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想過在不久的未來你真的能騎著摩托車上天?
《朱比特崛起》上映的時候,片中唯一的亞洲面孔裴斗娜所有戲份加起來不超過 5 分鐘。我們沒記住她的角色名字,但卻對她的特殊坐騎有一致觀點:

▲ 在《朱比特崛起》中的斐斗娜。
而現在,只能感慨一句:有了各項前沿技術的加持,你永遠都預料不到第二天會看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譬如,就在 2 年後,這個飛行摩托車真出現在了俄羅斯的上空。
上週,一家專門製造無人機的俄羅斯公司 Hoversurf 發表了一個影片,隨後,這個影片在 Twitter 與 Facebook 上迅速傳播。
片中,Hoersurf 展示了他們最新研發的產品雛形──一輛電動的單座懸浮摩托車 Scorpion-3。我們可以看到,這輛摩托車在距離地面 4-5 公尺的高度飛行了一小段時間,而且看上去很平穩。
要知道,平衡性異常關鍵。截至目前,那些號稱要做飛行汽車及載人飛行器的公司,最大的難題便是如何保證車身不會在空中歪歪斜斜,更不用說還要克服風雨天氣……
因此,就需要研發人員在車身設計和軟體控制方面下足夠的功夫。然而,在親眼看到這個影片中的飛行摩托車穩穩升起時,我們真的沸騰了:
Hoversurf 將一輛摩托車與四軸螺旋槳的直升機技術相結合,研發出了這輛飛行效果極佳的 Scorpion-3。
它結合了「運動器械摩托車的框架」與「改變高度及方向以利用空氣進行沖浪」這兩項設計理念,主要依靠 4 個 1 公尺左右的木質螺旋槳來飛行,並使用智慧軟體限制其飛行範圍和速度以確保安全。
換句話說,它既需要自動化的軟體來控制飛行,也同時需要人工手動操作來駕駛懸浮摩托車。咦,這不就是陸地上的特斯拉嗎?
目前,雖然它僅被視為一種「極限運動器材」,適用於業餘及專業導航員(因為不敢讓普通人輕易嘗試),但我們不難想像,在進一步提升性能之後,它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幾年內成為一種新型的代步工具。
其實,除了 Hoversurf 以外,還有許多公司正在開發類似的飛行器。
譬如, YouTube 的發明家 Colin Furze 就在去年展示了他的懸浮單車,但它只可以在短時間內懸浮在空中。

▲ Colin Furze 設計、紅爆 YouTube 的飛行單車。
而英國公司 Malloy Aeronautics 最近也與美國國防部達成協議,為美國陸軍研發懸浮車輛。此外,迪拜的道路運輸管理局與 Ehang 公司達成協議,在今年晚些時候在杜拜城市上空測試可以運載乘客的汽車。

▲ 杜拜的飛行汽車將在 7 月投入營運。
現在,俄羅斯公司 Hypersurf 的影片播出之後,讓美國民眾嘆服不已,其中也不乏拍手叫好的支持者:

▲ 太讓人驚嘆了!
也有對此感到一臉懵逼的圍觀群眾:

▲ 想撥打求救電話……Hi,我要舉報一個男人騎著自行車,剛從樓上對面的窗戶外略過……看起來像是從外星來的!請救救我!
和感慨時光荏苒科技發展迅猛的路人:

▲ 唉,在我那個年代,孩子們還在學騎自行車呢(現在怎麼就上天了……)
但是對於這種螺旋槳式摩托車,大部分人更關心它是否安全:

▲ 危險!

▲ 更危險!
所以,現在的疑問是,駕駛這種交通工具,雖然不一定需要摩托車駕駛執照或是飛行員執照來授權駕駛資格,但是,被 4 個螺旋槳環繞著,看上去總是有點不安,萬一螺旋槳傷到自己了呢?
此外,Scorpion-3 不同於其他類似的飛行器──它的螺旋槳不在整個機器的上方。
相反,螺旋槳比較靠近地面。當它著陸時,巨大的風力會吹起地面的石頭、玻璃、灰塵等,除非你永遠能在一塊乾淨的平地降落,要不然,或許也會傷到自己(看到影片裡的駕駛員穿著機車服了嗎)。

▲ 螺旋槳。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4 個必要的支撐物用於在正常情況下維持機器的穩定,Scorpion-3 並沒有多餘的部分可以用來應對特殊情況。
因此,在電動機或電子穩定性控制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僅使用 4 個支撐物基本上為零冗餘,這使得機器更容易翻轉並且墜落。
而且,在 Scorpion-3 遇到大風天氣時,與小的支撐物相比,這樣的大型支撐物對於加強穩定性操作的響應更慢,更易造成飛行的不穩定。
不過,不論怎樣 Scorpion-3 還處於研發階段,也許當成品問世時,它已經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些問題。總之我們已經開始期待自己騎車上天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