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這場戰役中,女性都去了哪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02 日 8:00 | 分類 Fintech , 數位貨幣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加密貨幣這場戰役中,女性都去了哪裡?


2017 年比特幣、以太坊等主要加密貨幣價格飆漲,於是在全球掀起一股熱潮。過去幾個月,也陸續報導了值得認識的人物故事,有投資眼光精準成為億萬富翁的兄弟檔,也有年僅 11 歲的比特幣專家

但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買入加密貨幣的投資者,以及鑽研區塊鏈技術的專家,有很大的比例都是男性,許多人認為區塊鏈技術將會在未來世界扮演重要角色,你可能也不禁想問,在這關鍵的一役,女性究竟都去了哪裡?而這背後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現象?

以男性思想為中心,區塊鏈的兄弟文化

區塊鏈、虛擬貨幣的出現,就是想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讓各方勢力能夠更均等。不過諷刺的是,隨著產業不斷的壯大,許多女性卻在當中發現不平衡的性別差異,甚至有些人認為這樣的狀況正在惡化。

區塊鏈技術早期的發展大多由男性主導,這不是什麼大祕密,不過以男性思想為中心的兄弟文化(blockchain bros),卻讓許多想投入區塊鏈領域的女性感到不適。以今年 1 月在邁阿密舉行的北美比特幣大會(The North American Bitcoin Conference)來說,男性講者高達 84 位,女性僅有 3 位,比例相當懸殊,不過真正引起討論的是,在脫衣舞俱樂部舉行的會後晚宴,許多女性投資者甚至揚言未來要抵制這項活動。

不僅如此,專為線上交友設計的代幣(Token)「DateCoin」,最近在網路下的廣告內容同樣引起騷動,廣告中以一位穿著性感的女性照片為主視覺,並在圖上寫著「Touch My ICO」(碰我的 ICO),具挑逗意味的字眼,被認為相當輕浮,廣告設計、文案的出發也極度以男性為中心。

▲ 為線上交友設計的代幣(Token)「DateCoin」,廣告文案寫著「Touch My ICO」(碰我的 ICO),具挑逗意味的字眼,被認為極度以男性為中心。(Source:Instagram)

女性投資者僅占 4%,一股反擊勢力正醞釀

但更糟糕的是,投入區塊鏈領域的女性成為少數。

照理來說,正在萌芽的新科技領域,女性應該更有發展空間,但據統計,女性區塊鏈投資者僅占約 4%至 6%,這項指標之所以值得拿出來討論並不單單只是性別比例的懸殊,而是因為當一個產業處於萌芽階段時,搶得先機的贏家很大程度決定了這項技術未來的發展走向。

而現在,一些女性的投資者以及創業家,正打算發起反擊勢力。

一位風險投資家 Alexia Bonatsos 就認為,女性必須更積極投入加密貨幣領域,否則男性將掌握大部分財富。一些加密貨幣領導者也透過籌辦活動、社團的方式,希望能吸引更多女性投入,今年 2 月有許多風險投資家與區塊鏈開發者,群聚在紐約討論這項議題,甚至還打算創立「區塊鏈多元化倡導小組」。

支持這項活動的女性風險投資家 Jalak Jobanputra 就認為,萌芽時期往往能決定一個產業未來的文化走向,以及主掌大權的關鍵角色,女性絕不能在這階段缺席。

投資者為何都是男性?「資訊來源」成影響關鍵

以太幣錢包服務「Trust Wallet」就曾分析後台使用者數據,發現高達 94.3% 的用戶都是男性;根據 Google Analytics 統計,網路比特幣社群性別參與比率,男性竟然高達 96%,而女性究竟都去了哪裡?

▲ 根據 Google Analytics 統計,網路比特幣社群性別參與比率,男性竟然高達 96%。

加密貨幣本身是一項高度風險的投資,有一派說法認為,女性態度一般較為審慎,才沒有大規模的搶進加密貨幣投資。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就曾研究男性和女性在風險容忍度方面的差異,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願意承擔更多風險的機率為 64%。

不過這樣的說法,並不能代表事實全貌。

「資訊來源」也是影響的關鍵,加密貨幣相關資訊一開始都是在科技、金融產業核心的圈子討論,像是比特幣就在論壇 Reddit 大規模傳播;2014 年遭駭的日本比特幣交易所 Mt.Gox,前身就是卡牌遊戲《魔法風雲會》同好線上買賣的交易平台,而這些資訊集散的平台,大多數都由男性參與者掌控。

另外,區塊鏈領域缺乏女性領袖也是一大問題,埃森哲(Accenture)全球區塊鏈創新部門負責人 Iliana Oris Valiente 就曾分享,在她剛進入區塊鏈領域時根本全是男性天下,她常常是會議室中唯一的女性。不過雖然改變緩慢,但現在已經可以逐漸看到一些進展,例如目前正在進行的 ICO(首次代幣發行)中,有 13% 是由女性帶領。

因此區塊鏈領域需要的,是更多的女性榜樣(role model),鼓勵更多女性看見自己在這塊領域的潛能。

適時推女性一把,帶動產業文化更開放

不論是台灣最大比特幣 Facebook 中文社團的管理員陳伯韋,或是 IOTA 的生態系工程師(ecosystem engineer)Lewis Freiberg,從許多報導故事中可發現,區塊鏈技術專家經常是年紀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因此想要投入區塊鏈或加密貨幣領域,高深的專業知識或博士學位並非絕對關鍵。

許多女性往往會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一位矽谷創業家 Brit Morin,最近就舉辦了專門針對女性的區塊鏈活動,500 張門票在一個小時內就搶光,線上直播更吸引 16,000 人觀看。

目前,加密貨幣相關產業也不是沒有女性重量級人物,像是先前任職於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現在是區塊鏈新創 Digital Asset Holdings 創辦人的布萊斯‧馬斯特斯(Blythe Masters),以及研究加密貨幣交易技術 Lightning Labs  的共同創辦人 Elizabeth Stark。

區塊鏈技術有機會可以重塑現有的金融體系,女性絕不是沒有興趣或不想參與,鼓勵更多女性加入,讓走在前頭的女性先鋒證明這個曾讓多數人以為封閉的圈子,整體產業文化正一步步邁向更開放的明天,適時推上一把,或許才是改變的真正關鍵。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