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背景審查不給力,Uber 被告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12 月 29 日 17:44 | 分類 app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司機背景審查不給力,Uber 被告了


外界對 Uber 安全的質疑從為擔憂,因此這家舊金山初創公司在今年四月開始,向每一位 Uber 乘客增收 1 美元的「安全費用(Safe Rides Fee)」,用於提供對 Uber 司機培訓、汽車檢查,以及最重要的——司機背景審核。但也因為這項舉動,Uber 日前被告上法庭。

考慮到今年 Uber 做成 1.4 億次交易,這筆安全費用價值不菲。而 Uber 也一直以「業界領先」來宣傳這項安全檢測服務。

問題是,這項宣稱比普通出租車公司更嚴格的司機審查制度卻有著一個巨大的漏洞——Uber 不會向司機進行生物辨識取證。生物取證可能聽上去觸不可及,其實指紋採集就是當中最常見的一種。但也就是說,理論上即使是一個有犯罪紀錄的人要成為 Uber 司機,只需要提供一個無案底的假身份便可。

目前,維護乘客利益的律師代表團已經正式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出訴訟,簡單來說,原因是「乘客花了大錢,卻得不到 Uber 宣稱的安全保障」。去年,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印度,Uber 都多次曝出因司機而起的安全問題。甚諷刺的是,早在 2013 年,有記者希望向 Uber 獲取更多關於對旗下司機進行背景審查的細節,卻被告知此乃「商業秘密」。

這場訴訟中,律師要求 Uber 更改帶有誤導性的宣傳口徑。而另一方面,起訴人卻與 Uber 的競爭對手 Lyft 達成和協議。Lyft 早前同樣想乘客收取額外費用於提高安全服務,但由於同樣不強制司機進行指紋認證,因此 Lyft 目前已承諾更改收費中對服務的文字說明。

除了安全問題,外界近日對 Uber 的收費行為也頗有爭議。例如 12 月開始,Uber 一改之前的免費政策,開始向那些透過該應用接受叫車預約的非 Uber 司機收費,一次 2 美元,被質疑收費過高。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題圖來自 Forbe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