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技術交易展:從台灣產業端出發,看見全世界的需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26 日 1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物聯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北國際技術交易展:從台灣產業端出發,看見全世界的需求


AI 人工智慧正準備以指數型的速度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當你試著從 50 年後的世界往回看,會發現 21 世紀初期的生活不僅沒效率,甚至與 1970 年代視覺化操作電腦剛推出的時期差別不大;但換個角度,我們現在所身處的世界,正是人類有史以來變化最劇烈、可能性最多、挑戰最大的年代,任何可能的發明都將成爲未來科技的基石,那些曾受忽略的技術都奠定了未來產業發展。

即將於 9 月 28 日舉辦為期三天的「第 13 屆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將有來自產業界、政府機構、學術與研究機構等五百多家產官學研,展出近千件的創新成果。今年因應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熱潮持續發燒,更有許多相關的產品與應用展出,期望讓社會大眾看見台灣的創新研發能量,對現今產業技術的應用有更深的認識。

萬物聯網,「衣」與「行」便利有保障

在物聯網的世界中,衣服的應用或許最先被實現,也是台灣最具研發能量的產業之一。

工業局技術交易館「京澔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全球首創 IOT 織物模組,能根據使用者的溫度調控發熱程度,透過手機 App 控制,具備遠距離預熱、手搖開關及控溫、環境溫度感測、電力顯示及防丟、防盜監測等功能。京澔更與全球運動品牌大廠 Under Armour 合作,開發高科技運動服,此外也能擴大應用在保健用品、智能家居、戶外用品、汽車、摩特車業上。京澔也將在今年 10 月亦將於 Kickstarter 進行募資活動。

在行路人的眼中,確保安全永遠是第一順位,若有任何安全死角,都將成為技術發明的需求端,也是人工智慧首要解對的問題。

汽車駕駛或乘客在開車門時,常常忘記注意後方是否有來車,以至於後方來車閃避不及,撞到開啟中的車門而發生意外甚至造成死傷。教育部館展出的「智慧汽車防撞車門裝置設計」,由高苑科技大學開發,其設計主要針對車門的結構設計提出改良,強制民眾打開車門時必須轉身向後,在車內安裝聲光警告裝置,除了讓駕駛人或乘客能注意後方來車,更警告後方車輛駕駛人注意前方,防止意外發生。

惡劣天候不僅造成開車情緒緊張不安,更因視線不佳而增加交通意外發生機率,例如夜間、雨天、濃霧等。為改善此問題,「AI 智能行車輔助技術」在行車安全、監控、醫學影像等方面,提供業界在視覺領域專業與前瞻的技術後盾。目前所具備的技術包含寬景/全景視訊、高動態範圍夜視、惡劣天候處理、除霧技術、魚眼校正、視角轉換、速限偵測、車側盲區警示、前車防撞警示、車道偏移警示、行人機車偵測等技術,以影像詳細記錄,協助駕駛人即時了解正確車況訊息,讓行車更安全。

智慧系統讓照護更輕省

照護問題存在已久,對家庭負擔與社會經濟都造成影響,也是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照護的第一步是監控,隨時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察覺任何外觀看不見的健康變化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開發出「互動式智慧管理照護裝置」,透過所建立的各醫材專屬智慧管理程式,從監測介面到投藥、體液引流、流管位置參數,將資訊以無線發送至雲端,並發送提醒警告訊息給醫護人員或警示器,並發送自我照護指南至病人與照護人員的個人智慧平台。

另外在教育部館中的「VoIP 運用在護理呼叫系統」,透過 IP-PBX 整合呼叫鈴與行動護理車,在內網環境且呼叫鈴位置固定,使護理人員可精準掌握有照顧需求病患的位址。當病房內的呼叫系統被啟動後,除了通知護理站人員前來處理的傳統做法,更將同時通知行動護理車,讓使用護理車的護士可盡快對病患提供照顧。

照護的最高原則,是讓高齡者也能擁有健康、安全、活力與尊嚴的人生。陽明大學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不干擾、零負擔、適時提供服務為目標,設計開發「機器侍從」,除了具有前方自動跟隨的重要功能外,同時提供幫忙提物、乘坐休息以及協助上下坡等功能服務高齡者。機器侍從模樣像企鵝,造型可愛具有親和性,幫助老年人藉由適當的身體活動,保持各部位器官機能有效的運作,並且增進外出活動的意願及安全性,延緩老化速度,讓老化不只是變老,更能保有活躍的行動力與生產力。

預測分析,從工業應用進入你我生活中

透過數據蒐集進行分析與預測,在工業設備維護與能源管理上已行之有年,例如可使用在核電廠的「機械設備性能衰退預測與故障診斷」,能測試管路系統中的電動閥機械設備,可測得馬達之電流、閥桿之推力及扭力等參數,再經由分析軟體產生數據及曲線,供測試人員判斷與調整,並可提出維修建議。另外台電所推動的「應用大數據平台於需求面管理」,透過智慧電表、用戶特性、氣象、經濟數據等資料,以大數據分析技術可探勘潛在目標用戶及促成精準行銷。

預測分析若涉及到人性,難度將大幅提高,這也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要解決的問題。在未來的世界中,誰最能掌握需求,洞悉人性,就能先馳得點。

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本屆國際技術交易展上還有更多能源方面的研發成果,親臨現場將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第 13 屆「 2017 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將於 9 月 28 日至 9 月 30 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展出,屆時將有來自英國、以色列、匈牙利、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共 21 個國家參展,約 500 家廠商及發明人,展出超過 1,000 項專利技術作品。
本次主題「數位國家 創新經濟」,將展覽分為創新產品展示(發明競賽區)與技術交易媒合(技術交易區)兩區。其中,技術交易區由工業局負責策劃,針對綠色節能、雲端科技與資料科學、智慧生活、生醫保健與農業科技等面向,展示五大部會產官學研之創新技術,其中多項展品榮獲國際 R&D100、IF 設計大獎。(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