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特斯拉 Model 3 未採用全鋁車身,改用新型 21700 電池、永磁電機等爭議性做法有結果了:美國環保署(EPA)測定,Model 3 高階版打敗旗艦車型 Model S,獲得 126MPGe,成為特斯拉最省電的車型。
科普 Tips:美國銷售的汽車前擋均貼有油耗標籤,傳統燃油車採用的能源效率單位是 MPG──即每加侖燃油可行駛的里程。2010 年,美國環保署將電動車的能源效率單位定為 MPGe,MPGe 即電動車的能耗換算成 MPG 後的「等效油耗值」,e 即 equivalent 的縮寫。
每加侖汽油完全燃燒可釋放 115,000BTU(BTU 是英制熱量單位)的熱量,這相當於 33.7kwh 的能量。因此,一輛電動車每消耗 33.7kwh 電能,就等於消耗 1 加侖汽油。
因此,一輛電動車的 MPGe 值越高,能效比就越好,也就更「省電」。
特斯拉車主論壇 Tesla Motors Club 流出一張關於 Model 3 高階版 EPA 能耗標籤顯示,單次充電續駛里程達 310 英里(約 500 公里)的 Model 3 高階版獲得 126MPGe,遠遠高於 Model S 能效比最高的 Model S 60D / 75D / 90D 的 104MPGe,成為特斯拉最省電的車型。
(Source:Tesla Motors Club)
要說明一點,EPA 對電動車的測試沒有任何「放水」,電動車需要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綜合路況 3 種測試工況下完成測試,和燃油車測試規程完全一樣。可看到 Model 3 高階版 3 個指標分別是 131MPGe、120MPGe 和 126MPGe。Model 3 也成為單次充電續駛里程超過 200 英里的車型中最省電的。
為什麼會有「單次充電續駛里程超過 200 英里的車型」這麼複雜的前提呢,坦白講,MPGe 不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指標。眾所周知,如果要增加續駛里程,只有兩種方法,增大電池容量或將車身輕量化,就是「開源節流」兩大法。但問題是,增大電池容量的同時電池重量也增加,因此這是車企的平衡跟博弈,不同的側重反映出車企不同的關注點。
比如 BMW i3 車身應用大量碳纖維材料以輕量化,雖然續駛里程尚不及 200 公里,但卻是最「省電」的車型之一,電動車能耗排行榜上位列第二,達到 124MPGe(Model 3 尚未列入)。排名第一的現代 Ioniq 更做到 136MPGe,靠著 28kWh 電池組跑出近 200 公里的成績。
而特斯拉 Model S 90D 的 104MPGe 連前 20 都進不了,主要是因為 Model S 是排行榜唯一一款車身長度超過 5 公尺的大型豪華轎車,沒有可比性。等到 EPA 更新排行榜後,Model 3 高階版的 126MPGe 能耗將超過 i3,成為首款續駛里程近 500 公里同時能效表現優秀的車型。
與 Model S 相比,Model 3 採用鋼鋁架構的車身更重,在車身輕量化不佔優勢。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首先從 Model S 的非同步感應電機換成 Model 3 的永磁同步電機,意味更小的體積和重量;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相對 Model S 的 18650 電池,Model 3 應用的 21700 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此外,21700 電池更大的單體體積帶來的電池組材料簡化、重量減少不容小覷。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也多次表明 21700 電池的應用是 Model 3 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估計屬於 Model 3 的好日子也不會太久。我們可以肯定,隨著特斯拉超級工廠 21700 電池產能逐步提升,考慮到優於 18650 電池的種種特徴,特斯拉為 Model S 搭配 21700 電池的機率將大大提升。到時可以期待,21700 電池組和全鋁車身一起加持的 Model S,有沒有機會清除 EPA 電動車能耗排行榜的歷史紀錄。
(本文由 36Kr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teve Jurvetso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