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創始人欲建區塊鏈支付網路,贈予用戶 5,000 億代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08 日 7:45 | 分類 Fintech , 區塊鏈 Blockchain , 數位貨幣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Uber 創始人欲建區塊鏈支付網路,贈予用戶 5,000 億代幣


Uber 的聯合創始人 Garrett Camp,在 2017 年 11 月結束首次非洲之旅後,宣布將一半身家捐給慈善機構。近日他又公布了新動向。多家外媒消息稱 Garrett Camp 將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 Eco,希望將其打造成全球日常使用的交易支付工具。

「Eco 很短,好讀,且也可以讓人聯想到生態系統(ecosystem)、經濟學(economic)、電商(e-commerce)等。」Garrett Camp 解釋名稱的來源。

據悉,初期將發放 1 兆枚加密貨幣,其中 50% 贈予前 10 億註冊驗證用戶、顧問和戰略合作夥伴各獲 10%,20% 給可信節點管理者即合作大學和研究機構,剩餘的 10% 將轉到新成立的生態基金會,用於營運事項和研究資助。Camp 本人及一些在 Expa 的合作夥伴也將捐出 1,000 萬美元來做營運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會進行 ICO,意味著可能避免潛在的監管問題。

過去 5 個月中,Camp 一直致力於擬定一個全新的加密貨幣計畫,旨在解決比特幣區塊鏈、以太坊等現有面臨的各種挑戰。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寄望 Eco 改善一些加密貨幣常見的主要問題,實現虛擬貨幣的「初心」:為人們提供即時、可負擔、無邊界的支付手段。

目標成為使用度最高的加密貨幣平台

白皮書指出,相比當前的加密貨幣,Eco 將會有如下改進:

  • 只使用經過驗證的節點來進行網路支持和交易確認,而不是像比特幣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網路。這基本上消除了 51% 以上的攻擊可能和其他詐欺行為的問題。同時,這也說明這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適應能力和安全性會略遜一籌,但它能提高效率、增強聯合管制。Camp 稱這是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折衷的做法。
  • 貨幣大量供應意味著其轉化率可能更低,普通用戶不會被加密貨幣的高價嚇跑。Eco 的網路和 App 也將為行動裝置用戶們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 在交易驗證和代幣生成方面更節能,而不像一些加密貨幣採用電力密集型的礦工網路來支援挖礦。

值得一提的是,Eco 的激勵機制和比特幣不同:每當節點確認一個金融交易區塊時,加密貨幣的獎勵會自動透過網路分發給所有節點和用戶。這種經濟轉變使礦工無需投入過多計算資源,進而減少能耗。

Camp 指出,懶惰的節點會被網路中對等的節點剔除,而新的節點則需透過類似的逆向過程加入。

另外關於分配問題, Camp 不希望只是一小群投機者囤積 Eco,希望讓更多人參與。因此,Camp 正在贈送代幣,計劃分配給前 10 億用戶 5,000 億代幣。這顯然的,Eco 是個支付網路,當然需要吸引夠多參與人群,在這個過程中,Eco 代幣發揮的就是用戶導流和市場推廣的作用。

富比士稱,項目還在早期設計階段,尚未有針對性地進行代碼編寫工作,Camp 的說法是,「我們故意沒有寫很多代碼。因為在深入實施該系統之前,我們將邀請更多專家、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權衡。」

「有可能今年底推出測試網路」,不過他語氣並不十分肯定。另據 TechCrunch 報導,不戶現在可以註冊,以獲得換取代幣的名額。

期望與研究機構合作

2017 年 5 月,這位創始人在 Coinbase 買了一個比特幣和十個以太幣,但隨著 Camp 在加密貨幣領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日益增加,他反而頗為失望,「我做的研究越多,我就越不想大量購買任何一個加密貨幣──我意識到,或者換個哲學角度,像網際網路那樣,和很多大學、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合作可能會更好。」

Camp 最初設想的是,和全球排名前 5% 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來執行早期節點,數量達數千個。

這位建立 Uber 的年輕人自然不是第一個布局加密貨幣領域的企業家。最近幾個月,Telegram 的創始人 Pavel Durav 一直為其數十億美元的 ICO 項目造勢,其他企業例如 Overstock 和 Kodak 也都已完成 ICO 或在籌備 ICO 的路上,就連 Facebook 首席執行長 Mark Zuckerburg 也計劃在今年探索加密貨幣。

Camp 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看好 Eco 的影響力。一位來自 Expa 的企業家表示,「當我們第一次談論這個項目時,他(Camp)向我解釋計劃要做的事情。我看著他,對他說如果成功做成這件事,那麼人們將會把你稱為創造 Eco 的人。在 Eco 之前,你還創建了一家叫 Uber 的小公司。」

TechCrunch 指出,要推出一種新加密貨幣並不難,難的是讓成千上萬的服務商、商家和金融機構也加入。考慮到 Garrett Camp 在科技行業的影響力,也許 Eco 會有更好的運氣。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JD Lasica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