來模擬景深的效果。Kit 鏡焦段是 18-55mm,最大光圈 f/3.5-f/5.6,感光元件設定為入門機種常見的 APS-C(Canon),在固定被攝者和背景的距離下,看看在廣角端(18mm)和望遠端(55mm)所得的淺景深效果如何。

18mm f/3.5 被攝者 2M 背景 ∞

3c

55mm f/5.6 被攝者 2M 背景 ∞

3c

由以上兩例可以看出,望遠端 55mm 在淺景深方面的表現較佳,不僅符合景深四大要素的結果,也可歸納出一個小技巧:即使像 Kit 鏡這樣的小光圈,拉至 55mm 望遠端也可獲得尚稱足夠的淺景深效果。所以沒有大光圈也有對應的拍攝方式,其實不一定需要跟隨「大大們」的「勸敗」!

 

大光圈鏡頭的散景效果?

3c

有了這個工具,就可以藉由焦段、光圈大小來推測景深範圍,以入門者會入手的第一顆平價大光圈鏡頭 50mm f/1.8 為例,來看看眾人勸敗的大光圈是否真有其效果?

50mm f/1.8 被攝者 2M 背景 ∞

3c

可以看到在焦段相近的狀況下(55mm v.s 50mm),f/1.8 與 f/5.6 光圈的差距,不僅淺景深的效果更為明顯,大光圈更擁有更多的進光量,多了 3.3Ev 的曝光值可以運用。以 50mm f/1.8 鏡頭的入門級價格,就能取得不錯的散景效果,難怪 50mm f/1.8 會被稱為最適合入門的大光圈定焦鏡頭!

 

景深計算器的應用

透過這款景深計算器,我們也可以模擬出想要的大光圈鏡頭效果,諸如癢很久下不了手的貴桑桑鏡頭,或是缺貨的熱門鏡頭,都可以用這款計算器做初步的計算,看看它的散景程度大概如何?另一方面,對於拍攝全景題材來說,可以確保景深的最大範圍;而街拍應用上,也可依此妥善運用泛焦技巧;就連微距拍攝,拿來觀察景深是否足夠也未嘗不可。是不是很方便呢?現在就來試試看吧!

註:通常片幅較大的機身,在同樣取景角度上會運用焦段更長的鏡頭,因此景深較淺,並非全然是因為感光元件的緣故。不過在數位時代,一般會將片幅納入景深考量要素之一,而在運用景深計算器時,也要注意輸入的是「實體焦長」而非「等效焦長」。

(本文由 T客邦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dofsimu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