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顯微鏡

Google《Cell》論文:光學顯微鏡結合深度學習,成就螢光顯微鏡應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7 日 18:00 | 分類 Google , 光電科技 , 生物科技

在生物和醫學領域,研究員常運用顯微鏡來觀察肉眼無法獲得的細胞細節訊息。雖然運用透射光顯微鏡(對生物樣本單側照射生成像),觀察起來相對簡單且活體培養樣本具良好耐受性,但生成的圖像難以正確評估。螢光顯微技術中會用螢光分子染色需要觀察的目標(比如細胞核),能簡化分析過程,但仍需要複雜的樣品製備。隨著包括圖像質量自動評估算法和協助病理醫師診斷癌組織等機器學習技術,在顯微鏡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Google 因此考慮是否可結合透射光顯微鏡和螢光顯微鏡這兩種顯微鏡技術開發一種深度學習系統,進而最大限度降低兩者的不足之處。 繼續閱讀..

無所遁形,筆型顯微鏡幫你診斷癌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03 日 17:0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醫療科技

罹患癌症,就像人生被卡車輾過一樣糟糕,但你知道開刀房裡,和你一起拚命的醫師怎麼決定手術範圍嗎?治療的目的是把惡性腫瘤切乾淨,但癌細胞不會自己標明是壞東西,那該如何驗明正身呢?通常和醫師的經驗判斷有關,癌化組織,嚴重者會有明顯色澤、形狀差異,質感軟爛或者偏硬,有時在邊界會有一圈硬結(Induration),但介於正常跟顯著異常中間的組織,醫師就難由肉眼判斷。因此醫學上會有一些準則,比如口腔癌,切除範圍會由病灶邊緣,再往外延伸 1.5 至 2 公分當作安全距離(Safety margin)。 繼續閱讀..

眼淚也有三種類型,而且在顯微鏡下比你想像的還要美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07 月 06 日 10: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趣聞

「啊,這股幸福的感覺……這是什麼?」「是洋蔥……」我們都知道,每一滴眼淚都是珍貴的,但是其實我們不知道,每一滴眼淚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把眼淚拿到顯微鏡下來看,你會發現,傷心的眼淚、高興的眼淚,以及被洋蔥刺激到的眼淚,都是不同的形狀。 繼續閱讀..

無需諾貝爾獎高貴儀器 普通顯微鏡也可看到奈米級物質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02 月 21 日 2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醫療科技

我們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胞,因為顯微鏡可以讓物體的影像變大。但如果把物體本身變大不就有相同效果?這種看似不科學的說法要如何辦到?答案跟嬰兒用的尿布有關。麻省理工學院神經工程師 Edward Boyden 研發一種稱為「擴展顯微鏡」(expansion microscopy) 的技術,讓被觀察的物體膨脹,生物學家甚至可以用普通顯微鏡看到分子等級的腦部細節。 繼續閱讀..

台灣博士發揚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發明!顯微技術助活體生物研究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12 月 04 日 16:55 | 分類 生物科技

過去十年來,科學家不斷地研發出新穎的顯微技術,並將其應用在活體生物結構上。上個月,本中心新聘助研究員陳壁彰博士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吉格博士(Eric Betzig)的研究成果「晶格層光顯微術」(lattice light sheet microscopy)發表於 2014 年 10 月 24 日之《科學》(Science)期刊上,並獲選為當期的封面故事,此技術應用於單分子偵測、超分辨顯微術及活體生物細胞或胚胎發育上,具有三維空間和時間解析能力,可以進行即時動態研究,此顯微技術的產生,再次地改革了活體光學顯微術。 繼續閱讀..

化學原來可以如此美麗,顯微鏡下看化學反應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10 月 18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趣聞

諾貝爾化學獎剛出爐,得獎的三位科學家以「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技術」成就,獲得此一榮銜,不過,這可能不大能激勵你攻讀化學,因為在咱們的中學化學教育裡頭,化學就是一堆枯燥的反應式,不過,雖然不用用到得獎的「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技術」,但只要在一般的高畫質顯微攝影下,你會看到化學反應本身其實繽紛燦爛、美不勝收,或許會讓你對化學的印象就此改觀。

繼續閱讀..

摺紙顯微鏡,只要 1 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03 月 25 日 13:5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趣聞

還記得中學生物課所用的顯微鏡嗎?一架也要幾千塊錢,而研究級顯微鏡更要上萬塊新台幣,不過很幸運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用負擔購買顯微鏡的預算,因為學校有採購預算幫我們負擔了,但是,在許多窮困國家,學校與學童都負擔不起顯微鏡,這還不打緊,連人命關天的醫療營,都沒有顯微鏡可以看患者是受了甚麼微生物感染,那該怎麼辦?發起捐顯微鏡到非洲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