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廠生死鬥,購併潮愈來愈有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2 月 24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財經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大藥廠生死鬥,購併潮愈來愈有戲


國際生技大廠購併案熱火朝天,單是 1 月就超過 330 億美元; 估計,今年購併金額將有近五成的成長空間,其中又以癌症免疫療法、罕見疾病熱度最高。

購併是生技投資人最愛的話題之一。近年來購併交易量大幅增加,有價值的好案件競爭者愈來愈多,漂亮的待嫁公司順勢抬高身段,購併的買家往往要付出可觀的溢價;因此,不僅被併的一方股價上揚,同類股甚至整體生技股也會被帶動。

例如,市值約 800 億美元的生技大廠賽基(Celgene),1 月 22 日宣布以 90 億美元買下「CAR-T(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療法」企業 Juno,後者股價當天暴漲 26.8%,同業 Bluebird 與 Cellectis 也都漲逾 10%。然而,更有意思的是,2015 年與 Juno 結盟的基因編輯公司 Editas,也因夥伴被購併的消息跟著沾光,股價漲了 13.8%,其他兩大基因編輯概念股也各漲 11%~13%。

藥商今年購併額將成長五成

根據安永(EY)年初發布的統計,2017 年生命科學領域的購併交易達 2 千億美元,2018 年的交易價值更將超過這個數字,接受調查的企業高層中,六成的人計劃未來一年內積極進行購併。同樣在 1 月發布數字的 Baker Mckenzie 則預測,2018 年全球醫療保健購併金額可能增加 50%,其中,北美就會占一半以上。

果不其然,今年才剛過一個月,5 家公開的國際大廠購併案件交易總金額,就達 330 億美元,近 1 兆元台幣!其中,賽基與賽諾菲(Sanofi)各出手 2 次,兩家公司出手都達 160 億美元;另一個交易則是日本武田(Takeda)買下一家幹細胞公司,金額約 6.3 億美元。

市值上千億美元的賽諾菲,是不折不扣的大廠;不過,近 10 年幾乎仰賴外部授權來支撐產品線。2016 年,賽諾菲曾打算買 Medivation,結果被輝瑞以 140 億美元搶走;2017 年又在爭取 Actelion 時,輸給出價 300 億美元的嬌生集團。

賽諾菲一週內連買兩家公司

失去耐性的股東開始對公司不滿,直接表現在 2017 年第四季疲軟的股價走勢。沒想到,今年開春局勢大改,1 月 22 日砸下 116 億美元收購血友病藥廠 Bioverativ;透過這筆交易,賽諾菲將迅速在血友病市場占有更佳地位,同時在罕見疾病領域的實力也因此擴大。

1 月 29 日,賽諾菲又以 48 億美元收購奈米體(nanobody)技術公司 Ablynx。這次故事更精采了,Ablynx 成立才 6 年,但已有 45 項開發計畫,合夥對象都是喊得出名號的默克、諾華、AbbVie 等;其中 8 項候選藥物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並有一個罕病藥物預定上半年送件 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申請核准。

姿色頗佳的 Ablynx 成了大廠眼中的好對象,2017 年 12 月,市值約 1,200 億美元的 Novo Nordisk 二度出價收購 Ablynx,卻遭對方斷然拒絕。於是 Novo Nordisk 今年初公布此事,希望利用輿論及投資人的力量讓 Ablynx 出面協商,但業界反而認為此舉會引來更多提親者。

賽諾菲就是殺出的程咬金,20 天後即以高於 Novo Nordisk 出價 50% 以上的 48 億美元搶親成功,搞得 Novo Nordisk 年初以來的股價漲幅,一口氣都跌掉了。

1 月並列生技購併案主角的賽基,也談成歷來最大手筆的購併案,以 90 億美元買下 Juno 的 90% 股權(原本賽基持有近 9.7% 股票)。這次購併案讓 CAR-T 領域的硝煙味愈來愈濃。

2017 年,生命科學業界 2000 億美元的購併,除了最大的嬌生集團以 300 億美元買下 Actelion,就屬 Gilead(吉利德科學)投資 120 億美元取得 CAR-T 廠商 Kite 最為人津津樂道。CAR-T 已然是細胞免疫療法的新巨星,2017 年美國 FDA 一口氣核准兩項 CAR-T 療法,其中一項就是 Kite 的產品 Yescarta,而 Yescarta 核准的時間就在 Gilead 出價購併後的 2 個月內。

這讓大家看出一個道理:買家常被那些藥品接近批准的公司吸引。Gilead 2017 年買 Kite 是一例,今年賽基購併 Juno 又何嘗不是。Juno 的旗艦產品 JCAR017 今年將提出藥證申請,期望 2019 年取得 FDA 核准,賽基搶在藥證前買下公司,加快站穩在 CAR-T 領域的腳步。

賽基砸上百億美元擴版圖

購併 Juno 前,賽基 1 月 10 日已先以 70 億美元收購 Impact Biomedicines,這家公司以旗下治療骨髓纖維化的藥物 Fedratinib(JAK2 激酶抑制劑)聞名。這顆藥曾在 7 年前被賽諾菲以 6.35 億美元買下權利,並視為腫瘤領域的核心產品,無奈後來因副作用問題,被 FDA 要求停止試驗,連帶賽諾菲也終止其他 7 個臨床試驗,放棄了此藥。直到 2016 年,當初的共同發明人想爭取此藥敗部復活,成立 Impact 公司,並以部分股權向賽諾菲換回藥物的權利及研究數據。

沒想到,Impact 成功說服 FDA,當初的副作用並非因此藥引起,因此 FDA 2017 年 8 月撤銷停止臨床試驗的命令,賽基買下此公司後,預計年中送件 FDA 申請新藥核准。不過,FDA 點頭前一切都有變數,因此賽基雖開價 70 億美元購併 Impact,但簽約時只先支付 11 億美元,其他則是分階段的里程碑金。

賽諾菲今年雄心勃勃,還成功搶了 Novo Nordisk 的獵物;但在賽基購併 Impact 案中,賽諾菲的角色就有點酸味了,畢竟當初是賽諾菲先看上 Impact 手上那顆藥,不料最後的核准成功卻可能落到賽基身上。這些生技產業界的故事,活脫脫是高潮迭起的熱門影集。

(全文未完;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anofi Corporat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