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 台灣新創報導】Beyond Vision 研發 AI 攝影機,守護獨居銀髮族居家安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31 日 9: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成人 , 物聯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TTA 台灣新創報導】Beyond Vision 研發 AI 攝影機,守護獨居銀髮族居家安全


全球政經情勢多變,卻面臨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變老!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預估在 2025 年又將晉級為「超高齡社會」,成為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熟齡照護議題正夯,科技如何成為老年世代的關鍵助力?

新創團隊 Beyond Vision 以 AI 照護產品「CarePLUS」,提出了其中一個解法。透過在家中裝設鏡頭,運用 AI 偵測家庭成員的動作姿勢,針對熟齡族最常發生的跌倒、久坐、無故出門等危險問題,即時發出示警訊息。

談起台灣的老化危機,Beyond Vision 創辦人林誠展(Victor Lin)非常有感。不僅他的父母已超過60歲,爺爺、奶奶更邁入 80 大關,平日沒有與長輩同住的他,常無法即時得知長輩情況,前陣子奶奶跌倒受傷,家人也是過一段時間才發現。

林誠展的狀況不是特例。與過去相比,現代銀髮族獨居比例明顯增高,若有危急狀況發生,家人常無法在第一時間得知,日本甚至還出現「孤獨死」一詞,形容獨居老人因突發疾病或在家中無法求援而過世的情況,「我們就想用科技,提早發現這些問題。」林誠展表示。

辨識熟齡行為,即時示警

團隊從今年開始切入熟齡照護領域,雖然市場上不乏有老人跌倒通報的科技產品,「但我們認為居家不只有跌倒這個狀況,還有很多面向可以觀察。」比如失智老人會自己出門,或是久坐沒起身。

於是團隊開發出 CarePLUS,透過實體裝置,搭配 App 介面,先將實體裝置安裝在家裡客廳天花板上,「因為客廳是最能看到每一個出入口的地方。」透過裝置的 360 度魚眼鏡頭,捕捉空間裡所有家庭成員的行為,再透過 AI 機器學習,分析動作姿勢。

每當偵測老人出現跌倒、久坐、在廁所太久,或是在不對的時間出門等狀況,就會透過App發出示警,提醒所有家庭成員。平時打開 App 畫面,使用者也可以透過鏡頭直接看到家中的即時影像。

林誠展指出,裝設 CarePLUS 後,機器需要三天的學習時間,辨識環境場地,並記錄成員行為,之後便能產生初步的分析報表,把這三天內在客廳裡發生的所有活動,按照時間軸整理出來。

如果使用者想知道特定成員的行為,也可以手動加上個別的 ID 標籤,讓機器在日後遵循,「在家裡人的活動行為很相似,比如你會固定坐在沙發某個位置。除了位置是重要資訊,用移動速度也可以很快辨認是誰,這些都是輔助 AI,只要看到慣性行為,就知道是你。」

在不斷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建立技術壁壘。」林誠展指出,以平面視角的動作偵測來說,在 AI 領域已有很多數據可以訓練機器學習,但以 CarePLUS 廣達 360 度的視角,卻是數據藍海,當進行姿態辨識時,也就一直累積獨特資料,「在魚眼上人是會扭曲的,這都是我們靠技術克服,也就不斷建立門檻。」

林誠展認為,比起市場上現有的監測居家狀況的攝影產品,這正是 CarePLUS 的最大優勢,「我們不只讓你看到,還給你分析、應用。」

結合健康分析和生活應用

CarePLUS 不僅能做當下的即時示警,若拉長時間軸來看,更能做到長期的健康分析。曾有醫院的專業團隊表示,熟齡族白天的活動狀況,不僅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同時還可能衍生出長期病症。比如活動量太少會有肌少症,更因身體積水變多,心臟跳動加快,肺臟壓力也較大,容易產生呼吸中止症,「所以這些日常活動資料,能輔助醫生下判斷。」

除了健康資訊外,未來 CarePLUS 也可以延伸出更多生活服務,比如訂餐或叫車。林誠展舉例,以平常作息分析,機器知道媽媽通常在 11 點踏進廚房準備午餐,如果有天一直沒進廚房,代表今天可能不想煮飯,此時裝置就能自動詢問她是否需要訂餐。

因此團隊目前正積極打造「Smart Speaker」的功能,讓機器分析語意,了解使用者的真正意圖,「有可能他不是跌倒,只是趴在地上擦地板,機器就可以透過詢問知道真正狀況。我們強調不是要用機器學習涵蓋所有範圍,而是在人機互動時,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去彌補。」

目前 CarePLUS 的裝置預計售價為 299 美元,包含基本的示警功能,若使用者需要更長期深入的活動分析報告,或是未來想使用訂餐和叫車服務,App 每月的訂閱費為 4.99 美元。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