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物物聯網的第三波數位革命,將顛覆改變每個產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1 月 03 日 16:00 | 分類 推薦書摘 , 物聯網 , 社群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書摘】物物聯網的第三波數位革命,將顛覆改變每個產業


第一波數位革命帶來的課題,或許看來既陳舊又過時,對於當代企業家似乎沒什麼太大幫助──這是因為大家誤解了這段故事「過時」的部分。然而,就算有了最先進的科技,新世代的企業家必須花非常多時間,專注在科技外的事物。他們跟第一波的企業家一樣需要策略,在守舊派強勢、疑心病重的產業中,建構網際網路基礎建設。

第一波努力連上網際網路,而第三波則要把網路連上一切。第二波革命中,網際網路使用率提高,智慧型手機急速普及,讓社群媒體爆增,創造了繁榮的 App 經濟。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時期的樣貌將與第二波革命極為不同,卻和第一波非常相似。在某些重要的層面上,第三波企業家的經驗會更接近第一波革命,而非第二波。

第三波數位革命並非大家所想的物聯網定義, 而是由「 全聯網」(Internet of Everything)主宰。我們正進入科技革新的下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中,網際網路會完全整合進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包括學習、醫療、財務管理、旅行、工作和飲食。當第三波革命的產物成為主流,每個產業中既有的領導企業都有可能被動搖。

更周全收集身體數據,診斷更為精確

如果你是科技企業家,想找到最迫切需要革新的產業,有什麼比醫療系統更好的標的?醫療人員接納新科技的速度慢到令人不安。多數人都感同身受,覺得到醫院看病就像搭時光機回到過去一般,很多醫院還在用紙本病歷和傳真機,甚至連服務費都無法計算。

醫療產業中,大部分的研發都聚焦在醫療設備與藥物,卻非常少應用網路科技來提升醫療品質,再加上欠缺協調性和隨時可取得的資料庫,讓醫療系統變得脆弱無力、錯誤百出。2011 年 9 月,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的研究人員發現,患者被診斷出罹患某種病症,再去徵詢第二個醫生的意見後,第二次診斷結果不同的機率高達 25%。

幸運的是,企業家看到了機會。計步、測量速度與心跳的健身追蹤器,很快就會轉變成更先進的軟、硬體,掌握生命跡象,還能蒐集、保存資料,在身體有異狀時警告患者與醫生。不久後,每天追蹤自己的身體狀況會變成例行公事,跟刷牙一樣,既簡單又不可或缺。這聽起來很基本,但它會深深影響患者的個人照護與整體醫療系統。

醫生接收到患者的健康追蹤資料,就能運用這項精確的數據,這是目前醫療系統中所缺乏的部分。今日,當醫生問你「哪裡不舒服?」或「你有察覺到任何症狀嗎?」患者經常無法提供明確的答案。

多數情況下,不夠精準的回答似乎無傷大雅,但有些時候更精準的判斷,就是決定生與死的關鍵。新系統能成為醫生的工具,評估患者口中的頭痛是單純的偏頭痛,還是致命的動脈瘤,甚至到醫院前就已經診斷出來了。

有了網路設備,醫生也能夠監控在家養病的高風險病患,利用感應器檢查病患的身體狀況,和他是否有在正確的時間服用正確的藥。

當然,在第三波數位革命下,不只需要醫生分析資料,更需要第三方團體來設計 App 來檢測身體數值。想像一下即時診斷的可能性,它不用透過醫生,而是用類似 IBM 華生電腦(Watson)的超級電腦。這種創新將在整個醫療系統引起熱烈迴響。

根據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評估,2025 年,這類監控系統的經濟體,每年可達 1 兆美元。醫學界掌握數據,驅動真正的革命,包括追蹤流行病,或描述疾病本身的特性等。

翻轉教育體系,量化下更提供個人化學習歷程

更個人化、更有個性和更數據基礎導向,這不只是醫療系統未來發展的箴言,而是整個第三波數位革命的核心概念。這句話也能應用在另一個規模巨大、複雜、又殘破不堪的系統改革上:教育體系。

歷經了第一波和第二波數位革命後,教室裡的設備看起來跟外面用到的科技沒兩樣,學生坐在電腦前做簡報、瀏覽網站,或和世界另一端的筆友閒聊。這些工具確實很有用,但很少是專為教室而設計。在第三波數位革命期間,這個現象會大不同。

現在已經有些新工具,讓老師與家長用 20 年前無法想像的方式互動。例如,許多學校已經有虛擬布告欄,老師能在上面張貼各式各樣的內容,包括家庭作業、考試成績,或學生在全班面前朗誦讀書報告時的影片。這種科技提供了家長參與的全新橋樑,不再只把孩子們簡化成數據(成績)來評量。

老師將以短暫和目標性的介入學習,讓學生的學習表現維持在標準之上,和提供機會讓學生深入鑽研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將標準化的教育文化,替換成個人化的教學模式,這就是第三波數位革命下,革新教育系統的關鍵。每個人不會都用同樣的方法、或是有相同的學習步調,既然如此,為什麼要以同樣的方式教導不同的學生?

第三波數位革命也將改變評量學生的方式。假如老師與家長可以得到的資料包含了廣泛的量化指標,再定一個基準與班上或全國其他學生比較,那何必定期考試?藉由這種方式,學生個別的大數據,將會帶來標準化考試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把量化的精準度,帶進質化的學習過程。

資通訊技術確保食物生產和運送過程衛生無虞

食品產業是個價值 5 兆美元的經濟體,除非你自己種菜、打獵,要不然絕對是個頻繁的消費者。每位第三波數位革命的企業家,都有能力觀察這些數字,然後發現商機。他們認為第三波數位革命下的公司,能挑戰傳統的食品製造、配銷與消費。

第三波數位革命是從基礎開始,像是食物種植和養殖的方法、安全儲藏及運送,和怎麼把食物送進顧客嘴裡。

出於需要,從很早以前,農業就常革新技術來改善生產力和降低成本。第三波革命會將安裝感測器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根據記者妮可‧柯比(Nicole Kobie)在《衛報》(Guardian)的報導,第三波革命下的農業甚至能拯救這幾年神秘凋零的蜂群。蜂群消失的主因是遭受某種蝨子的攻擊,只要用高熱就可以殺死這些蝨子,但是將蜂巢加溫,會融化構成蜂巢的蠟。殺死蝨子的同時蜜蜂也會難以存活。

因此研究人員開始著手研究,研發展出新的解決方式。他們在蜂巢基部放置網版印刷的電路板,從內部加熱蜂巢的特定位置,而不加熱整個結構。蜜蜂會依照印刷的圖形築巢,創造直接連結網路的群落。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威爾‧麥修(Will MacHugh)向柯比解釋:「這套電子系統有兩個功能:監控溫度和產生熱能。」當感應器偵測到蝨子可能傷害蜜蜂幼蟲時,就會加熱周遭,殺死攻擊者,卻不傷害幼蟲和蜂巢結構。麥修還說:「蜜蜂其實還滿喜歡這個系統。而且蝨子比蜜蜂小很多,所以這套系統就像在做蝨子爆米花一樣。」

第三波革命的企業家早就摩拳擦掌、想革新這個流程。例如,有些公司正在研發如何不用加熱肉類就能殺死病原體。比起抽查,這種方法更能全面保證食品安全。有些公司則致力於「智慧型包裝」,將食品包裝嵌入無線射頻辨識(RFID)、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或藍牙技術,即時和持續的監控肉品,確保它從工廠運到冰箱的途中,都能維持在適當的溫度。

你準備好衝浪了嗎?

我在夏威夷生活時,經常去海邊徒手衝浪。某天下午,我看到一名衝浪者遊刃有餘的乘風破浪,技術高超。我向他游去,一邊等下一波浪潮過來,一邊詢問他的建議。

他答道:「你只要知道一件事。當浪潮高漲時,不衝向浪潮下方的空隙,你就會被沖到海灘上,吃進滿口的沙。」

第三波數位革命浪潮正高漲。不管你是張開雙臂迎接它的企業家,還是試圖撐過去的公司,絕對不可以對它視而不見。

(本文內容節選自大是文化《第三波數位革命》)

The Third Wave An Entrepreneurs Vision of the Future-Chinese-tw

書籍簡介

美國線上創辦人、第一波網際網路革命先驅——史蒂夫‧凱斯在網路還只用於軍事用途的年代,就堅信網際網路將進到每個人的生活,致力於網路商品化。現在!又預見網路泡沫將會波滅,提前多角化經營美國線上。他親自預言:Facebook和Twitter都該讓路了!第三波數位革命——一場應用數位科技,卻不以科技為核心的革命。以科技當手段,解決生活中平凡的大難題,才是這波數位革命的贏家!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