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漫漫長路,歐洲女性苦候薪資平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29 日 14: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同工同酬漫漫長路,歐洲女性苦候薪資平等


今年 11 月 3 日歐洲將迎來兩性「同酬」日,經過數十年奮鬥,歐洲女性薪資平均仍較男性少 16.2%,歐盟女高級主管出面直呼不公平,認為是社會及經濟重大損失。

歐洲向來重視兩性平權,早在 1957 年歐洲聯盟(European Unoin)的羅馬條約中就納入「兩性同工同酬原則」,但數十年以來,女性與男性的薪資始終存在落差。

歐洲境內雖然多國訂有男女同工同酬規定,但執行層面進展緩慢,歐盟在 2011 年第一次訂立同酬日(Equal Pay Day),當時女男薪資平均差距 17.5%,歐盟在今年 10 月 26 日發布最新調查數據差距為 16.2%。

歐盟統計局(Eurostat)最新更新,歐盟 28 會員國性別薪資平均差距為 16.2%,其中愛沙尼亞 25.3%、捷克 21.8%、德國 21.5%、英國為 21%、奧地利 20.1% 較高。

歐盟主管司法、消費與性別平等執行委員喬霍瓦(Vera Jourova)10 月 26 日召開記者會,身為女性的她一開場就直言女性領較少的薪水並不公平,強調女性與男性應該同工同酬,並舉數據顯示,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照理女性應該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工資,事實上卻相反,浪費女性才華及投資,除對社會是重大損失,也不利於經濟發展。

喬霍瓦並提醒,當女性領較少的薪水,長遠來看會拉大男女性退休金的差距,這也加大婦女老年後的貧困風險。她強調,另一方面,女性通常花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在無償的工作,例如照顧家庭,不能再忽視這些對女性歧視的作為。

她呼籲歐洲成員國要消除兩性同工不同酬,除應該提高薪資透明度外,各國應促進支持家庭的工作生活平衡,讓女性不應因家庭因素在工作上屈就,現在需要以行動阻止這種不公平。

近年男女同工同酬議題在全球發酵,高知名度女演員更挺身而出,例如 2015 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派翠西亞艾奎特(Patricia Arquette)得獎時及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近年均發聲,其中娜塔莉波曼自曝在 2011 年主演《飯飯之交》(No Strings Attached)時,片酬只有同戲男主角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的三分之一。

而 Netflix 影集《王冠》(The Crown)製作人也承認,飾演菲立普親王的麥特史密斯(Matt Smith)因為知名度較高,前 2 季酬勞比飾演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克萊兒芙伊(Claire Foy)還高。

此外,其他採取行動者包括:2017 年美國科技巨擘 Google 3 名前女性員工聯合提出告訴,控告前東家就同樣工作支付女性員工的薪資低於男性。

2018 年 1 月英國廣播公司(BBC)中國新聞主編葛瑞西(Carrie Gracie)揭露,男性國際新聞主編的薪資,比女性國際新聞主編高出至少 50%,她並辭去派駐北京分社的職務做為抗議。

而今年法國解放報(Liberation)在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當天,要求男性讀者買自家報紙時多付 25%,以這種方式凸顯性別薪資差距問題。

冰島 2018 年 1 月開始施行同工同酬制,違反的雇主將遭罰款,罰金每天大約 500 美元(約新台幣 15,000 元);德國今年也實施新法,女性勞工有權知道男性同事的薪水,如果同工不同酬,可向老闆要求加薪。

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7 年曾指出,全球男性平均年收入為 21,000 美元,女性僅為 12,000 美元,依照目前的進展速度,全世界需要再花 100 年才能實現完全的男女平等,顯示對許多國家而言,爭取男女同工同酬,仍是漫漫長路。

(作者:唐佩君;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