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底線的隱私保護,為何成了蘋果的產品賣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0 日 8:45 | 分類 Apple , iOS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本該是底線的隱私保護,為何成了蘋果的產品賣點?


和往年一樣,蘋果在 WWDC 2019 大會公布一系列新內容,但始終有個特徴,根植於系統功能和服務。

那就是個人隱私。如果說原本蘋果的態度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那麼本次發表會,對個人資料的保護,則一躍成為濃墨重彩宣傳的重點。

有些內容算老生常談,比如 watchOS6 新增的環境聲音雜訊監測功能。這一般都會涉及聲音監聽和錄製,蘋果強調,所有資料都只儲存在區域,不會上傳至雲端。

同樣的,iOS 13 的定位服務,用戶可選擇應用「只呼叫一次」定位許可權,避免用戶位置被持續追蹤;還有像智慧家居平台錄制的安防影片,雖然會上傳至 iCloud 雲,但資料本身也會經過特殊加密處理。

但最激進的還是要屬「Sign in with Apple」,這是蘋果即將上線的基於 Apple ID 的帳戶登入功能,和使用 Google 和 Facebook 帳戶的區別是,蘋果只會提供姓名和電子信箱。只要你願意,甚至可選擇隱藏真實電子信箱,虛擬隨機位址使用服務,防止服務商記錄你的使用習慣。

不僅如此,蘋果還明確表示,如果應用使用第三方服務商的帳戶登陸功能,那麼之後也必須要將「Sign in with Apple」當作登陸選項之一。

有評論認為,這種強制方案可能會遭部分開發者反對,也有人覺得蘋果占了道德制高點。

之所以這次隱私保護格外「無限上綱」,關鍵在於這種保護程度已遠超出口頭說說「我們會注重隱私問題」範疇,而是開始將隱私保護具體化,甚至視為獨特的產品賣點。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蘋果的做法。5 月初《紐約時報》的專欄,Google CEO 皮蔡就認為,隱私不應該是奢侈品,業界視為 Google 間接批評了蘋果:

服務對每個人是 Google 的核心理念,所以我們不會將隱私保護當作奢侈品,只提供給有能力消費高階產品的人。相反地,隱私必須平等提供給每個人。

但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注定讓他們無法在隱私策略上保持一致。對 Google 來說,和 Facebook 一樣都重視廣告營收,就必須追蹤用戶的使用情況,描繪出對應的行為特徵,才能精準投放廣告。

蘋果則有些不同,與廣告沒有太多利益關係,主要靠硬體獲利,所有系統功能與服務,基本都是硬體產品的附屬品,為你手上的裝置提供附加價值。所以如果你想擁有這些保護隱私的功能,就要先加入蘋果生態。

這也是蘋果想塑造的觀念,即「使用蘋果產品,加入蘋果生態,就能獲得比友商或競品更好的隱私保護」。蘋果 CEO 庫克也曾表示,保護隱私是用戶信任蘋果,並願意使用我們應用程式的原因之一。

只不過,很少有一家科技公司會像蘋果,宣傳產品時,將隱私保護和顏值高、效能好、拍照強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放在一起,當作產品賣點。

畢竟多數時候,保護個人隱私更容易視為理所當然,這是基礎道德問題,而蘋果現在會讓人覺得,需要花大錢買蘋果裝置,才能擁有這種待遇。

另一方面,數位化時代又總是與個資息息相關。你不知道服務商會在什麼時候記錄你的行為,也不知道會把你的資料送往並用於何處,最終你可能只會看到彈窗通知,然後再驚呼「為什麼它知道這個?」

我們只是被動接受結果的一方,漠視最終促成習慣和自然,在這個用隱私換便捷效率也習以為常的今天,蘋果的高調和舉動會讓一些人覺得有些「大驚小怪」,是因為在做一件反常之事。

殊不知,正是因為我們對待隱私的觀念越來越隨便,社會對個資越來越不介意,隱私保護才會被商業公司拿出來擺在桌面,當作談資、服務,甚至是奢侈品

偏偏在這件事,蘋果確實有喊價的條件。封閉政策,決定可對個資更嚴格保護,以及控制第三方應用的呼叫許可權,再將之當作競爭手段,這也無可厚非。

好比這次「Sign in with Apple」,既可說是蘋果封閉生態的強權政策,也可以認為這是蘋果基於當代社會對隱私的寬容態度,所採取的變通之法。

關鍵在於,你更信任蘋果,還是 Google 和 Facebook?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直播截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