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亞洲最浪費電的國家,竟是台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8 月 25 日 17:00 | 分類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全亞洲最浪費電的國家,竟是台灣


台灣長期以來工廠外移、投資低迷,為什麼還會缺電?為什麼人均用電量,還高居亞洲非產油國之冠?一場 18 年來最嚴重的大停電,揭開台灣不願面對的缺電真相。

「現在政府對能源都只談供給,不太敢討論需求面,也就是電價,」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從經濟學觀點分析,市場價格就是要反映內部及外部如污染、排碳成本,未充分反映成本的低電價就是補貼,而補貼就會鼓勵多用、推升需求。

他以印尼為例,因為產石油,能源價格非常低,逐漸養出民間大量浪費的能源需求,最後連石油都不夠出口,但國內油電價格卻已難調高,政府每年得編列龐大預算補貼。

台灣能源 98% 仰賴進口,但我們竟能擁有亞洲國家裡最低的工業電價,比南韓、中國、新加坡及日本都還便宜,民生電價更只有日本的 4 成,是僅次於產油國馬來西亞的第三低。

結果就是,台灣成為亞洲非油國人均耗電量最高的國家,每人每年用電度數的排行,亞洲國家中台灣為第 13 名 10,632 度,領先南韓第 16 名、新加坡第 20 名、日本第 23 名及中國第 34 名。日、韓甚至中國,都沒有台灣這麼「浪費電」。

台經院副院長邱俊榮指出,台灣許多產業的競爭力,是建立在我們的低水電價、低勞動力等成本上。

他曾聽一位台積電主管說,台積電為使用特殊化學塗料,找很多台灣的化工廠談合作,希望幫助他們升級,但這些小廠卻寧可用廉價的成本、不符環保規定的生產方式存活。「太多這種 C 咖的小企業,耗用很多資源,卻沒有合理的市場機制淘汰掉。」他說。

企業災後告白》我們不怕漲電價,怕不穩定!

「台灣是民生補貼工業嘛!中國是工業(電價)比較貴。我認為供給跟需求,本來就應該用價格去調整,」用電大戶、面板大廠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在缺電恐慌與漲電價的天平上,他選擇了後者。

即便擁有不斷電系統的大企業,也承受不起不穩定的供電環境。彭双浪解釋,停電時,公司只能依據機台的重要順序搶救,讓自有電力維持住無塵室的運轉,「有時候只停一小時啊,但你可能要花一、兩天的時間才能夠恢復生產,如果停得很嚴重,連無塵室都沒辦法運轉,外面(污染)都跑進來,設備產品全部污染,你清都清不掉,好幾個月都被影響。」

「損失事小,我們擔心的,是會不會又來下一次?」因 815 停電受損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廠南茂,其財務長陳壽康在受訪時道出了台灣所有企業的心聲。

他表示,8 月 15 日竹北二廠和南科廠停電,中途又因為台南廠被列入分區限電名單中,直到 16 日凌晨快 3 點,供電才恢復正常,停電時間整整超過 10 小時,損失金額達數千萬元。

「這影響的已經不只是企業商譽,而是『國譽』!」陳壽康說,停電事件後他收到不只一位國外客戶、投資人來信,問的都是,「台灣怎麼會發生這種事,狀況還好嗎?」沒想到,一場停電讓他花最多時間的,除了善後,還要安撫客戶對未來的信心。

「以前務農是看天吃飯,現在我們是看政府吃飯……」在彰化社頭以織襪聞名的魏家第三代、經營「華貴牌」絲襪品牌的金福隆實業及福助針織總經理魏平祺無奈的笑說。

「我們不怕貴,是怕不穩定,」魏平祺說,企業重視的其實是電力「價、量、質」三方面供應穩定,價格並非唯一考量因素。

以紡織業下游的染整、成衣廠為例,電費僅佔總成本一成以下,比起佔大宗的人力費用,電費不見得是影響成本的關鍵,但電力供應若不穩定,威脅的將是企業生存命脈。

蓋電廠,衝擊周遭居民生活環境;漲電價,民間用電成本上升。任何選擇,都有相應代價。也許該回頭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來解「缺電」這道數學題了。

(作者:黃靖萱;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