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麥擱亂,驅猴運用新科技降低農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6 月 25 日 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猴子麥擱亂,驅猴運用新科技降低農損


獼猴危害農作物事件頻傳,農委會桃園農改場開發「驅猴預警裝置」,利用隨機方式播放驅猴音響驅離,同時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即時通報農場管理人員可進行處置。

農委會表示,獼猴危害農作物事件頻傳,近 10 年來,全台約有 15 縣市 69 個鄉鎮的農園、農場曾遭受獼猴危害,其中以農場受害最為嚴重。

目前的防治方法,除了放任不管、改種其他農作物、農作物套袋外,獼猴防治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不需申請的方法,包括 1. 架設阻隔設施(電網除外),如簡易網室、各式圍籬圍網等;2. 聲音嚇阻,如燃放鞭炮、瓦斯音爆器、播放音響等;3. 視覺阻嚇,如插旗幟、人形立牌、稻草人、強閃光、光碟片、反光彩帶等;4. 驅離,如人為驅趕、養狗驅趕等;5. 使用防猴網罩。

第二類為需要申請的方法,如架設電網、設置陷阱獸夾、毒餌、獵捕等。而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為聲音嚇阻及驅離。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驅猴預警裝置」,其中包括控制主機、紅外線光牆感測器模組、聲音警報模組及訊息通報模組等 4 部分。

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有恒解釋,當猴群靠近切斷紅外線光牆感測器訊號時,紅外線光牆感測器模組的微控制器,會以亂數隨機設定延遲時間,再行觸發警報器模組以隨機方式播放驅猴音響避免猴群適應,達到驅猴目的。

特別的是,吳有恒強調,裝置同時可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將猴訊即時通報農場管理人員進行處置,以降低農作物受損。

吳有恒表示,裝置有兩個優點,第一是,驅猴預警裝置是藉由紅外線感知元件、聲音警報模組及訊息通報模組等硬體的組合與設計,在猴群接近裝置而切斷感知元件的紅外線訊號時,有效使用亂數隨機設定延遲時間,以觸發聲音的警報裝置方式,達到驅逐猴群並降低農作物受損。

第二,驅猴預警裝置藉由通訊模組與網際網路連結的設計,當猴群侵入農場時,通訊模組可立即傳送簡訊至農場管理者的可攜式通訊裝置上,即時告知農場遭猴群入侵的訊息,並促使即刻前往現場處理,有效達到降低農作物受損目的。

吳有恒說明,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104 年完成開發驅猴預警裝置,105 年已經技轉普特企業有限公司,每公頃設置成本新台幣 5 萬元。

(作者:陳政偉;首圖來源:Flickr/BORShop Computing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