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消費電子方面,舊金山的設計工作室 New Deal Design 有著不錯的成績。它的客戶包括 Google、英特爾、戴爾等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室參與設計的產品中,2003 年的 Palm One Zire 21 成為當時銷售最快的 PDA 之一,2004 年的 Netgear Platium II 被 Businessweek 列為「21 世紀最酷的 50 件產品。」 近年來,New Deal Design 參與了 Fitbit 的一系列健身產品的開發,還與 Lytro 合作了極具創意的光場相機。
最近,New Deal Design 參與了 Google 顛覆性的項目:Project Ara。在 Project Ara 出現之前,荷蘭設計師 Dave Hakkens 曾設想過模組手機,命名為 Phonebloks,並組織了團隊來促成其實現。不久後,摩托羅拉宣布與 Phonebloks 合作,推出了 Project Ara 項目。現在,從事 Project Ara 項目開發的 ATAP 被 Google 整合到 Android 部門。
Project Ara 看起來像是一場 geek 的幻夢,也遭到許多質疑,不過,Google 對這個項目還是挺重視的。不久前,Google 舉辦了第一屆 Project Ara 開發者大會,並且發布了模組開發套件。在智慧型手機同質化的今天,Project Ara 無疑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在接受 Wired 網站採訪時,New Deal Design 的創始人 Gadi Amit 談到了 Project Ara 被人們忽視的幾個方面。
使一切成為可能的框架
Project Ara 手機的模組都是即插即用,隨意交換的。這意味你可以把電池交給朋友使用,或者把相機更換到最新型號。Phoneblocks 的創意引發了廣泛興趣,不過,New Deal Design 開始模組化手機概念設計更早。摩托羅拉 ATAP 部門的主管 Paul Eremenko 委託他們設計一款可以把客制化和個性化推到新層次的智慧型手機。
New Deal Design 探索了各種模組化的方案,其中有些方案中,可交換元件是隱藏起來的。最終,他們選擇了一種更有野心的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每個部件都以模組化的形式存在,包括電池和處理器。這些模組化的元件放在一個內在框架(endoskeleton)之上。 設計師們認為,模組化手機要正常工作的話,每個模組都要與中央的電子板直接相連,無需擔心臨近模組侵佔其空間或功能。
在內置框架上,每個模組都有自己的位置,這被稱作是「打包」(parceling)。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廠商專注於生產自己的模組,而無需考慮與其它模組的結合。模組獨立化是建立生態系統的唯一方法。「在我們創造的系統中,每個人都要理解其操作的界限,」Amit 說,「這帶來了一些限制,但我們的想法是,有了這種非常微小的限制,第三方生態圈才能夠繁榮起來。」
改變我們對智能手機的看法
第三方生態圈是 Project Ara 最具顛覆性的方面。Amit 說,現在的手機生產方式限制了創新,因為人們很難去改進廠商們的硬體。當相機可以更換的時候,你不僅可以用上更好的相機,還能用上各種專業的相機功能,比如夜視、感熱成像、3D 成像的鏡頭。有些模塊可以是專注於某一領域,比如醫療方面。借助特殊模組,人們還可以探索利用生物識別的安全方案,比如 3D 相機和特殊耳麥結合,用以確認我們的身份。
另外,模組化的手機也意味著用戶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體驗。基於磁力的連接方案,模組更換是非常方便的。Amit 認為,這種靈活性將會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己的手機。另外,由於模組可以在不同尺寸的框架上使用,未來的手機將不再單一,而是可以根據場合進行任意組合。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你可以使用中號的框架,旅行的時候換成小號的框架。
服務高階市場,也服務低階市場
根據選擇的部件,Project Ara 手機的價格可以差異很大。最低是 50 美元,最高可以達到 500 美元。Google 計劃在明年銷售一款 50 美元的模組化手機(螢幕、處理器和 WiFi 模組)。
模組化的手機需要新的銷售方式。ATAP 的一個想法是,通過一款應用,潛在的買家可以在朋友的 Ara 手機上配置出新的手機。在促進新部件生產的時候,模組化手機也可能催生一個舊元件市場。由於元件都是可更換的,舊元件可以流入市場之中,而不是限制在舊設備之上。
當然,模組化手機也有自己的問題。它會吸引追求最新技術的人,但是 ATAP 的主管 Paul Eremenko 曾說,比起市場上的手機,Ara 手機的性能會低 25%。這對用戶體驗是否會有太大的影響呢?或許,性能問題會是 Ara 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不過,在 Gadi Amit 看來,這個項目本身就值得追求的東西。在整個產業追隨蘋果腳步的時候,Project Ara 將為智慧型手機尋找一個全新的方向。
圖片來自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