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科學研究

失落 20 年,研究揭日本頂尖科研衰退原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1 日 10:57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這幾十年日本頂尖科學研究貢獻幾乎消音,但其實日本研究員總數仍然名列前茅,僅次中國和美國,論文生產量也沒有減少,卻缺乏一流研究,原因在預算減少導致研究環境不佳。韓國最近因財政困難,33 年來首度大幅削減科研預算,引發韓國科學家強烈反對,稱韓國科研成就恐步日本後塵。 繼續閱讀..

科學界的新夥伴:AI 如何引領科學突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4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焦點新聞評析

在當今世界,AI 影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領域。雖然關於 AI 可能取代工作機會、引發道德困境和演算法遭到濫用的擔憂仍然存在,但 AI 在醫學、大氣科學、環境永續綠色科技等關鍵領域推動科學發現和解決問題,都發揮正面影響。Demis Hassabis 和 Yann LeCun 等 AI 領域的權威人士都預言,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由 AI 推動的科學創新黃金時代。到底 AI 如何有望徹底改變科學研究的面貌?

繼續閱讀..

高額研究經費,並非高品質成果的保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2 日 8:10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 金融政策

科學研究需要龐大經費支持,以購買實驗設備、藥品及聘請研究員等,甚至研究成果要登上期刊,也需為數不小的出版費。若經費不足,很難取得創新、深度研究成果,但最近有研究顯示,研究團隊獲太高經費補助,可能阻礙創新及研究品質。成果 8 月刊登於刊載量最高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繼續閱讀..

科技部「智慧機械永續創新成果展」圓滿落幕,產官學研完美協作展現研發致勝能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18 日 10:00 | 分類 機器人 ,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為了配合政府 5 + 2 產業創新政策,科技部致力「智慧機械」專案計畫推動,透過 AI 人工智慧、IoT 物聯網、大數據及資安等創新技術,讓機械產業這個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全面智慧化大升級,科技部於 5 月 7 日假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1 號倉庫舉辦「智慧機械.永續創新成果展」,展示 5 大專案計畫下共 29 組學界團隊的創新研發與產學技轉成果。

繼續閱讀..

科學研究評估制度不平等問題,如今因疫情影響變得更劇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8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2020 年《Nature》期刊以問卷調查博士後研究員在疫情期間因研究計畫暫停、經費短缺,或工作機會減少受到的影響,結果顯示,疫情影響對不同世代研究者有相當大差異。然而,調查顯示疫情的衝擊對研究者來說,進一步加深科學界一直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其中又以有小孩的女性研究者受最大衝擊。去年 7 月調查結果顯示,需要照顧小孩的女性研究者投身研究工作的時間大大壓縮。由於許多科學家本來就沒有公平競爭,因此各界呼籲科學研究評估制度應要考量不公平的現狀,進而調整評估標準。

繼續閱讀..

科研、人才、創新:科技部三大理念落實有成,陳良基呼籲科研群聚力道需持續深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0 日 20:05 | 分類 新創 , 會員專區 , 科技政策

隨著總統選舉塵埃落定,按照往常慣例 5 月 20 日新任閣揆上台後,底下的部會將有新一輪的替換,科技部長陳良基在今天(1/20)召開的新春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在 520 後能歸建台大,也再次呼籲政府多重視科研經費的支出,並持續涵養科研人才,厚植台灣的科技能量。 繼續閱讀..

科技部長歐洲攬才說明會吸引逾 500 名學人參與, 並締造台灣國際科技交流史上多項創舉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08 日 12:1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市場動態 , 科技教育

為延攬國外優秀學術研究人才來台任教,科技部陳良基部長繼去年 3 月率團赴美攬才,於今年 3 月 30 日至 4 月 6 日再度率團至英、法、德三國舉辦海外攬才說明會,期吸引本國優秀學者返國或外國人士來台任教。繼 3 月 31 日於英國倫敦、4 月 3 日於法國巴黎, 4 月 6 日最終站在柏林我國駐德國代表處舉辦,各場次均有上百人參與,3 場出席總人數更逾 500 人。 繼續閱讀..

你真的知道了解自己在用什麼細胞株嗎?存在已久的細胞株誤用問題影響與解決方法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醫療科技

近數十年以來,包含知名的海拉細胞(HeLa cells)在內的不朽細胞株(immortal cells)與其他實驗用細胞早已在實驗室培養過程中互相污染。因此,當我們在科學研究中討論以某細胞所做的實驗結果時,其實早已不是原本我們認為的細胞株。荷蘭奈梅亨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研究者 Willem Halffman 與 Serge Horbach 近日發表於科學期刊《PLOS ONE》的研究就指出,有超過 3 萬篇已發表的論文使用的細胞株並不正確。 繼續閱讀..

腦神經科學研究軟體有 bug,恐影響該領域 15 年來 4 萬份研究結果?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7 月 13 日 15:00 | 分類 軟體、系統 , 醫療科技

腦神經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運動、玩遊戲、談戀愛、藥物成癮等,都會影響不同區域的腦部活動,然而現有報告發現,過去 15 年常用於腦神經研究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軟體有 bug,導致研究數據的假陽性率高達 70%,也讓 4 萬份的研究結果可信度受到質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