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下一隻金雞母,瞄準健康醫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6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Google 下一隻金雞母,瞄準健康醫療


在 5 月召開的 Google 年度開發大會上,執行長 Sundar Pichai 一開頭就拋出 AI 人工智慧將在健康醫療產業掀起新革命的話題。他說,試想一名病患可產生的數據超過幾十萬資料點,包括基因檢測、影像資料、身體感測器所收集的各式各樣資料以及電子病歷等;這絕對超過一位醫師實際上可以閱讀、分析和解讀的範圍,但是透過 AI 人工智慧的分析,可較傳統研判流程提早 24 到 48 小時,這絕對會給醫師更多救命和治療的時間。

Google 在 2015 年重組成 Alphabet 後,獨立出 3 家聚焦發展健康醫療產業的公司:Verily、DeepMind、Calico。這 3 家子公司的核心技術也都離不開原本 Google 所專長的 AI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其中最專精在 AI 的就屬 DeepMind,而布局最廣、最快當屬 Verily。

研發智慧手錶建構健康地圖

Verily「人體健康地圖」計畫未來將一次掌握萬人的「身體密碼」,如果成功,將會是人類探索健康和疾病的一大躍升。而這樣的成功就必須結合 Google 強大的搜尋引擎、人工智慧、深度機器學習等的強項,概念也如同 Google 在真實世界為大家在地理位置,或是資料的搜尋所扮演的角色一樣。

Verily 產品發展有 4 個主要面向:感測器、健康疾病管理平台、相關裝置和設備研發,以及精準醫療服務。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公司必須研發軟硬體和感測器來收集人體健康醫療的大數據,現階段已經研發出具備低耗電、高儲存容量,以及有資料加密功能的智慧型腕錶 Study Watch,來做為終端工具。

目前,Study Watch 正展開為期 4 年、參與測試人數達一萬人的「人體健康地圖」(Project Baseline)計畫。在這個計畫中,參與者將會戴著 Verily 專有的 Study Watch,將個人的心率、運動狀況、皮膚導電率和其他資訊,傳輸到公司的資料庫中;同時參與者的床墊下還會有另一個感測器監測睡眠模式。此外,受試者還需要到特定點去接受 X 光、血液、唾液和心理相關的諮詢,以及不定期的訪問。

與大廠合作進軍精準醫療

「人體健康地圖」是 Verily 與美國知名的杜克大學和史丹佛醫療大學所共同合作的,這將會是人類健康導航的計畫,未來可以告訴你為什麼生病、生病了要如何精準治療。史丹佛大學的癌症專家 Sanjiv Sam Gambhir 表示,這是目前最大規模的人體健康資料研究計畫,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人類健康在出現變化時,可在第一時間就被警示,而更積極的意義就是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

除了指標性的「人體健康地圖」計畫外,Verily 也和荷蘭的醫學中心,針對 650 名罹患帕金森氏症病人,推出為期兩年的「個人化帕金森氏計畫」,進行收集病患的腦部影像、身體的生理參數等來研究疾病發展的進程,以及治療結果差異化的原因,往精準醫療目標前進。

此外,Google 大力投資的 23andMe,也正與 Milken 研究所和 Lundbeck 合作進行一項基因研究,希望能破解抑鬱症和躁鬱症與遺傳基因組學的關聯,合作夥伴正大規模募集 2.5 萬名病患來進行研究。

同時全球大藥廠也爭相與 Verily 合作。除了最早與瑞士大藥廠諾華旗下公司愛爾康(Alcon)合作,生產開發監測血糖的智慧型隱形眼鏡外,抗病毒大藥廠 Gilead 的新藥研發也找 Verily 合作篩選病患。Gilead 也希望利用 Verily 的大數據平台來達到找尋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腸胃炎和皮膚炎治療藥物最有反應的病患族群;此合作案,Gilead 將付給 Verily 3 年結盟金 9,000 萬美元,這也是 Verily 進軍精準免疫醫療的關鍵合作案。

此外,Sanofi 也與 Verily 共同投資 5 億美元成立 Onduo,研發糖尿病大健康管理平台,包括追蹤軟硬體、藥品與服務一條龍服務。葛蘭素史克藥廠(GSK)也與 Verily 共同投資 7.18 億美元成立 Galvani Bioelectronics,合作研發奈米科技生醫電子產品,來進行慢性病的治療與追蹤管理。

除了與大藥廠合作外,最近 Verily 就透過新創園區的合作,在最夯的液態切片參一腳。Verily 在美國加州南舊金山辦公園區,替液態切片公司 Freenome 建立專門實驗室。其實在液態切片的布局,Google 不只有投資 Freenome,先前也投資了基因定序龍頭 Illumina 所分割出去的液態切片龍頭 Grail,全力搶食 200 億美元的液態切片市場。

利用大數據找出長壽基因

當然,心急的 Google 不會只仰賴 Verily 進軍精準醫療,今年 Google 創投與 Third Rock 合作投資一家基因療法新創,名為 Celsius Therapeutics,該公司將利用 Google 巨量基因定序和強大的深度學習運算,來進行癌症精準醫療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預計未來 5 年內可以啟動人體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將是精準醫療的大躍進。

2014 年,Google 以近 5 億歐元硬生生把 DeepMind 從Facebook 的手中搶走,成為 Google 旗下的 AI 實驗室。2015 年 DeepMind 進入健康醫療產業的研發應用,2016 年成立 DeepMind Health。

DeepMind 創辦人Mustafa Suleyman 指出,DeepMind 將應用 70 萬筆醫療病歷來進行大數據的分析,找出老兵們在住院期間病情惡化前的風險因素。該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 Streams,可協助醫療人員快速診斷出每年造成 4 萬英國人死亡的急性腎臟損傷。Streams 已被英國保健署旗下 4 家醫院所採用;DeepMind 也與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合作,希望在老兵住院病情惡化前提早預警。

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追尋的夢想之一,Google 旗下的抗老公司 Calico,是 Genetech 執行長與蘋果董事長 Arthur Levinson 所創辦,更延攬遺傳學家以及細胞生物學家加入團隊。Calico 近年來和哈佛、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大藥廠 AbbVie 都有合作,研究與探索長壽和老化相關疾病的科學有關。

至於新藥研發,Google 也不落人後,除了投資讓胰島素也能用「吞」的 Rani Therapeutics,也投資開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公司 Spero Therapeutics,同時攜手瑞士大藥廠諾華搶進精準醫療的藥物開發;此外微生物組學的研究浪潮席捲而來,Google 也投資了以單株微生物為基礎的癌症免疫療法公司 Evelo Biosciences。Google 更領投 1.07 億美元投資新創 Arcus,該公司執行長 Terry Rosen 最為人稱道的是,把一家新創 Flexus Bio 在 2 年內以 12.5 億美元賣出,目前正研發小分子與抗體藥物做為免疫療法的合併治療藥物。

在醫材方面,Google 也默默耕耘,與嬌生大藥廠合作成立 Verb Surgical,開發包括機器手臂、資料分析以及虛擬化預測和練習等,預期 2020 年推出更便宜、更好用的機器人手術手臂。而 Google 的 Google Home 也搶入消費者的服務市場,未來透過醫療視訊評估在家病患的身體情況。

台灣醫療+AI  深具潛力

此外,Google 包山包海的投資也陸續開花結果。Google 創投 GV 是矽谷相當活躍的創投,也是生命科學市場風向指標之一,自從 2009 年該創投成立以來,每每投資新創公司都會獲得媒體關注,估計已投資近 60 家的生命科學公司,其中 5 家近半年陸續首次公開發行(IPO)。而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 23andMe,則是 Google 創辦人 Sergey Brin 前妻 Anne Wojcicki 所成立的公司,預計年底前提出 IPO 申請。

美國 3 兆美元的健康醫療產業誰能夠抗拒?亞馬遜、Facebook、Google、微軟、蘋果、IBM 等全球科技巨頭下一個決戰的戰場絕對是這個誘人的市場,各家都有其在科技上的優勢,但進軍這個陌生產業的策略與戰略卻各有不同。不過大家必須注意的是,在全球科技巨頭全力布局醫療大數據的情形下,AI 人工智慧+健康醫療產業的新世代絕對會來臨!台灣在健康醫療產業 AI 的發展也似乎深具潛力,問題是我們抓對了方向嗎?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