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鏈重新賽跑,前有復工壓力、後有中國追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2 日 9:52 | 分類 iPhone , 人力資源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蘋果供應鏈重新賽跑,前有復工壓力、後有中國追兵


從中國鄭州到美國紐約,一邊是 iPhone 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一邊是重要的市場。今年,這條高科技貿易路線,再次受到無情的考驗。

2 月 10 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自紐約發出一條新聞:「AirPods 和 iPhone 將因為疫情,變得難以買到。」分析師 Dan Ives 指出,只要鴻海鄭州廠關閉一個星期,就代表「蘋果將少賣 100 萬支 iPhone」。更重要的是,鴻海鄭州廠是最高階 iPhone 的生產基地。

任何人只要連上美國蘋果公司的網站,就能輕易發現,上網買一支最新款 iPhone 11 pro,必須等待 4 天以上,在台灣要等上 4~8 天。

鴻海動見觀瞻  用科技抗疫情降低衝擊

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面對海嘯,是對蘋果供應鏈廠商最真實的考驗。

考驗一,如何安全復工。「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問題」,一位富士康前主管觀察,這一次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是在年假結束前夕,所有經理、線長、工程師、作業員,都回到老家,台幹回到台灣;當疫情爆發後,如果台幹回中國受到感染,「恐怕沒機會再回台灣」,如果當地醫療資源不足,影響員工回廠復工的意願,即使回到工廠,也需要 14 天以上隔離,才能上線工作。

鴻海這一次是用科技對抗疫情,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避免廠區內群聚感染。像昆山廠區,全廠 29,000 人,有超過 5% 員工來自湖北,除了在小年夜就緊急推出 App 掌握員工在春節的動向和健康狀況,再透過電話一一跟員工聯絡,承諾保留工作,工資照發,讓員工安心。

員工要來復工,從門口排隊開始,每個人排隊都要間隔 1 公尺,連吃飯排隊取餐都要間隔 1 公尺以上,餐廳變得像 K 書中心。2 月 15 日,鴻海開始強力復工,富士康鄭州公布,推出防疫返崗激勵獎,在職員工符合資格者,每人獎勵 3,000 人民幣,接近新進員工月收入 6,590 人民幣的一半。

考驗供應鏈應變力  資金與管理力不足者將被淘汰

考驗二,如何維持供應鏈穩定運作。現在,中國各省為求自保,隔絕跨省交通狀況極為常見,這幾天,昆山高速公路上就出現一個告示牌,要求湖北等 7 省人員「就地調頭」,不准進城。

2 月 8 日,昆山市還發出命令,只要在當地沒有房產,「湖北、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廣東等省人員全部遣返」,這幾省幾乎都是疫情重災區。一位台商激動的說,昆山外來人口多於本地人,「外地人都遣返,怎麼復工?」

一位蘋果供應鏈廠商也觀察,「短期對供應鏈一定有影響」,因為現在要把產品送出去,需要的手續,檢疫遠比過去多很多。受疫情影響,中國跨省交通大亂,河南又是重災區,不管是員工要回廠生產蘋果產品,還是供應鏈廠商要把零件運進去,都是挑戰。

這一波,資金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公司,會先被淘汰。

產業人士指出,公司沒有維持 6 個月營運現金的中小企業,不容易生存,因為在中國因防疫在家不上班,「照樣要給薪」。今年 2 月,《中歐商業評論》一篇針對中國 995 家中小企業調查顯示,85% 中國中小企業資金無法支持超過 3 個月。

短期來看,中國的產業供應鏈仍有斷料、斷鏈風險,更令人擔心的是,市場需求可能受到重創。因此,一位中國手機品牌廠主管認為,斷鏈不是問題,因為「庫存至少可以支持到 4 月」,就以蘋果的狀況來看,蘋果在農曆新年關閉門市,對蘋果營收的衝擊比斷鏈嚴重。

這波衝擊過後,會再出現一波洗牌,「最無可取代的是組裝廠。」一位業者分析,其他零組件台灣廠商仍可取代,加上台灣組裝大廠去年都往其他國家布局,成為蘋果的備援方案,現在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中小企業倒閉潮發生,會對整個供應鏈造成何種影響?

蘋果的動向也是重要指標,中國媒體指出,蘋果 3 月中會推出售價台幣 1 萬元出頭的超低價 iPhone,只在中國銷售,由於平價 iPhone 有多家代工廠可以生產,也稍能抵銷衝擊。

具彈性移動力者可分散風險  布局新聚落廠商喜迎新訂單

最值得關注的是,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年初曾透露,蘋果今年上半年雖然遇上疫情,但仍有包括 iPad pro、MacBook pro、MacBook air、新型耳機等 6 款產品將發表,今年是蘋果推出硬體產品的重點年。

就算真有缺貨情況發生,蘋果擅長操作飢餓行銷,也不致造成太大影響。像負責組裝目前最熱門 Airpods pro 的中國廠立訊,股價仍相當抗跌。

這一波衝擊後,有跨國移動能力或是技術足以拿下蘋果新產品訂單的台灣電子大廠,仍會是贏家。像英業達在馬來西亞檳城的新廠今年將投產,有機會拿到蘋果新型耳機的訂單。鴻海早已在越南和印度布局,在越南北寧,歌爾聲學和鴻海等蘋果供應鏈廠商,已形成另一個新蘋果供應鏈聚落。仁寶去年也在越南擴廠,迎接 Apple Watch 訂單。

廣達過去一年積極在台灣和泰國布局新廠,無論蘋果要繼續在中國生產新的蘋果筆電,還是部分移往海外,廣達也都有因應對策。這會是一場全球化的比賽,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公司也已急起直追,如立訊不但拿下最熱賣的 AirPods Pro 組裝,去年也到越南布局生產基地,多家中國手機組裝廠去年也分別到印尼、印度設立新廠。

如果不遷移供應鏈,繼續提高自動化則是必走之路,像蘋果供應鏈中的台達電,除了購併泰達電,增加海外基地,同時不斷提高中國自動化比重,股價表現也相對穩健。

外界預期,天氣轉熱後,疫情將趨於平靜,但這一次事件,將觸動蘋果分散供應鏈風險的新做法,同時再次壓低成本,這才是蘋果供應鏈真正的長期挑戰。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