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333491
1405532 TW zh 1751333490973 1751419890973 搶救 Siri 大作戰,傳蘋果考慮與 OpenAI、Anthropic 合作 AI 人工智慧 1751362090000 175136209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3/03/17135636/apple-iphone_Siri.jpg

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報導,蘋果可能放棄自行開發大型語言模型(LLM)來強化 Siri,轉而與 OpenAI 或 Anthropic 合作。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與這兩家公司進行初步洽談,討論是否可使用 ChatGPT 或 Claude 作為 Siri 背後的 AI 引擎,並已要求對方訓練可在蘋果雲端基礎設施上測試的模型版本。

儘管蘋果內部的 Siri LLM 開發計畫仍在持續,但若最終選擇採用外部模型,無疑將被視為一項重大讓步,也凸顯蘋果在生成式 AI 熱潮中相對落後。從 ChatGPT 引爆話題至今,蘋果一直未能推出具競爭力的語音助手更新。而早在 ChatGPT 問世前,Siri 就因反應遲鈍、功能有限而常成為用戶抱怨的對象。

作為語音助理領域的先驅,Siri 原本被視為最有潛力引領語音控制應用普及的產品之一。然而,蘋果在 2024 年 WWDC 宣布將重塑 Siri 的承諾至今仍未兌現。報導指出,蘋果團隊目前仍在努力將原有的 Siri 架構轉換為能與 OpenAI、Google 和 Anthropic 等新世代語音模型抗衡的形式,甚至已經從零開始打造全新 LLM。

不過這樣的做法也導致進度嚴重延宕,據傳 Siri 的重新設計計畫已被延後,目前蘋果的內部目標是 2026 年春季推出新版 Siri,但報導也指出,這項時程可能仍有變數。若蘋果最終選擇引入第三方 LLM,將代表這家科技巨頭在語音 AI 戰場上作出關鍵戰略調整。

(首圖來源:Unsplash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7/01/smarter-siri-need-openai-and-anthropic/
1405491 TW zh 1751333490975 1751419890975 兩樣平凡的東西碰在一起就不平凡了,例如賓士 AMG 的藍牙輪胎 交通運輸 1751361026000 1751361277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7/01090756/preview-928x522-8.jpg 賓士最新展示的 AMG GT XX 電動概念跑車上,有著玲琅滿目的高性能科技,在滿滿的重裝火力之下,一個奇特的科技意外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藍牙輪胎。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輪胎,而是空氣動力輪圈,它能夠依據車輛速度,主動調整輪圈上的空力葉片,當車輛高速行駛時,關閉輪上葉片,獲得更低的風阻表現;相反當車輛需要減速,或是低速行駛時,它會打開葉片,讓空氣進入以冷卻煞車碟盤。概念上就像是一些超級跑車的主動式尾翼,或是其他擾流裝置,但做到輪圈上還真是少見,而透過無線藍牙技術控制,則是史上頭一遭。

賓士表示,這些主動式葉片都連接到輪圈上一顆小小的控制器,它透過藍牙連線到車載電腦,而電力則來自輪圈轉動的發電,如此它就能夠無需任何外接電線,可以隨著車輪轉動。

▲ 空氣動力輪圈可以透過藍牙控制,在需要時升起葉片幫助煞車系統降溫。

對多數車輛來說,這點小小的空氣動力優化似乎不太有意義,但對於 AMG GT XX 這種電動跑車來說,當它以時速 360 公里行進時,它只有 0.198 Cd 的風阻係數就至關重要,根據賓士的說法,這輛車上 83% 的炫目設計,都是為了對抗時速 300 公里的風阻而生,跟鋼彈一樣不是只有好看而已。

有趣的是,賓士 AMG 執行長 Michael Schiebe 被問到這個藍牙輪圈會不會量產時,他笑著給了一個曖昧的答案:「可能性不低」。

據說這個藍牙輪圈的概念,並不是上層主導開發的計畫,而是一位工程師自己私下嘗試的小項目,意外的跟主管聊起之後,才發展成 AMG GT XX 的專屬配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它的獨特性。

▲ 輪圈關閉時,GT XX 的風阻係數可以達到 0.198。

一件事情從來沒人做過,通常都有理由,如果你用過早年的車載藍牙連線,應該都知道它的延遲、穩定和傳輸品質都讓人頭痛。車廠也不會想要為了這個小功能,再新增一個控制器,徒增成本。不過 AMG GT XX 使用了全新設計的 AMG.EA 平台,具備最新規格的車載資訊處理系統,或許足以克服連線品質與可靠度問題,讓這個創新概念得以應用。

即使如此,要把這項功能放到生產線上,還得要考慮銷售層面,畢竟誰會想要一個藍牙連線的輪圈呢?(男人默默舉手)

(圖片來源:Mercedes-AMG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mercedes-benz-amg-gt-xx-bluetooth-tyre/
1403548 TW zh 1751333490977 1751419890977 反詐特攻:假投資詐騙橫行,為台灣詐騙榜首 社群 1751360430000 1751290592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9/10/15144839/shutterstock_269177189-e1609814395546.jpg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其中「假投資詐騙」已高居台灣詐騙案件榜首,受害者橫跨各年齡層、社會背景。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光是 2025 年 5 月一個月內,全台因假投資詐騙所造成的財損金額就高達 44 億元,令人震驚。

其中更發生令人鼻酸的憾事──2024年在台北內湖,一對母女因誤信網路投資陷阱,最終慘賠1,200萬元,選擇一起輕生結束生命。據警方指出,詐騙集團假冒知名理財YouTuber「柴鼠兄弟」,利用高度仿真的投資廣告與社群互動話術,誤導被害人一步步走進圈套。

社群「陪演戲」,從聊天到洗劫財產

這類詐騙常見於YouTube、Facebook、抖音等社群平台,一開始以演算法推播投資廣告吸引用戶點擊,接著可能會有陌生帳號主動加好友、搭話或聊天,並熱情邀請加入LINE投資群組。

這些群組裡的成員看似熱心分享投資訊息,實則多為詐騙集團成員假扮,配合演出一場「友情投資劇」,藉由分享獲利截圖、群體鼓勵投資等方式,引導受害人一步步加碼投入。

接著,受害人會被要求下載看似專業的「投資App」,並初期獲得小額獲利以降低戒心。一旦信任建立,詐騙集團便以「資金越多、獲利越高」、「老師帶單穩賺不賠」等話術引誘投入大筆金錢。

然而,當受害人想提領資金時,對方便以各種理由推遲或拒絕出金,例如「洗碼量不足」、「需補保證金」、「系統維護中」等藉口,甚至直接封鎖帳號、關閉網站,讓人血本無歸。

(Source:警政署

如何預防假投資詐騙?

投資沒有穩賺不賠這回事,凡是聲稱保證獲利的話術都應提高警覺。陌生人主動邀請加入投資群組,極有可能是詐騙陷阱的一部分。

若對方要求你下載不明App或點擊可疑連結,更要提高警惕,以免資料與資金雙重受害。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務必先查證資訊來源,保護財產,就是保護自己。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infosecu.technews.tw/2025/07/01/online-investment-fraud/
1405495 TW zh 1751333490978 1751419890978 慧榮科技宣布延攬聯發科前共同營運長朱尚祖,擔任平台與策略資深副總 IC 設計 1751360154000 1751361304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7/01085126/SIMO-.png 先前傳出記憶體主控 IC 廠商慧榮科技將延攬聯發科前共同營運長朱尚祖的傳聞,1 日獲得了證實。慧榮科技發出新聞稿表示,宣布朱尚祖加入慧榮科技,出任平台與策略資深副總,負責推動策略性平台開發與生態系合作夥伴關係的拓展。

慧榮科技表示,朱尚祖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逾 30 年領導經驗,擅長 IC 設計、行銷與全球營運,專業實力深受業界肯定。接下來,朱尚祖將負責推動與 PC、智慧型手機、汽車及伺服器領域中與頂尖客戶高層互動合作,加深公司在平台解決方案上戰略夥伴的關係,並在強化公司全球研發實力方面扮演關鍵角色。此外,還將擔任慧榮資本委員會成員,參與策略性投資與併購決策,並協助後續整合與領導工作。他也將針對公司長期營運策略、產品組合拓展與 AI 發展方向提供策略性建議。

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朱尚祖先生擁有豐富的產業知識與卓越的策略領導力,將成為我們高階管理團隊的重要戰力。他對巿場深刻洞見與產業人脈,將有助於我們拓展新一波成長動能,並著重在平台合作、研發布局、策略投資與產品創新等面向,助力強化公司的整體策略基礎。

慧榮科技表示,朱尚祖曾擔任哲庫科技共同創辦人暨策略長,在任期間打造出一支超過 3,000 名工程師的全球團隊,並成功設計出多款先進的系統單晶片,涵蓋 6 奈米與 4 奈米製程。在此之前,他曾任小米產業投資部合夥人,並曾在聯發科擔任多項高階管理職位。任職於聯發科期間,朱先生擔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積極推動行動晶片業務成長,使其年營收突破 40 億美元,並成功帶領公司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手機晶片供應商。朱先生擁有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首圖來源:慧榮科技提供)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silicon-motion-technology-announces-hiring-of-former-mediatek-co-chief-operating-officer/
1403320 TW zh 1751333490980 1751419890980 新創 Qunnect 能將量子網路應用現有電信 Infra,獲空巴創投 1,000 萬美元資金 尖端科技 1751358018000 1751298335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6/18181454/particle-quantum-entanglement-shutterstock.jpg Qunnect是一家利用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技術,成功部署次世代「量子網際網路」的新創公司。該公司週二(6/24)宣布獲得 1,000 萬美元的資金。此次 A 輪資金是由空巴創投(Airbus Ventures)領投,思科創投(Cisco Investments)和 Quantonation 也參與其中。 

Qunnect 的目標是利用量子物理的獨特特性,協助量子電腦擴展規模,實現長久以來追求的「量子優勢」。

儘管量子電腦前景看好,但其擴展極為困難,原因在於支撐其運算的量子位元(qubit)非常脆弱,因此,如何穩定這些量子位元便成為關鍵。目前即使是最具野心的量子電腦發展藍圖,也只能設定發展幾千個量子位元的目標,但想要實現量子優勢就必須具備上百萬個量子位元。

但擴展量子位元並非 Qunnect 公司營運的重點,換言之,該公司並非想要造更大的量子電腦,而是將數以百計的量子電腦串連成分散式系統,以便打造出能以穩定方式連結所有量子位元的量子網路,進而達到相同的運算優勢。

現有的光纖網路技術並不適用打造這樣的量子網路,因為在長距離傳輸下會遭遇指數級的訊號衰減。面對這樣的限制,Qunnect 透過自家量子網路硬體加以克服,利用量子力學原理,透過串聯多個本地糾纏源,讓遠距離的量子位元之間產生糾纏。即使彼此相隔甚遠,這些量子位元仍能即時互相連結。

Qunnect Carina 產品系列能以前所未有的速率,產生並維持高品質的糾纏光子(它們是量子通訊的基礎)。該公司另外開發出能對每個量子位元進行時間控制的硬體,讓這些量子運算得以同步進行。

這項技術不僅對量子電腦有用,也適用於現有的電信網路,可支援全球交易所需的超高精度時間同步、可防竊聽的量子加密通訊,以及安全且不可竄改的定位驗證等應用。

上個月,Cisco 的量子研究部門宣布已開發出一款量子網路糾纏晶片原型,並啟用了新的研究實驗室,用以建構與測試量子網路基礎設施,Qunnect 產品能補足上述 Cisco 的研發成果。

Qunnect 表示,其專利的 Carina 量子網路硬體已交付給金融服務、能源基礎建設與電信產業等客戶,並已於紐約市(34 公里)與柏林(82 公里)建置兩個量子測試網路,用以展示其技術的實際效能。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qunnect-gets-10m-to-help-build-the-quantum-internet/
1402853 TW zh 1751333490981 1751419890981 肯亞貧民窟掀起比特幣熱潮:金融自由還是風險陷阱? 加密貨幣 1751356828000 175110070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8/01/16180604/shutterstock_608089037.jpg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吉比拉貧民窟,金融科技公司 AfriBit Africa 正透過非營利計畫推廣比特幣支付,這項創新嘗試正逐步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經濟活動。對於長期缺乏銀行服務的居民來說,特別是年輕一代,比特幣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金融出路。

過去,這些居民往往因為缺乏正式身份證明文件或住址證明,難以開設銀行帳戶,導致他們無法進行最基本的金融交易或資產管理。如今,只要擁有一部手機和網路連接,他們就能輕鬆開設比特幣錢包,無需繁複手續,也不會被傳統金融體系拒之門外。

比特幣熱潮伴隨零和遊戲的風險

比特幣的使用也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以垃圾清運工為例,現在可以直接以比特幣收取工資,而小販和摩托車計程車司機則開始接受比特幣做為支付方式。這種數位支付不僅手續費低、交易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安全性。在治安不佳的環境下,居民不用再冒著攜帶現金的風險,只需在手機上操作即可完成交易。這不僅促進了小額經濟活動的流通,也讓更多人開始接觸並學習數位金融工具,提升了整體的金融素養。

然而,這場比特幣熱潮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專家警告,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對於資產高度集中在比特幣的基層居民而言,一旦價格大幅下跌,生活將受到嚴重衝擊。即使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也坦言,連自己都難以承受比特幣暴跌80%的財富損失,更何況是每天僅靠一美元收入維生的貧民。一旦價格下跌,生活就會受到嚴重衝擊。

這種零和遊戲的風險,讓弱勢社群在享受金融自由的同時,也必須承擔極高的財務不確定性。此外,肯亞政府近期推動加密資產3%交易稅,未來比特幣交易成本可能上升,進一步影響貧民窟居民的使用意願。

肯亞的轉變反映許多新興經濟體面對的共同課題

肯亞目前約有600萬加密貨幣用戶,排名非洲前列。面對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的興起,肯亞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的態度也在轉變。過去,政府曾經嚴格警告加密貨幣的風險,甚至一度禁止其流通。但隨著加密資產的普及,肯亞開始推動相關立法,對加密資產交易徵稅,並設立監管機制,試圖在促進創新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同時,肯亞央行也在積極研究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希望藉此掌握貨幣主權並應對私人加密貨幣帶來的挑戰。

筆者認為,肯亞的轉變反映了許多新興經濟體正在面對的共同課題:一方面,加密貨幣帶來了金融普惠的希望,特別是在傳統銀行服務覆蓋不足的地區;另一方面,也衍生出洗錢、詐騙與貨幣政策受限等風險。因此,政府不再採取一味打壓的策略,而是朝向「疏而不堵」的管理方式,顯得務實且具有前瞻性。若肯亞能建立出清晰、可信的監管環境,不僅能保護投資人與用戶,也有潛力吸引更多區域性的區塊鏈創新與資本投入。

吉比拉貧民窟的比特幣熱潮,既是金融自由的象徵,也潛藏著高風險的陷阱。它讓被排除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的居民,首次擁有資產管理和安全支付的機會,但也讓這些本就脆弱的群體暴露在極端價格波動與政策不確定性之下。

加密貨幣在推動金融包容、促進經濟活動和提升安全性方面都深具潛力,不過,價格波動和監管不確定性仍是當前最大的挑戰。未來,如果肯亞能完善監管、加強金融教育,並讓更多人了解風險,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或許能在當地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bitcoin-fever-sweeps-kenyas-slums/

1402941 TW zh 1751333490983 1751419890983 AI 預測房價是革命性工具,還是被高估的科技幻象? 房地產 1751356248000 1751100741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24133707/4f788882-573e-44cd-a9cc-787a7e665c0c.jpg AI 真的能預測房價嗎?這個問題近年來愈來愈熱門,卻也愈來愈難回答。原因不在於技術不夠,而是房價這件事,從來就不是單靠資料就能計算出來的簡單數字。

你以為輸入一堆地點、坪數、屋齡,模型就能吐出未來售價?事實上,房價變動的背後,牽涉到的是經濟、政策、心理、供需與情緒交織的複雜系統,而這些因素,不僅難以量化,更難以預測。即使AI已經能夠透過大量數據與演算法學習出某些趨勢與模式,但要說能準確預測房價,恐怕還言之過早。

房價不是數學題,變動性才是最大常態

在過去,房價估值往往仰賴人工鑑價師實地踏勘、比價分析與主觀判斷,費時費力,且資訊不對稱。但隨著AI與大數據進入房地產領域,美國線上房地產公司Zillow所推出的「Zestimate」,正是這波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做為全球最大房地產平台之一,Zillow透過 Zestimate將美國數百萬筆歷史交易紀錄、地理資訊、公共建築數據與即時市場走勢統整進演算法中,讓房價估算這件事,走向演算法判讀。但其誤差率尤其是對於特定區域如郊區、非標準建物或市場交易量稀少地段,模型仍有顯著偏差。

房價預測的第一個難點在於:房價不是由單一因素決定的。地段再好,如果遇上政策打房,價格照樣掉;利率再低,如果市場信心不足,也沒人願意出價。這些政策與情緒因素,不僅無法單靠數據分析,更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更別說還有國際經濟變動、貸款條件改變、都市更新、學區劃分等變數,這些變動常常在短時間內大幅影響房市,讓AI模型來不及反應。

結果就是,模型過去學到的模式,很可能不再適用於下一季的現實。而這不是AI模型設計得不夠好,而是市場本身就沒有固定邏輯。資料越多、變數越複雜,預測結果反而越容易看起來精準、實際落空。

AI 不是房地產專家,更不是政策操盤手

當業者期待AI成為新一代房價分析工具,甚至試圖用AI來替代估價師或房仲經驗。但現實是,AI最多只能擔任一個輔助角色,因為房地產的許多關鍵變因,不只無法量化,還極度仰賴政策風向與市場心理。舉例來說,一個本來冷清的重劃區,若政府突然宣布將設立重大建設,AI就算預測得再精準,也無法即時捕捉這類尚未進入資料庫的政策訊息。

同樣地,一場疫情或突如其來的國際局勢變動,也足以讓AI過去訓練出來的模型瞬間失靈。更別說多數AI模型對資料敏感度極高,只要少了幾筆成交紀錄、或輸入資料稍有偏差,預測結果就可能產生嚴重誤差。對業者來說,真正的風險不是預測不準,而是錯把AI模型當成絕對依據。

AI 確實有價值,但不是用來算出正確答案

儘管有這麼多限制,我們仍不能否認,AI在房價預測上確實有它的價值。最大優勢在於:AI擅長從大量資料中找出人眼難以察覺的隱性模式。例如,一個地段的房價變化,除了看交通、學區、屋齡,還可能與日照時間、街景品質、甚至周邊便利商店的密度有關。這些因素,傳統模型難以量化,但AI可以透過影像辨識、語意分析與資料比對,挖掘出潛在的價值因素。

此外,AI也可以協助業者在初步評估階段迅速過濾大量物件,或在風險控管上即時偵測區域價格異常,做為投資決策的早期警訊。換句話說,AI不是答案機器,而是決策輔助器。真正的核心價值,不是精準預測,而是快速看清趨勢。

別把 AI 當答案,把它當成提問的起點

AI預測房價到底可不可行?答案是:它可以幫你看得更清楚,但不能幫你決定要怎麼走。在資訊爆炸、變局頻繁的房地產市場,AI最重要的角色,是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觀點,讓決策者不再只靠直覺與經驗,而能結合數據與邏輯,做出更有根據的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不是那個預測數字,而是過程中你學會了如何判斷趨勢、辨識風險、建立自己的市場觀點。別期待AI幫你預言未來,更應該用它來提醒自己:這個市場,從來不容懶惰思考。

(首圖來源:AI 生成)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7/01/ai-predicts-house-prices/

1398444 TW zh 1751333490984 1751419890984 Ki-67 不只是細胞分裂的生物標記,還能調控發炎反應 生物科技 1751355642000 1751290495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13143307/Blausen_0676_Neutrophil_crop.jpg 癌症醫學研究「Ki-67」蛋白常是判斷癌細胞增生狀態的重要指標,對病情診斷極為重要。Ki-67 表達量越高,通常意味癌細胞增殖越快,腫瘤惡性程度也越高。然近期發表於《EMBO Molecular Medicine》的研究卻發現,肺部細胞 Ki-67 竟直接參與調控發炎反應的過程,間接影響「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動員與聚集,給免疫與發炎研究新啟示。

免疫系統的前哨「士兵」:嗜中性白血球

嗜中性白血球是免疫系統數量最多的白血球,平時在血中「巡邏」,隨時應付外來威脅。當身體受傷或遭病原入侵,它們會最先趕赴「戰場」,聚集至感染部位的嗜中性白血球會釋放殺菌分子、吞噬病原,並釋放各種細胞激素協調後續免疫反應。快速猛烈反應對人體應對急性感染極為關鍵,若調控失當,可能釀成慢性炎症等免疫疾病,故嗜中性白血球的活性需要極精密調控。

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發現,當肺部受病原感染,肺部細胞(如肺泡上皮細胞、間質細胞等)會表現更多 Ki-67,並調控這些細胞促發炎基因表達,釋放多種細胞激素與趨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白血球前往發炎部位。Ki-67 就如肺部細胞啟動免疫系統警報的「開關」,決定需要多少免疫兵力來支援。換言之,Ki-67 是掌控嗜中性白血球能否「適時適量」趕赴發炎組織現場的關鍵調控因子。

為了驗證 Ki-67 功能,團隊利用 Ki-67 hypomorph 基因改造小鼠實驗,小鼠 Ki-67 蛋白表現量受部分抑制。結果顯示,肺部感染的 Ki-67 hypomorph 小鼠,發炎反應強度明顯較低,嗜中性白血球聚集也顯著減少。相反地,團隊用病毒載體使小鼠肺部表達較高量 Ki-67 時,嗜中性白血球聚集度又恢復。分析表明,肺部細胞 Ki-67 可主導發炎基因活化,控制免疫細胞動員數。

嶄新臨床應用潛力

新發現除了揭示新 Ki-67 分子機轉,也有臨床應用潛力。肺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等炎症疾病療法,主要為干預細胞表面受體或外部訊號。之後若能深入調控 Ki-67 這類細胞分子,有機會根本上改變免疫反應強度,開啟新免疫調節療法。如嚴重感染或敗血症時,適度提升 Ki-67 活性,或可幫助嗜中性白血球更有效控制感染;反之,慢性發炎或免疫失調時,降低 Ki-67 活性,或許能有效減輕組織破壞與長期病變。

然 Ki-67 廣泛存在腸道、皮膚、造血系統等其他增生細胞,故如何專門鎖定細胞內 Ki-67,就是藥物設計的大挑戰。過度調節 Ki-67 也可能影響正常細胞更新與修復,導致不可預期的副作用。

科學迷人之處,往往就在出人意料的發現。Ki-67 從僅視為細胞分裂的生物標記,躍身成為調控肺部發炎的重要因子,不僅擴展人們對免疫調節的理解,也為治療感染、發炎等免疫疾病提供新方向,將來或許還能發展出更安全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首圖為嗜中性白血球,來源:Blausen Medical,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ki-67-promotes-inflammatory-signaling-governing-neutrophil-recruitment-during-respiratory-infections/
1405459 TW zh 1751333490986 1751419890986 美光介紹 1γ 節點製程,首度採用 EUV 技術使性能增加15%,功耗減 20% IC 設計 1751354141000 175135909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0/09142938/location-hiroshima-japan-site-03_3-2-all-others.jpg 外媒報導,本月初,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宣布正在交貨全球首款採用 10 奈米級 1γ 製程技術的 LPDDR5X 記憶體產品。這屬於第六代 10 奈米級 1γ(1-gamma)DRAM 記憶體產品,是美光首款採用 EUV 微影曝光技術打造的行動解決方案,進一步獲得業界領先的容量密度優勢。

對此,美光還利用包括下一代高 K 金屬柵極技術在內的 CMOS 技術,提升了電晶體性能,達到更高的速率、更優化的設計,以及更小的晶片尺寸,為 1γ DRAM 節點製成技術帶來功耗降低和性能擴展的雙重優勢。在此情況下,美光也進一步公布了採用 1γ 節點製成技術生產的 LPDDR5X 記憶體情況。

根據 Tom's Hardware 的報導,日前美光總裁兼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在 2025 年第三季財報會議上,介紹了採用 1γ 節點製程技術的 LPDDR5X 記憶體情況,表示新產品性能非常出色,在良率的提升速度超過了第五代 10 奈米級 1β(1-beta)DRAM 節點製程技術的紀錄之後,預計本季內將完成幾個關鍵的產品里程碑。

 

按照美光的說法,相較於 1β DRAM 節點製程技術生產的產品,新一代 1γ DRAM 節點製程的產品有望將 DRAM 功耗降低 20%,同時性能提升 15%,另外位元密度提高 30%,帶來非常顯著的性能提升。一旦 1γ DRAM 節點製程技術的產品良率達到 1β 相近的水準,轉化到生產上,預計將能進一步的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除了 LPDDR5X 以外,美光在更早之前還將 1γ DRAM 節點製程技術用於 DDR5。Sanjay Mehrotra 強調,美光將在整個 DRAM 產品線中導入 1γ DRAM 節點製程技術,未來還會用於 GDDR7 和針對資料中心的產品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韓國媒體報導,三星電子行動(MX) 事業部 Galaxy S25 系列手機採美光 LPDDR5X DRAM 比例將高於自家半導體(DS)事業部,美光 60%,三星 DS 事業部 40%,與市場預估 DS 事業部取得多數訂單相悖,顯示三星供應鏈策略大調整,也代表著美光在技術的進步已經獲得市場的肯定。

(首圖來源:美光)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micron-introduces-1y-node-process/
1405463 TW zh 1751333490987 1751419890987 中美晶 30 億元入股弘潔 65.22% 股權,跨足半導體設備清洗與再生市場 公司治理 1751354131000 175135666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0/08/07082908/SAS_1.jpg 矽晶圓大廠中美晶於 6 月 30 日宣布,將透過集團內關聯企業台特化,以現金取得台灣半導體製程設備零件清洗與整修服務商弘潔科技 65.22% 股權,如此中美晶將能透過台特化布局半導體製程所需的特殊氣體市場,此次進一步跨足高階設備零件超潔淨 (UHP, Ultra High Purity) 清洗及檢測、表面精密加工 (coating) 及再生新領域,雙管齊下擴大半導體關鍵材料與製程支援能力,全面強化對高階製程精密需求的覆蓋,以因應 AI 與高速運算驅動的快速成長。

中美晶表示,本次交易價格為每股普通股新台幣 300 元,以全額現金支付對價,總金額近新台幣 30 億元。交割日暫定為 2025 年 8 月 5 日。交易完成後,中美晶將透過對台特化的策略性持股,間接掌握弘潔科技 65.22% 股權,預計由集團董事長徐秀蘭接任弘潔科技新任董事長,與其原有專業經營團隊緊密協作,發揮集團在材料與製程服務的整合優勢,共同拓展高階製程市場機會。

弘潔科技成立於 2008 年,於台灣新竹、台南及中國南京設有營運據點,專注於半導體先進製程所需的設備零組件 UHP 清洗與再生服務,具備完整的表面精密加工分析技術及材料開發、超潔淨清洗與零件整修能力,並已獲多家國內外晶圓代工與記憶體廠採用。其專業清洗技術能有效去除微細污染物,同時保護原始材料,延長高價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協助客戶降低缺陷率並提升製程良率。此外,弘潔科技具備快速客製與研發能力,能配合先進製程持續升級,提供穩定、高品質的在地服務。透過本次納入集團布局,中美矽晶將優化從特殊氣體到設備零件表面精密加工、超高潔淨清洗與再生服務的一站式能力,強化對半導體客戶的整體支援。

中美晶指出,公司積極透過轉投資拓展營運觸角,扮演集團綜效的推動者,運用其全球據點、銷售通路與管理專長等關鍵資源,與關聯企業合作以強化策略布局與營運體質。其策略定位聚焦於「母子公司協力、雙軸雙向發展」,一方面促進集團內各關聯公司自身業務的有機成長,另一方面協助其透過併購擴張事業版圖,藉由多元動能全面提升整體競爭力。中美晶亦透過獨到眼光再次發掘潛力新星,透過實踐互惠綜效,協助其發展營運規模及自身商業生態系,持續放大每個關鍵環節的整體價值。此次由台特化投資弘潔科技,正是中美晶整合集團資源、加速關鍵領域布局的具體實踐。

中美晶強調,近年積極建構的半導體產業布局已顯現成效,投資領域從半導體晶圓、功率與車用元件、射頻元件,到特殊氣體與設備零件清洗整修,已涵蓋材料、元件、製程與服務等多個關鍵環節,形成具備深度與彈性的整合網絡。此次整合弘潔科技,將進一步強化集團對高階製程關鍵需求的支援力道,提升在 AI、先進封裝與高效能運算驅動下的市場競爭力。中美矽晶未來將持續深化半導體業務,致力於成為客戶最可靠、靈活、具前瞻性的策略夥伴。

(首圖來源:中美晶)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7/01/sas-invested-nt3-billion-to-acquire-65-22-of-hongjies-equity/
1405452 TW zh 1751333490989 1751419890989 巨型鑽地彈剛大顯神威,美軍次世代鑽地彈已準備開發 國際觀察 1751353231000 1751356614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7/01020533/Screenshot-2025-07-01-at-02.04.48.jpg 美國空軍在伊朗執行「午夜之鎚」行動中,首度動用了 GBU-57B 巨型鑽地彈,以驚人的精準度和彈頭穿透力,對伊朗地下核設施造成重大打擊,延後核武研發進度,不過美軍近期也已經開始進行「次世代鑽地彈」開發工作。

美軍根據伊拉克戰爭經驗,於 2004 年要求開發一款重量達 30,000 磅(約 14,000 公斤)等級的大型鑽地武器,並要針對伊朗核武計劃量身打造,因此美國國防部內的國防威脅降低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DTRA)便開啟了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anance Penetrator,MOP)計畫。

DTRA 與波音合作開發的 GBU-57 MOP 於 2011 年開始服役,但直到今年才首度對伊朗動用,也完成了當年美軍要求量身打造所設定的目標任務,而由 7 架 B-2 攜帶 14 枚 MOP,對伊朗福爾多和納坦茲地下核設施造成的打擊,也讓全球對美國空軍的能力以及 MOP 威力感到震驚。

但美軍在 MOP 服役後沒多久,就已經開始進行新型鑽地彈的研究工作,近期美國空軍公開了「次世代鑽地彈」(Next Generation Penetrator,NGP)的資訊需求書(RFI),其中列名了 2012 年和 2019 年「加固目標專用彈藥替代方案分析」(Hard Target Munitions Analysis of Alternatives,HTM AoA)的初步研究成果。

在 RFI 中,美軍要求 NGP 彈頭要在 22,000 磅以下,比現行的 MOP 小,但穿透深度要比現有 MOP 的 60 公尺更深,且射程更遠,因此比起 MOP 以直接投彈方式,NGP 將會新增火箭推進部。

除此之外,NGP 被要求要具備在 GPS 受到干擾甚至完全斷絕的狀態下,仍有低於 2.2 公尺的精準度,這比起現有 MOP 約 3~5 公尺,JDAM 5 公尺的精準度要求更高,且 JDAM 在失去 GDP 訊號導引狀況下,精準度會惡化到 30 公尺,因此美軍要求 NGP 要透過新科技強化無衛星導引狀態下的精準度。

而 NGP 的爆炸部要求也將比 MOP 威力更大,且由於體積更小,因此未來除了 B-2、B-21 和 B-52 轟炸機外,也可能由 F-15 戰機攜帶,加上比 MOP 更高的產量,未來美軍對於地下設施的打擊能量將比午夜之鎚更為龐大。

(首圖來源:DoD photo,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usaf-filed-rfi-for-next-generation-penetrator/
1405455 TW zh 1751333490990 1751419890990 台灣生產火箭將於 6 日在日本北海道十勝宇宙港發射升空 尖端科技 1751353214000 1751356589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7/01065513/Taiwan-Rocket.png 根據日本 NHK 的報導,一枚由台灣製造商生產的火箭,將於 7 月 6 日從日本北海道的十勝縣大樹町的火箭發射場 「宇宙港」 發射升空。據信,這是外國製造商生產的火箭首次從日本發射。對此,大樹町宇宙港也於 6 月 26 日宣布了這項消息。

報導指出,即將發射的火箭是由台灣製造商生產的兩級火箭,全長 12 公尺,直徑 60 公分,重1.4噸。而這次發射將不搭載衛星,目標是達到 100 公里以上的太空高度。

報導引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說法指出,這一次的火箭發射是省次外國製造商生產的火箭從日本發射升空。預計發射時間為 7 月 6 日上午 6 點至下午 5 點之間,出於安全考慮,發射場半徑 1.2 公里範圍內將限制通行。

報導還指出,發射當天,宇宙港將開放場內部分跑道作為觀景區,但呼籲民眾不要進入附近牧場等私人土地,集中於在觀景區觀看發射。

(首圖來源:視訊截圖)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7/01/taiwan-made-rocket-will-be-launched-from-tokachi-space-port-in-hokkaido-japan-on-the-6th/
1405435 TW zh 1751333490992 1751419890992 Rapidus 拚 2 奈米量產!過來人 Pat Gelsinger 提醒:需有獨特優勢,否則難敵台積電 半導體 1751308619000 1751356578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5/27171645/pat-gelsinger.jpg

日本半導體製造商 Rapidus 目標 2027 年實現 2 奈米晶片量產,計劃透過全自動先進封裝來加快生產週期,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競爭。不過,英特爾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表示,Rapidus 除了提升生產效率之外,必須展現出獨特優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先進半導體市場中脫穎而出。

根據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報導,Gelsinger 在東京記者會上回應有關 Rapidus 潛力的提問時表示,「我們對日本推動 Rapidus 上市的努力表示讚賞。但也認為,Rapidus 需要具備一些根本性的差異化技術,如果只是試圖追趕執行力強大的台積電,卻沒有具突破性的能力,這條路會非常艱難。」

Gelsinger 現在是加州創投基金 Playground Global 合夥人,該公司專注於投資科技新創企業。

與三星、英特爾及台積電等其他主要晶圓製造商相比,Rapidus 的優勢之一在全自動先進封裝,可在同一座晶圓廠中整合自動化封裝與晶圓加工,藉此縮短生產時程。不過,在初期階段不會啟用這項功能,因為第一階段廠區僅提供晶圓試產,沒有封裝測試服務。

Rapidus 執行長小池淳義表示,公司無意與台積電正面競爭,因為 Rapidus 並不追求超大規模量產,那是台積電的商業模式。部分客戶希望獲得依其需求量身打造的先進晶片,而非大量生產的通用型晶片,因此 Rapidus 將專注於與這些客戶密切合作,以實現預期成果。

Rapidus 目標是在 7 月前交付首批樣品晶圓,並將提供早期客戶設計工具,以協助他們開發原型產品。

Gelsinger 表示,美日是推動未來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的強大夥伴關係,Playground 此次來訪的部分原因,是與日本相關企業會面,協助打造具突破性的能力。由於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封裝與設備領域擁有顯著市占率,合作將為 Playground 投資的新創公司帶來發展機會。

Rapidus 已在北海道千歲市的晶圓廠內安裝 ASML 的 EUV(極紫外光)與 DUV(深紫外光)設備,於去年底完成安裝。該公司也在 IIM 工廠旁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千歲工廠地附近,興建 Rapidus Chiplet Solutions(RCS)研發中心,該中心自 2024 年 10 月起展開準備作業,並預定本月開始安裝設備。

該研發中心將專注於擴大製造後段(post-fab)相關技術的開發,包括改進重新分佈層(RDL)、3D 封裝流程、組裝設計工具,以及可用晶片(KGD)測試流程等。

(首圖來源:英特爾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former-intel-ceo-pat-gelsinger-talk-about-japan-rapidus/

1405436 TW zh 1751333490993 1751419890993 台泥股價創 15 年新低!捍衛股價決議自 7/1 買回 3.8 萬張庫藏股 中國觀察 1751307946000 1751308931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3/12/14115425/395865.jpg 台泥今日終場以 25.5 元作收,跌幅 2.67%,但 6 月 23 日以 24.75 元收盤,創 2010 年 7 月以來新低,為維護股東權益並激勵員工士氣,台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啟動總計 3.8 萬張的庫藏股計畫,區間價格每股新台幣 17.85 元至 41.5 元,以期透過員工持股機制,提升員工向心力。

台泥早在今年 4 月初美國政府決定徵收關稅、全球股市受影響之際,即在 4 月 8 日徵詢券商公會,了解因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後三個月內不得實施庫藏股相關規範,這項限制已在 6 月 30 日解除,台泥隨即召開董事會,推進庫藏股計畫。

根據計畫,台泥將自 7 月 1 日起至 8 月 1 日,買回 1 萬張普通股轉讓予員工,區間價格每股新台幣 17.85 元至 41.5 元,以期透過員工持股機制,提升員工向心力,並自 8 月 4 日起至 8 月 29 日,買回 2.8 萬張普通股,並辦理註銷,旨在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

台泥表示,近七年來持續調整業務重心,並不局國際市場,不再僅限於兩岸水泥業務,更積極在歐洲開展綠色能源相關業務,包括儲能、充電及虛擬電廠電力交易等,從近期西班牙與葡萄牙大停電事件所凸顯的歐洲電網韌性議題與儲能需求的迫切性ㄡ

台泥強洞察到相關業務的發展潛力,未來歐洲預期將成為台泥低碳水泥與綠色能源事業的重要發展區域,並重視風險管理,上週甫完成 5 年期 5 億歐元綠色貸款,預計每年可為台泥節省至少 500 萬歐元的利息支出,更獲得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彰顯台泥在財務規劃上的穩健與審慎。

(首圖來源:台泥)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common-stock/

1405425 TW zh 1751333490994 1751419890994 上市公司 2024 年「非主管」平均薪資出爐!聯發科以 431 萬奪冠 Fintech 1751307188000 175130731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1/05/12161417/MEDIATEK-1.jpg 證交所今日公告上市公司 2024 年非擔任主管職務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聯發科非主管以平均薪資 431 萬元奪冠,是唯一非主管平均薪資超過 400 萬元的上市公司。

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 年非主管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名,依序為聯發科 431 萬元、瑞昱 391.5 萬元、達發 357.1 萬元、愛山林 354.1 萬元、聯詠 352.1 萬元、瑞鼎 341.3 萬元、台積電 339.1 萬元、創意 316 萬元、祥碩 308.4 萬元,以及和泰車 267.7 萬元。

至於 2024 年上市公司非主管員工平均薪資中位數前十名,依序為聯發科 343.8 萬元、瑞昱 324.6 萬元、達發 304.9 萬元、聯詠 286.5 萬元、台積電 264.5 萬元、瑞鼎 261.2 萬元、創意 255.9 萬元、祥碩 248.6 萬元、聯陽 243.5 萬元、長榮 241.5 萬元。

證交所公布的「113 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全時員工薪資資訊」資訊,已排除經理人,以及部分工時人員等,並聚焦在一般常僱員工的薪資水準,其中愛山林為不動產代銷,其餘 8 家非主管平均薪資超過 300 萬元的上市公司都是半導體業。

(首圖來源:聯發科)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non-supervisory/

1405422 TW zh 1751333490996 1751419890996 三星、SK 海力士備戰 CXL 記憶體,因需求不足量產卡關 AI 人工智慧 1751306828000 1751306828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2/21154153/memory-cpu-computer.jpg

業界人士透露,Compute Express Link(CXL)記憶體的量產準備在技術上已就緒,但因市場需求不足,其商業化進程已陷入停滯。韓媒 Business Korea 認為,這顯示在 NVIDIA 主導的 AI 半導體熱潮下,三星與 SK 海力士等主要業者在推動次世代記憶體技術商用化所面臨的挑戰。

近年三星與 SK 海力士積極致力於 CXL 與記憶體內運算(Processing In Memory,簡稱 PIM)技術的商業化。三星原預期 CXL 記憶體市場於去年下半年迅速成長,但與主要客戶的品質認證程序至今尚未完成。

另一方面,SK 海力士自 2022 年以來持續投入 PIM 技術開發,但因生態系擴展進度緩慢,未能推進至實際產品階段。不過產業專家仍強調建立相關生態系的必要性,並預期 AI 記憶體需求結構將逐步朝多樣化發展。

目前 NVIDIA 推動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大量需求,大多數封裝與鍵合設備的訂單都優先用於 HBM 技術的推進,因而延後了原本希望在功耗效率與擴展性方面補足 HBM 的 CXL 與 PIM 技術的應用。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HBM 需求過於強勁,導致大多數的封裝與鍵合設備訂單都已被 HBM 占滿」。

根據 IoT Analytics 的資料,NVIDIA 去年在 AI 資料中心 GPU 市場的市占率高達約 92%,使 AMD 與博通等競爭對手短期內難以追趕,加上中國企業在政府補貼支持下迅速技術進展,而使事情變得更複雜。業界擔心,中國可能會率先完成 CXL 與 PIM 技術的商業化,進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

一位無晶圓廠業者認為,政府應積極介入、建立示範基地,透過國家專案維持技術持續發展,即使市場需求尚未形成。

客觀來說,雖然技術量產已準備就緒,但因客戶採用意願較低,整體商業化進程仍處於停滯狀態。業界人士建議,應主動採取行動,加速建構有利於 CXL 與 PIM 等次世代記憶體技術落地的生態系。

(首圖來源:pixabay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cxl-memory-slow/

1405413 TW zh 1751333490997 1751419890997 台新四大神卡升級自由選 3.0!七大方案 9/1 起回饋最高 3.8% Fintech 1751305671000 1751305825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74459/D6D09BF6-DA3D-49F9-8891-9A16BE41CFCF-2.jpg 台新銀行今日宣布 @GoGo 卡、FlyGo 卡、玫瑰 Giving 卡、太陽卡/玫瑰卡四大神卡,升級「自由選 3.0」,總計 300 萬張流通卡,從 9 月 1 日起開始共享七大方案,保留原有的加碼通路,搭配台新 Pay 最高回饋 3.8%,其他五大權益均有 3.3%,假日不限通路 2%。

台新銀個人金融事業總處執行長包國儀表示,台新銀從 30 年前推出第一張的玫瑰女性卡開始,陸續推出第一張與數位銀行結合的網路神卡及旅遊神卡 @GoGo 卡、FlyGo 卡,並在 2011 年打造出業界首個自由選平台,至今累計 650 萬張信用卡。

包國儀指出,由於台新金與新光金將在 7 月 24 日進行合併,屆時客戶數將會擴大,因此決定調整信用卡產品線,持卡人不用換卡,直接升級切換七大方案,包括綁定台新 pay 享有最高回饋 3.8%,以及天天刷、大筆刷、好饗刷、數趣刷、玩旅刷都有 3.3%,並維持假日刷 2% 不限通路。

台新銀行協理孟祥璽表示,台灣國人平均持有 4.6 張信用卡,根據台新焦點訪談,85% 的受訪者希望能精簡卡數,因此從「現金回饋」改成「紅利點數」屆滿週年後,再推「自由選 3.0」擴充至七大方案,涵蓋旅遊、餐飲、交通、娛樂、購物等。

孟祥璽指出,根據台新卡友使用數據與質化焦點訪談,50% 持卡人使用過信用卡附加權益服務,包括市區停車、機場接送與道路救援等,其中「免費市區停車」最熱門,這次自由選 3.0「切換刷平台」,針對開車族群推出當月一般消費滿 6,000 元,次月即享 6 小時免費停車。

孟祥璽分享,刷卡金額占總簽帳比例最高的保費項目,台新更提供保費 1.3% 回饋無上限,免切換、免登錄,至於海外回饋範圍從「日韓歐美」擴大至「全球含海外網購」,並將在 7 月推出玫瑰卡「極光卡面」,感應交易時卡片四邊將同時發光,限量 2 萬張。

針對多持卡用戶,孟祥璽強調,未來單日切換七大方案任一種,四大卡別都適用單一方案,因為根據內部統計,台新銀行多持卡用戶約 3 成,未來卡友可以選擇任一張卡使用即可,以達到精簡卡數的目的。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free-choice/

1405409 TW zh 1751333490998 1751419890998 Meta 挖角 AI 人才,OpenAI 台裔主管驚:彷彿有人闖入家裡偷東西 AI 人工智慧 1751305182000 1751356484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5/16113357/170460.jpg Meta 從 OpenAI 挖角四名研究人員,令研究團隊主管大為震驚,承諾調整薪酬和政策,在頂尖研究人才爭奪戰與 Meta 正面交鋒。

Meta 正努力在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慧)領域追趕 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競爭對手。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日前在弟弟 Jack Altman 的 Podcast 節目表示,Meta 試圖以高達一億美元報酬挖角 OpenAI 優秀人才,但當時未能成功,令奧特曼感到欣慰。

然而外媒 The Information 最新報導,包括 Shengjia Zhao、Shuchao Bi、Jiahui Yu、Hongyu Ren 四名研究人員從 OpenAI 離職,將加入 Meta 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團隊(superintelligence group)。

領導 OpenAI 研究團隊的台裔資深副總裁 Mark Chen(陳信翰)6 月 28 日向同仁發出一份措辭強硬的內部備忘錄,「我現在感覺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彷彿有人闖入我們的家偷走了什麼」,另一外媒 WIRED 披露 Mark Chen 的備忘錄內容顯示,「請相信我們並沒有坐視不理。」

Mark Chen、Sam Altman 及其他高層正與獲得 Meta 邀約的同仁溝通,「我們比以往更積極主動,正在正在重新調整薪酬,規劃富有創意的方式表彰和獎勵頂尖人才」,Mark Chen 寫道。OpenAI 希望在公平原則下留住人才,「我會傾全力留住你們每個人,但前提是不犧牲對其他人的公平。」

WIRED 也引述一名了解 Meta 招募工作的消息指出,Meta 加大研究人員招募力道,特別鎖定 OpenAI 和 Google 的人才。與此同時,雖然 Anthropic 也是主要競爭對手,但其企業文化與 Meta 不合,未列入招募目標。

Mark Chen 的備忘錄下還有公司其他七名研究主管的留言,其中一人說如果收到 Meta 邀約可主動聯繫他,「如果他們對你施壓,或提出離譜的高薪條件,就請他們放棄吧。在這種可能是你人生重要決定的時刻,逼人做選擇不是什麼好主意。」他說,「我願意與你一起討論,我了解他們的條件」。

此時 OpenAI 員工面臨高強度工作量,許多人每週工作長達 80 小時。據多名知情人士談道,為讓員工好好充電,OpenAI 大部分團隊本週工作暫緩,僅留下高層主管繼續工作。

「我們需要繼續專注於真正的目標,那就是找到將運算(今年稍晚將有更多超級電腦上線)轉化為智慧的方法。」Mark Chen 寫道,「這才是主線任務,要記得,跟 Meta 的衝突只是支線任務。」「最後別忘了,這週我會在崗位上。充飽電,全力以赴,隨時私訊我。」

人才是 AI 研究和開發的關鍵,OpenAI 高層不得不認真看待 Meta 的挖角行動,做出對策以留下關鍵人才。

(首圖左為 OpenAI 研究資深副總裁陳信翰,來源:影片截圖)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mark-zuckerberg-lures-away-top-research-talent-from-openai-to-meta/
1405375 TW zh 1751333491000 1751419891000 新華泰富爆經營權之爭!籲請經濟部盡速核准變更登記 公司治理 1751301952000 1751356411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64352/S__191742083-2.jpg 新華泰富爆經營權之爭,原本 6 月 3 日股東臨時會改選出第 14 屆全體董事會,新團隊獲得出席股東 86% 壓倒支持,結果未當選者竟傳出三種手法破壞公司正常營運,因此董事長陳品文、總經理林宗翰及律師何謹言,今日出面呼籲經濟部盡速核准董事變更登記。

陳品文表示,未當選者竟傳出三種手法破壞新泰華富正常營運,包括以司法手段顛覆選舉結果,用「幽靈圖章」冒名申請變更登記,以及自行宣布當選發表「冒牌聲明」,因此呼籲金管會和司法機關應嚴懲市場禿鷹,保障逾 3 萬名股東權益,讓公司治理營運早日回歸正軌。

何謹言表示,新華泰富有 2 席董事及 3 席獨立董事,原訂 4 月 18 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事,因為被法院定暫時狀態禁止行使董事會決議無法召開,2 席法人董事也被假處分不能行使職權,導致財報無法簽署,股票暫停交易,而剩餘的 2 位獨董為維護公司利益,以審計委員會名義召集股臨會。

何謹言指出,公司派提名的候選人新城市投資公司、宇思投資公司、曾芷陵、崔家興、王坤偉,獲 86.58% 表決支持,新選任董事推舉新城市投資公司代表人陳品文為新任董事長,而未當選的市場派和創國際開發公司向商業法院提起訴訟主張當選無效,聲請定暫時處分禁止新任董事行使職權。

何謹言說明,第 13 屆董事會實質僅餘 2 位獨董得行使職權,獨董既是董事會成員,也是受股東大會投票表決而選任出來,2 位獨立董事無論以何種名義提名候選人,實質即有董事會提名的性質,而候選人名單也經主管機關審查後准予公告,並沒有違反公司法第 192 條之 1 的立法目的。 

針對市場派近日以「新華泰富第 14 屆合法董事暨獨立董事當選人」名義發表聲明,新任董事會強調是新華泰富唯一合法的新任經營團隊,林宗翰指出,新華泰富提名的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已在股臨會獲得 86% 股東壓倒性支持,顯示股東的團結意志,也是股東行動主義及民意的具體展現。 

林宗翰認為,公司應該推動的是有價值的成長與有溫度的文化,86% 的支持不是偶然,而是對教育初心與專業營運的認可,任何試圖以極少數意志推翻集體選擇的行為,全都是對公司正向發展的干擾,做為營運團隊,應當堅守初心,不被任何外在因素所動搖,持續為公司發展與社會價值前行。

(首圖來源:新華泰富)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sesame-street/

1405353 TW zh 1751333491001 1751419891001 新型水凝膠材料集水設備效率更高,無須任何電源從空氣汲取飲用水 奈米 1751299896000 1751300638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60848/water-harvester.jpg 水是生命必需物質,然而全世界有 22 億人口無法獲得乾淨飲用水,為改善缺水困境,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正測試一種大氣集水技術,利用新開發的奈米水凝膠材料,能以更高效率將大氣水蒸氣轉化為飲用水。

水在地球大氣層以蒸氣形式蘊藏數百萬加侖水量,若能有效提取並凝結蒸氣,就可替難以獲得水資源的地方提供乾淨飲用水。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團隊便開發並測試一種窗戶型大氣集水設備,設備內部的黑色水凝膠材料具有如泡泡紙的圓頂狀結構,夾在雙層玻璃之間,當水凝膠從空氣汲取水蒸氣,圓頂狀結構會膨脹並增加材料吸水表面積,蒸氣蒸發後圓頂狀結構向下收縮,接著蒸氣於表面塗有冷卻劑的玻璃上凝結,經管道向下流,收集即可做為乾淨飲用水。

▲ 膨脹吸收空氣水分的新型水凝膠材料特寫。

與其他需要電池、太陽能電池板或電網供電的設計不同,新設備完全無須電源就能自行運作,團隊於加州死亡谷(北美最乾燥地區)進行超過一週實驗,確認即使環境濕度條件極低,該設備每天仍能從乾燥空氣中擠出 160 毫升(約馬克杯三分之二)飲用水,比過去其他集水設備更有效率。

團隊表示,只要布置集水陣列(1*2 公尺大小),該設備於沙漠環境也足以為一個家庭提供飲用水。

研究人員還順便解決另一個水質疑慮問題,即依賴水凝膠材料收集水的設備為增加吸收量,通常會在水凝膠添加鋰鹽,而後者會隨時間推移釋放至水中,導致收集的水未進一步處理也不可安全飲用。

團隊設計的水凝膠本身添加了甘油作為穩定劑,能將鋰鹽洩漏量減少至低於 0.06 ppm,達美國地質調查局認為地下水可安全飲用的標準。

新論文發表在《Nature Water》期刊。

(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bubble-wrap-drinking-water-air-hydrogel-material-death-valley/
1405354 TW zh 1751333491002 1751419891002 0056 公告第三季配息 0.866 元!元大投信說明「縮水」原因 國際金融 1751299688000 1751301467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2/11/01105452/S__73859177-e1667271318993.jpg 元大高股息 ETF(0056)今日公告最新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 0.866 元,以收盤價 34.62 元計算,年化殖利率達 10%,預計 7 月 21 日除息,並在 8 月 8 日入帳,配息縮水一事,元大投信表示,高股息 ETF 面臨三大轉折點,為了保留更好的成長動能,0056 決議回到配息正軌。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進入降息循環,台股高股息 ETF 配息紛紛縮水,原本 0056 公告第二季配息達 1.07 元,維持前 4 次配發高水準,以目前股價計算,單次配發率約 3.08%,年化配息率約 12.3%,使得第三季配息金額備受市場關注。

如今 0056 公告第三季配息達 0.866 元,相較前兩次的 1.07 元明顯有落差,元大投信表示,今年下半年高股息 ETF 面臨三大轉折點,首先是指數息率差異逐漸縮小至 4~6%,簡單來說就是台股的個股配息率多分布在 4~6%,高股息 ETF 不可能超配,因此回歸正常配息率有其必要性。

再來是收益平準金的動用標準高,元大投信表示,目前主管機關規定收益平準金需要單位數增加達一定比率,才能動用配發,雖然 0056 今年以來單位數成長近 36%,單位數成長趨於穩定,但設計初衷本來就是為了不要稀釋原本受益人的權益,而不是衝高配息的工具。

最後就是資本利得難度高,元大投信表示,台股 ETF 只能配發已實現資本利得,無法透過資本平準金了解資本利得配發能力,而且高股息 ETF 資本利得配發占比逐漸下滑,但 0056 目前仍是配發比率最高,顯示資本利得配發仍有餘裕。

元大投信說明,台股在 2023 年、2024 年飆漲,帶動高股息 ETF 得以高配息,但是考量資本利得變化,今年台股個股息率偏低,進入下半年的除權息旺季,0056 決議採取穩定配息策略,而不是為了追求高配息,反而損害資本利得與長期投資結構,追求「金雞生蛋」,而非「殺雞取卵」。

元大投信強調,今年以來 0056 績效含息維持正報酬,有賴於前十大個相對分散,且不特別集中單一超高息個股,兼顧股息、報酬與風險配置,並自 6 月調整持股以來,績效表現仍穩定,目前電子占 57.6%、金融占 19.9%、傳產 18.5%。

法人分析,高股息 ETF 陸續進行配息調整,包括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如今 0056 作出調整,有助於建立長期穩健的配息機制,並逐步與市場實際收益率接軌,提供更穩定、長久的報酬。

(首圖來源:元大投信)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0056-shrink/

1405346 TW zh 1751333491004 1751419891004 三星鐵了心要搶 HBM4 市場,加速蓋平澤晶圓廠 AI 人工智慧 1751299214000 1751301729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9/04173137/shutterstock_2437515801.jpg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三星正加速其位於京畿道平澤的晶圓廠建設,此計畫代表著其在經歷數月新廠建設停滯後,三星準備在高頻寬頻記憶體(HBM)市場中,重新奪回被 SK 海力士(SK hynix)和美光(Micron)搶占的市場占比。

過去數月,三星陸續取得平澤市政府頒發的關鍵核准,尤其 P4 廠房,取得多個臨時使用許可,最近一次是 6 月初。許可讓三星全面竣工前,部分場地有限度使用,包括安裝設備、試營運或允許受限工作人員進入。

自 2024 年初以來,受晶片需求疲軟和內部資本配置考量影響,P4 以及鄰近的 P5 廠房的建設曾一度暫停。然而,近期 P4 廠區的活動顯示,三星正積極擴大生產規模,這與其透過下一代 HBM4 產品重奪記憶體市場領導地位的目標高度一致。而且,為了支持 HBM4 的生產,並提升目前約 40% 的良率,三星正加碼投資,以擴張平澤二期與四期以及華城的 17 號線的產能。儘管三星電子發言人拒絕對此計畫發表評論,但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其爭奪 HBM4 市場龍頭的關鍵步驟。

另外,三星押注先進 10 奈米級 1c 製程,用於即將問世的 HBM4 產品。這與 SK 海力士和美光科技計劃使用的前一代 1b 製程形成對比,儘管 1c 製程不必然性能卓越,但三星仍強調這是競爭優勢之一。4 月財報會議,三星透露正準備下半年啟動 HBM4 量產,目標第三季前完成內部核准並穩定良率。這時間表極具挑戰性,因為分析師指出,儘管 1c 製程良率改善,但仍處於發展階段。

大摩最新報告,三星可能 9 月前獲輝達(Nvidia)Rubin GPU 的 HBM4 樣品核准,為關鍵催化劑。獲核准後,不僅有龐大潛在市場使三星股價反彈,還能重塑 HBM 格局。輝達認證對三星 HBM 市場地位至關重要,不僅關乎實力,更直接影響市占和投資者信心。

 

然而,三星挑戰仍不容小覷。市場分析師警告,輝達的認證流程將比三星內部基準更為嚴苛的性能標準,尤其是在速度和功耗方面。目前,三星的 12 層堆疊 HBM3E 產品尚未獲得輝達的認證,但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和美光均已跨過這一里程碑。事實上,SK 海力士已向輝達出貨了早期的 HBM4 樣品,這進一步凸顯了三星在 HBM4 競賽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此外,三星在擴大生產規模方面也面臨著技術瓶頸和複雜的晶片架構。HBM4頻寬的升級需要更密集的導通孔(via holes)和更複雜的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結構,這使得製造過程顯著更困難。這些技術挑戰不僅考驗著三星的工程能力,也對其生產良率和成本控制構成嚴峻考驗。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記憶體市場的整體情緒依然樂觀,這受惠於人工智慧(AI)領域的持續強勁需求。市場分析師表示,全球 HBM 市場將在 2025 年達到 133.4%的 年成長,金額來到 430 億美元,並預計隨著 2028 年輝達搭載 1TB 記憶體的 Rubin Ultra 全面部署,市場規模將飆升至 1,350 億美元。這顯示 HBM 做為 AI 應用關鍵零組件的戰略地位非常關鍵。

因此,儘管三星在輝達的 HBM3E 認證上仍持續努力中,但其產品已獲得其他主要客戶的青睞。例如,美國超微(AMD)於 6 月 12 日推出了 MI350 AI GPU,其中就配備了由三星和美光供應的 288GB 12 層堆疊 HBM3E 記憶體。值得注意的是,這正是三星仍在尋求輝達認證的同款 HBM3E 產品。未來是不是也能一樣獲得輝達認證通過,則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samsung-prepares-to-accelerate-construction-of-pyeongtaek-wafer-factory/
1405320 TW zh 1751333491013 1751419891013 ASML 發起中國線上技術知識競賽,意在吸納本土人才與因應市場競爭 半導體 1751297415000 1751297167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2/01/26180219/ASML-TechNews-e1678507727641.jpeg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全球半導體曝光機廠商艾司摩爾 (ASML) 於中國推出一項線上競賽,目的在推廣曝光技術知識,並發掘優秀工程師。另外,另外也希望藉此競賽強化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以因應中國本土廠商在發展相關曝光技術與設備上的挑戰。

報導指出,ASML 發起的競賽目的是在加深大眾對曝光技術工作原理的了解,尤其是在矽晶圓上創建電路圖案的技術,以因應中國半導體市場的發展。此外,該競賽也將展現 ASML 儘管面臨美國及其盟友的限制,但仍致力於中國市場的發展的企圖心。

本次活動邀請半導體產業的專業人士,以及具有科學背景的愛好者參與,期望為中國參賽者提供深入探索曝光技術的機會,並尋找新的人才為 ASML 在中國工作。根據 ASML 的聲明,得分最高的 16 名參賽者將有機會獲得 ASML 的職位面試機會,另外 75 名參賽者將被列入未來可能被考慮錄用的候選人名單。比賽將於 6 月底至 7 月初舉行,競賽的題目總計將有 20 題。

報導表示,根據 ASML 的年度揭露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超過台灣成為其最大的區域市場,佔其總營收的 36.1%。為此,ASML擴大了在中國業務,在北京建立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全新維修中心,以取代舊維修中心,進一步更好的服務其在中國不斷擴大的客戶群。該中心需要員工,因此此次競爭可能是 ASML 為新維修中心招募員工的措施之一。

不過,ASML 管理層預計,由於前期積壓訂單的執行,以及可能對運往中國的設備實施更嚴格的出口限制,2025 年中國市場的營收金額將會下降。

為了因應美國及其盟友的限制,中國企業中包括華為和大學加大了國產曝光系統研究的力道。日前,中國科學院下屬的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發布招聘啟事顯示,將會為願意參與國產曝光系統開發項目的博士研究人員提供無上限薪酬。

(首圖來源:ASML)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asml-launches-online-technical-knowledge-competition-in-china/
1405314 TW zh 1751333491014 1751419891014 林百里次子 10 年打造創投網路,布局四大產業搶先機 新創 1751297051000 1751297434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51346/MESH-Ventures-celebrates-its-10th-anniversary-1.jpg 聚焦電子產業創新的聚達創投(Mesh Ventures)在 2015 年成立,協助具有潛力的國外電子產業新創公司連結台灣電子供應鏈,以創造產品落地的領先優勢。

聚達創投建構出橫跨晶圓代工、IC 設計再到 ODM 廠商的「MESH NETWORK」,串聯台灣電子供應鏈資源下,可協助新創公司找到生態圈的定位和角色,大幅縮短突破性技術的上市時間,同時協助供應鏈夥伴搶先掌握新一代關鍵技術。

聚達創投投資案例累計多達 24 家,像是專注於氮化鎵(GaN)功率 IC 和碳化矽(SiC)技術的納微半導體(Navitas Semiconductor),獲聚達創投投資後隔年營業額約 1,000 萬美元,2024 全年營收成長至 8,330 萬美元;廣達去年斥資 1,500 萬美元投資的太空通訊技術新創 CesiumAstro,也在聚達創投參與下,成為美國新創連結台灣供應鏈的代表作之一。

不只如此,2021 年獲得 NVIDIA 收購的高解析地圖新創 DeepMap,提供邊緣 AI 低功耗解決方案、6 月中旬剛於台灣上市的意騰-KY,還有近期宣布以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新創 Plus,都在聚達創投的投資組合。

▲ 聚達創投期望打造新創、供應鏈、投資人的「四贏」生態系。

聚達創投由具備電子供應鏈實務經驗的林宇輝以及深耕科技投資領域的喬國筌,擔任共同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管理涵蓋種子輪至 C 輪的 3 個主要基金以及眾多特殊目的公司(SPVs),每年投入資金可達 5,000 萬至 1 億美元。

林宇輝熟悉供應鏈和家族辦公室投資模式,超過 10 年的投資歷練為聚達創投在亞洲地區建立深厚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林宇輝是廣達電腦創辦人暨董事長林百里次子,家族淵源讓他對於台灣電子製造業深入了解。喬國筌擁有 17 年科技創投和電子產品開發經驗,擅長研究並辨識出電子產業創新的關鍵技術突破,經由這樣的方式找到具有潛力的新創公司

林宇輝指出,聚達創投根據不同資本規模與參與需求為家族辦公室和企業創投,量身打造投資解方:

「MESH Syndicates」是為家族辦公室量身打造的邀請制投資平台,使投資人可根據投資興趣和布局策略自主規劃投資組合、金額及參與程度,並透過聚達創投專家生態系與市場洞察,在技術驗證、市場契合度分析到財務風險控管等階段落實策略判斷,深入參與高門檻的科技投資。「MESH Thematic Funds」則是專為企業創投設計,旗下每檔主題基金均依據企業的技術興趣、投資策略等設計主題與操作機制,並由聚達創投提供基金架構管理、投資策略指導到產業鏈串接的全方位支援,成功案例更能透過「MESH Syndicates」進一步吸引資金投入。

▲ 林宇輝的家族淵源讓他對於台灣電子製造業深入了解。

針對 2025 年至 2026 年的投資目標,喬國筌點出「資料中心」、「太空」、「空間運算」、「機器人」四大產業方向。這四個領域都有「運算」和「電源」的需求及其技術瓶頸需要突破,可從中找到機會點。

進一步來看,聚達創投著重「資料中心」的網路和橫向擴充技術,此外面對 AI 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需求,如何讓 AI 運算晶片更有效率,如何供應所需電力會是需要去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太空」方面是看通訊和感測技術,主要用於民營通訊和國防,現今衛星總數超過 1.2 萬顆,預估 2030 年衛星總數多達 5 萬顆。

聚達創投也著重「空間運算」的光學技術,儘管「空間運算」還沒有殺手級應用,但現在到了 AI 帶動發展的轉折點,聚焦產品如大幅提升實用性的 AI 眼鏡,以及需要解決運算、電源、光學技術瓶頸的 AR 眼鏡等。至於「機器人」是看感測、制動器、控制等技術,與台灣供應鏈的連接在於運算、系統整合等能力,加速幫助機器人發展,而聚達創投不會只看人形機器人這一塊。

(首圖左起聚達創投共同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喬國筌、林宇輝,來源:科技新報)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mesh-ventures-celebrates-its-10th-anniversary/
1405325 TW zh 1751333491015 1751419891015 仁寶開拓歐洲重要一步!波蘭汽車電子新廠拚擴展 ADAS 與 ADS 感測器 汽車科技 1751297006000 1751298446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52243/image004-2.jpg 仁寶今日宣布其位於波蘭西里西亞省 Czeladź 市的全新製造基地第一期工程正式完工,該廠將專注生產車用電子零組件,初期以電子控制單元(ECU)為主,未來將擴展至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動駕駛系統(ADS)感測器,展現仁寶對技術創新與汽車產業未來趨勢的承諾。

第一期廠房已在 2025 年 6 月完工,預計 2025 年底啟動試產,並將在 2026 年正式量產,設計最大年產能達 350 萬台電子控制單元,配備七條全自動化組裝與測試產線,並採用無塵室與正壓廠房,確保品質與生產效率。

波蘭新廠的完工將強化仁寶在地供應能力,服務歐洲車廠與一階供應商(Tier 1),提升供應鏈效率與反應靈活性及速度。仁寶車用電子事業本部資深副總經理王大鈞表示,波蘭新廠是仁寶全球汽車發展策略的重要一步,未來致力於打造符合最高品質、永續與技術標準的製造基地。

仁寶波蘭工廠自 2024 年 7 月舉行動土典禮,未來預計將取得 ISO 9001:2015 與 IATF 16949 汽車產業品質認證,並依據 BREEAM 永續建築標準設計,目標達到「Excellent」等級,第二期擴建計畫將視國際關稅政策發展而定,並將在歐洲設立業務開發與技術支援團隊,盼與客戶密切合作。

(首圖來源:仁寶)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czeladz/

1405303 TW zh 1751333491016 1751419891016 三星聽進去了,Galaxy Z Fold7 有望拋棄「土星環」鏡頭 Android 手機 1751295534000 1751296236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7/10145407/Galaxy-Z-Fold6-2.jpg

針對用戶不滿的設計,三星這次終於改變方向。據 X 知名爆料帳號 @UniverseIce 指出,原先 Galaxy Z Fold 7 主鏡頭設計沿用了 Galaxy S25 Ultra 備受批評的「土星環」(Saturn Ring)外觀,甚至有用戶發現該裝飾環可輕易拔除,引發網路熱議與設計質感疑慮。三星因此緊急在正式量產前修改設計,回歸類似 Galaxy Z Fold5 的簡約鏡頭模組外觀。

近期流出的 Z Fold7 渲染圖也證實了這項變化,鏡頭模組不再使用額外金屬環,整體視覺更為俐落、洗練。對於先前不喜歡鏡頭環設計的使用者來說,這無疑是雙重升級,除了設計更符合美感,主鏡頭規格也迎來大躍進。

據最新資訊顯示,Galaxy Z Fold7 將搭載高達 200MP 的主鏡頭感光元件,相比 Z Fold6 的 50MP 有著顯著提升,將成為目前市面上相機規格最強大的摺疊手機之一。

不僅如此,三星新一代旗艦 Galaxy S25 Edge 也同步拋棄鏡頭環設計,且外界預期明年推出的 Galaxy S26 系列也將全面取消金屬環,顯示三星正積極回應設計上的負面聲音。

不過,Fold7 並非全無爭議。市場仍對其 4,400mAh 電池容量與 25W 有線充電能力感到不滿,認為與其他旗艦摺疊機相比仍顯保守。此外,市場上也有 Oppo Find N5 和榮耀 Magic V5 等同樣具備高規設計的競品,後者更取代 N5 成為全球最薄摺疊機。

但如果更偏好 One UI 使用體驗,Fold7 依舊是三星用戶的首選,而榮耀方面也已承諾提供與三星同樣長達 7 年的軟體更新服務,進一步拉近競爭門檻。

至於蘋果是否會推出摺疊 iPhone?目前仍未有確切時程,不過若近期爆出的螢幕規格屬實,即便明年隨 iPhone 18 系列問世,Galaxy Z Fold7 的硬體優勢恐怕仍有壓倒性領先。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galaxy-z-fold7-with-no-more-saturn-ring-design/
1403526 TW zh 1751333491018 1751419891018 Plug and Play 設立台灣辦事處並開放首屆加速器項目申請 市場動態 1751292002000 1750864652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25151650/Plug_Play_Taiwan_held_Selection_Day_earlier_year.jpg 全球最大創新平台 Plug and Play 已在桃園市正式開設首家辦事處。此次擴張是該公司使命中的一項重大里程碑,旨在將新創企業與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全球企業、投資者和創新中心連接起來。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Cheng Chang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歡迎Plug and Play落戶桃園。此次合作彰顯了我們致力於成為全球創新與先進技術中心的決心。我們期待助力本土與國際新創企業在此茁壯成長。」

為延續近期開幕盛勢,Plug and Play台灣現已開放一期加速器項目(Batch 1)的申請。該項目聚焦於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物聯網和深科技領域的創新型新創企業,旨在加速具有顛覆性技術和全球潛力的早期及成長期公司的發展。

之前做為試點的Plug and Play台灣零期項目(Batch 0)已成功集結了一批新創企業,這些企業獲得了在Plug and Play 2025年6月矽谷峰會展示的機遇,充分展現了台灣創業生態的活力與全球影響力。

Plug and Play副總裁Johannes Rott表示:「台灣正迅速成為全球創新熱點。隨著新辦事處和加速器項目的設立,我們很高興能夠支持該地區孕育下一代變革性新創企業。」

入選一期項目的新創企業將獲得:

  • 行業專家與成功創業者的定制化指導。
  • 對接Plug and Play全球550餘家合作企業網絡。
  • 融資支持與直接風投引薦。
  • 矽谷等全球峰會展示機會。
  • 橫跨亞洲與美國的軟著陸支持和市場推廣協助。

新創企業申請截止日期為2025年7月7日,該項目預計於2025年8月啟動。有意加入該項目的新創企業可在此申請。

(本文由 PR Newswire 授權轉載)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plug-and-play/
1405242 TW zh 1751333491019 1751419891019 美元下半年走穩成為美股創高基石!群益點名健康、幸福五大領域題材 AI 人工智慧 1751290055000 1751290055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30132417/04FADCFE-3527-4764-892B-41E04E2A31EB-2.jpg 全球金融市場深受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展望 2025 年第三季,群益投信表示,關稅政策發展仍緊牽市場情緒,但影響力漸漸降低,美元疲弱已是過去式,隨著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除,下半年走勢有望趨穩,並助攻美股創新高,點名關注健康、幸福、安全、環保、便利五大趨勢。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川普「大而美」法案通過、關稅有望進入延長賽,上半年衝擊美股的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除,原本因為過度憂心而導致美元疲弱的情況將成為過去式,美元下半年將會趨向走穩,並助攻美股再創新高。

蔡詠裕認為,隨著通膨維持溫和成長,帶動消費者信心修復,預期美國聯準會(Fed)9 月有望降息,而川普就是想要賺錢、美股漲,以及贏得明年的期中選舉,所以相關政策會一改再改,但美股受到川普言論的影響已變成小幅震盪,更成為下次再創新高的基石。

蔡詠裕分析,今年第二季美股表現先蹲後跳,從籌碼面來看,雖然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但近期持續有聰明錢逢低買進股票、債券,顯示仍有投資人選擇危機入市,預期第三季美股市場可望在穩中走強,大型股、成長股、景氣循環股及強勢股有機會成領頭羊。

蔡詠裕分享,面對資金重回成長股,目前布局可鎖定具產業前景明確、具護城河優勢標的,包括健康的健身房、幸福的串流影音、安全的智慧安全守衛、環保的電力基礎建設,以及便利的無人計程車具備後市成長潛力。

台股方面,群益長安基金暨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朝政分析,台灣今年第一季 GDP 成長率高於預期,上市櫃公司營收表現更揮別過去五窮六絕魔咒,並在 4、5 月接連改寫史上最強紀錄,顯現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

陳朝政認為,雖然短期股市仍因關稅、地緣政治而震盪,但不影響長線多頭趨勢,尤其在 AI 趨勢不變之下,台廠做為全球 AI 產業最重要供應商,可望持續享有獲利、資本雙成長的利多,並觀察 AI 衍生商機,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伺服器、PC 組裝等領域,從 IC 設計到系統整合都值得關注。

群益投信強調,建議投資人可採用「TACO」投資策略來因應,強化資產配置靈活度,其中「T」代表 Trend of AI,意即科技投資大勢,「A」則為 Asia Chance,特別是印度擁有龐大內需市場,「C」則是 Coupon Higher 擁抱債息,「O」代表 Offer more Stable 多重配置,提升投組韌性。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06/30/uncertainties/

1405184 TW zh 1751333491021 1751419891021 澳洲施捨吐瓦魯人「氣候簽證」,背後是抗中 國際觀察 1751287906000 1751292900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9/27113726/28966820215_630a0aab32_c.jpg

全球暖化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生存威脅,太平洋小島國吐瓦魯一步步被海水吞沒,現在澳洲開放特殊「氣候簽證」,近一半吐瓦魯人已申請,但澳洲這項恩惠的背後另有盤算。

吐瓦魯面積只比諾魯、摩納哥、梵蒂岡大,約一萬人,分布於九個面積不到 26 平方公里的小珊瑚島,由於海平面上升,不斷失去土地,科學家警告,吐瓦魯可能成為首批氣候變遷不適合居住的國家之一。

大多數吐瓦魯人,住在海拔只有 1~2 公尺的首都富納富提。科學家預測,一世紀內,只要每天兩次漲潮,就會淹沒首都島嶼 90% 以上面積,以及吐瓦魯唯一機場。 2050 年,吐瓦魯過半國土經常被潮水淹沒,到 2100 年,90% 國土經常被水淹沒。且民眾無處可逃,吐瓦魯總理直言,因國家是平坦土地,往內遷移也不可能。即使海水還沒淹沒土地,但已滲入吐瓦魯為數不多的飲用水井。

氣候簽證一年開放 280 人

澳洲率先發難,兩年前與吐瓦魯達成一項協議,承諾不只幫助這小島國家建造海堤,還提供吐國公民特殊首創的「氣候簽證」,以「在氣候影響惡化的情況下提供吐瓦魯人有尊嚴的流動途徑」。

澳洲每年給予 280 名吐瓦魯人移居簽證,受助者可獲永久居留權,兩國之可間自由遷徙,澳洲外交部表示,計畫為吐瓦魯公民提供澳洲工作或上學的機會。

澳洲對吐瓦魯的移民態度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正考慮將吐瓦魯列入旅行禁令國家名單,不過外界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政府行政錯誤之一,但無論無何,澳洲看出吐瓦魯的價值,不是只有難民而已。

覬覦吐瓦魯海域主權

只是澳洲恩惠也只是利益交換,吐瓦魯與澳洲簽署的協議規定,未經澳洲明確批准,吐瓦魯不會加入任何其他國際安全協議。吐瓦魯宣稱擁有南太平洋 90 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澳洲政府將吐瓦魯視為與中國爭奪地區影響力的關鍵參與者。對中國而言,吐瓦魯是台灣邦交國之一,因此中國政府與吐瓦魯站在敵對面,聲稱只有放棄承認台灣,才願意投資吐瓦魯。

為了鞏固海上主權,澳洲表示,即使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影響,未來即使吐瓦魯無人居住,吐瓦魯的國家地位和主權會繼續存在,固有權利和義務也能得到維護。然而對吐瓦魯人而言,澳洲每年只施捨 280 人,吐瓦魯所有公民需約 35 年才能全部移往澳洲。

(首圖來源:Flickr/Michael Coghlan CC BY 2.0)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tuvalu-people-migrant-to-australia/
1405233 TW zh 1751333491023 1751419891023 iOS 26 還有新功能尚未公布? Apple 1751287161000 1751287161000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6/12113528/WWDC25-iOS-26.jpg

雖然蘋果在今年 WWDC 大會中已發表了許多 iOS 26 新功能,但根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最新一期 Power On 週報揭露,蘋果其實仍有部分未公開的 iOS 26 功能尚未亮相,預計將在後續更新中登場。

這些尚未發表的兩項新功能分別為「透過 AirPods 即時翻譯」與「公共 Wi-Fi 登入資訊跨裝置同步」,早在 WWDC 前就曾被爆料,但最終未出現在主題演講內容中。

即時翻譯功能可讓使用者透過 AirPods 與外語使用者進行對話時,同步聽到翻譯語音,類似蘋果本次強調的多語系即時翻譯應用。不過這項功能屬於耳機端處理的延伸版本,可望提升實際交流的便利性。

至於 Wi-Fi 登入同步功能,則可讓用戶在一台裝置成功登入咖啡廳、飯店等公共 Wi-Fi 後,自動將登入憑證同步至同一 Apple ID 下的所有裝置,免去重複輸入帳密或驗證的麻煩,大幅簡化連網體驗。

Gurman 指出,蘋果此次刻意在 WWDC 主秀中避免揭露仍需多月開發的功能,是為避免重演 2024 年 WWDC 所遇到的 AI 功能延遲窘境,當時有多項主打技術雖高調登場,卻最終延後數月才真正上線,甚至至今仍未推出。

報導指出,這兩項新功能預計將於今年底前隨 iOS 26 的後續更新版本推出,最可能的時程是 10 月的 iOS 26.1 或 12 月的 iOS 26.2 版本,若開發進度順利,也可能提前在測試版中現身。

在蘋果持續強化裝置整合與使用者體驗的策略下,這兩項新功能雖未成為 WWDC 的舞台焦點,仍被視為將進一步鞏固其生態系吸引力的重要步驟。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
https://technews.tw/2025/06/30/ios-26-new-featur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