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隔夜借貸成本突飆至 10%!紐聯儲急注資,十年首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18 日 14:0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隔夜借貸成本突飆至 10%!紐聯儲急注資,十年首見


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潤滑油之一「附買回協議」(repurchase agreement),本週遭完美風暴突襲,附買回利率(Repo Rate)過去 48 小時內一度驟升至 10%,遠高於平常的 2%~2.25% 水位,美國短期貨幣市場面臨流動性短缺困境。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簡稱紐約聯儲)對金融系統的注資反應慢半拍,讓投資人憂心不已。

英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MarketWatch、紐約時報報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9 月 17 日執行 10 年來首次隔夜附買回標售案,為銀行系統注資 530 億美元,藉此把一度飆升至 9.25% 的附買回利率壓低至 2%~2.25%。該行還宣布,將在美東時間 18 日上午 8 點 15 分為系統注資最多 750 億美元。

State Street 資深全球市場策略師 Marvin Loh 痛批,紐約聯儲晚了一天才行動,他們早該在 16 日下午市場變得有些瘋狂時,就趕緊介入。

短期附買回利率相當重要,這是債券交易商、避險基金等市場參與者支付的短期借貸利率。

美元短缺促使附買回利率在本週一開始時飆高,波及了 Fed 主要政策工具「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使其在 16 日跳升至 2.25% (多於 13 日的 2.14%)。

Fed 希望讓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 2-2.5% 的區間內。交易人士透露,聯邦基金利率 17 日一度跳高至 5%,遠超過 Fed預設的區間範圍。

為何附買回利率會在此時飆升?

原因有幾點。首先,美國企業的報稅截止日(Tax day)為 9 月 16 日,業者把大批資金從短期融資市場抽回,以繳稅給美國財政部。

第二,美國財政部在國會於 7 月調高舉債上限之前,一直在消耗現金、維持政府運作,舉債上限調高後,財政部便一直在重建現金部位。

除此之外,財政部先前標售的公債,有數筆在 16 日交割(規模約有 540 億美元),人們想借錢應急,都是附買回利率飆升的可能原因。換句話說,現金需求在供給短缺的時候跳增,是導致附買回利率飆高的罪魁禍首。

Fed 銀行存款準備萎縮,是造成短期利率飆高的結構性原因

分析人士直指,光是上述幾項短期因素,不太可能導致附買回利率出現像本週這樣的飆高現象。Fed 一直在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這導致其手上的超額準備金(指銀行在央行存款帳戶,實際準備金超過法定准備金的部分,解釋見此)從 2014 年的 2.9 兆美元萎縮至 1.3 兆美元。

超額準備金減少,意味著銀行能用來應付短期融資壓力的資金也縮水了。BMO Capital Markets 利率策略師 Jon Hill 指出,企業報稅截止日過去也都有影響,但這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Fed 的量化緊縮政策(QT)已實施了好一段時間。「企業為了報稅而從市場收回現金,只是問題的引爆點。」

存款準備可能已經太低

Fed 並不知道銀行如今最少須挪出多少準備金,才能有效運作。紐約聯儲曾在 6 月發表研究報告暗示,存款準備金最少應要有 1 兆美元。

紐約聯儲的市場操作及市場分析部主管 Lorie Logan 2017 年曾說,「隔夜利率是觀察準備金是否太少的最直接指標。利率短暫上揚、或許衝擊不大,但利率長期走升,卻是準備金已低於維持利率穩定所需的訊號。」

在 Logan 發表演說後,Fed 已終止減表行動(即手上的公債、不動產抵押證券到期後不再投入本金),目前其資產規模已止跌回穩。

不過,在 Fed的 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這方卻出現變化。截至 9 月 11 日為止,美國財政部在 Fed 的現金帳戶只儲有 1,840 億美元,遠不如 2015 年之後約 4,000 億美元的平均值。這代表財政部現在必須拉高現金部位。而同樣計在負債這欄的存款準備金,就必須減少才能跟資產平衡,意味著情況可能持續惡化。

Fed 該如何因應?

Fed 可在 18 日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後,降低存款準備金利率,讓其他短期利率(例如附買回利率)保持在目標區間之內。Fed 也可再次擴張資產負債表,且速度要比市場預期還要快,以跟上貨幣成長以及美國財政部增加現金的速度。最後,Fed 或許可建立常設的附買回工具。

聯博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人 Janaki Rao 說,常設附買回工具顯然是 Fed 一定要有的措施,這雖是前人未曾踏足的領域,但貨幣政策都是在危機時期順勢誕生,如今時局已變,Fed 必須想辦法找出新的解決方案。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Ervins Strauhmani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