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力拚成長 10% 的幕後推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11 日 12: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晶片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積電力拚成長 10% 的幕後推手


一年一度的台積電運動會,10 月 20 日在新竹縣立體育場展開。這是第一次,劉德音以台積電董事長的身分站在司令台上。

訂目標  今年營收挑戰 1 兆

這一天,劉德音仍然低調,取消了前董事長張忠謀在任時,每年必有的運動會後記者會。但站在司令台上,他清晰明快地宣布台積電下一個成長目標:「台積電今年營收將突破台幣 1 兆元,創下歷史紀錄;但創新高還不夠,以美元計算營收僅個位數成長,希望大家努力,未來幾年讓營收、獲利接近 10% 的成長目標。」。

意思是,若今年營收衝上台幣 1 兆元,成長 1 成,就代表要增加 1,000 億元的營收!

真能做到嗎?劉德音手指著運動場兩邊的大螢幕,「這是我們南科 18 廠的空照圖,我兩個星期前才去的。」這裡 7 奈米製程將投入量產,「是不是很壯觀?」他問現場所有台積電員工;接著,螢幕上也秀出台積電南京廠的現場影像,這裡是中國第一座有能力量產 16 奈米製程的晶圓廠。

劉德音沒說的是,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仍維持 100 億到 105 億美元的水準;換算成台幣,今年將投資台幣 3,000 億到 3,200 億元在新的製程和產能上,台積電要持續大幅投資,拉開與對手在先進技術和產能上的差距。

外傳三星 7 奈米即將投產,挑戰台積電,在運動會上,劉德音氣定神閒地宣布,明年台積電採用 EUV(極紫外光技術)的 EUV+製程即將上線。這句話的意思是,台積電先用成本較便宜的浸潤式技術,飽賺 7 奈米訂單,等對手跟進,再推出 EUV 版本的 7 奈米製程,再搶一波客戶。由於相關設備供應極為有限,競爭對手想在最先進的技術超車,難上加難。

企業靠的是人,運動會上,劉德音身後的高階主管群,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主管群  悄悄出現新變化

在運動會主舞台上,台積電的核心主管一字排開,劉德音左手邊,除了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還有研發部門最資深的主管、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以及主管營運的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右手邊則坐著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他是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域的大將,身材高大,一眼就能認出來。

劉德音上任後,他重視技術的策略已經反映在人事升遷上,過去 8 個月,台積電就增加了 4 位副總經理,全和技術有關。

今年初時,台積電召開董事會,將 12B 廠資深廠長暨台積科技院士張宗生、3 奈米平台研發資深處長吳顯揚、Pathfinding(先導)處資深處長曹敏升任副總經理。8 月 14 日,台積電再公告,董事會核准聘任黃漢森為研究發展/技術研究副總經理,直接對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負責。

張宗生是清華大學培訓出來的本土博士,在台積電資歷長達 24 年,1995 年加入台積電後,參與 1 廠、4 廠、8 廠、12 廠及 14 廠的開發,現在是 12B 廠資深廠長,他也是台積科技院院士。台積電明年春天讓 5 奈米進入風險試產,就將由張宗生主持的 12B 廠負責量產。

另一位副總經理吳顯揚,也是老台積人,1996 年加入台積電研發團隊後,從事 0.13 微米、90 奈米、65 奈米、28 奈米、16 奈米及 7 奈米製程的先進 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開發,現在負責 3 奈米技術開發。他也因為在 CMOS 製程技術的成就,成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

劉德音曾推薦他獲得第 33 屆國家傑出經理獎。談起吳顯揚,劉德音曾公開表示,因為吳顯揚,台積電在 28 奈米低耗電製程獲得突破,「奠定 28 奈米其他製程基礎」,讓台積電 28 奈米全球市占率高達 7 成;在 16 奈米開發上,也讓台積電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在 16 奈米製程開發出鰭式場效電晶體的公司。劉德音出任董事長後,吳顯揚升為副總,負責突破 3 奈米製程瓶頸。

另一位副總經理曹敏,也是老台積人,2002 年加入台積電後,參與過諸多世代先進 CMOS 技術的開發工程,他領導的研發 2 處約有 1,400 人,是全世界第一個開發出 20 奈米製程技術。當時,英特爾最先進的技術是 22 奈米,台積電選擇直攻 20 奈米,攻關任務就由他負責。

20 奈米能順利投產的另一個關鍵技術是雙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技術,這也是台積電首次採用這項技術。曹敏團隊開發出智慧型圖案拆解技術及創新的多層蝕刻保護膜,能克服光罩對準問題的限制,使雙曝雙蝕刻製程達到可控制量產的要求。曹敏強調,「在雙重曝光領域,台積電有大量創新,業界只有我們能成功運用,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現在,曹敏擔任研究發展/技術發展/Pathfinding 副總經理。接下來,台積電在 3 奈米後,技術藍圖要如何發展,是否要用新方法提高價值,就要靠他研究。

拚研發  老臣新血各有分工

外傳,台積電同時有兩組研發人員,採用交互蹲跳的方式,研發新技術,當一組研發人員研發 20 奈米技術,另一組則直攻 16 奈米,吳顯揚和曹敏同一天升任副總經理,似乎也印證這個布局。

劉德音不只晉用老臣,也從美國頂尖大學引進新血。台積電聘任的研究發展/技術研究副總經理黃漢森,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教授,劉德音過去談論半導體未來發展時,曾引用史丹佛的創新研究,認為半導體還可以透過創新的工程技術,在後摩爾定律時代,把晶圓像大樓一樣層層堆疊,提高效率和價值,這一次乾脆到史丹佛,把人請到台灣。

黃漢森擅長的新形態記憶體技術研究,如嵌入式隨機存儲記憶體技術 eMRAM、嵌入式電阻式記憶體技術 eRRAM、eFlash 技術等,也皆是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大廠正在積極研究的技術領域,看得出新型記憶體是未來台積電最在意的技術之一。

這些關鍵人才,將是劉德音未來數年要帶領台積電增加 1,000 億元營收的關鍵人物。今年開始,劉德音的布局將逐漸浮現。

10 月 23 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新竹 IC 之音」專訪,談到台灣半導體的未來,完全要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的地位。這句話同樣適用在台積電身上,劉德音能否突破 1,000 億元成長的挑戰,將會是關鍵。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