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上演「玻璃驚魂記」?暫時誤會一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21 日 12:00 | 分類 財經 , 鏡頭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大立光上演「玻璃驚魂記」?暫時誤會一場


被拱為大立光新對手的奇景光電,創辦人兼董事長吳炳昇則在一場公開活動,首度對《天下》解釋,「其實外面說我們跟大立光競爭,都不是真的……」這場讓大立光股價跌幅超過 37% 的「玻璃驚魂」暫時一掃陰霾。

1 月 12 日,一年一度的大立光媒體餐敘上,素有「省話一哥」之稱的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從鏡頭光圈聊到打坐、瑜伽,神情一派輕鬆,這是他近來公開露面最健談的一次。

前一天法說會端出的亮眼成績單,確實讓林恩平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會中,大立光公布第四季營運數字,創下 3 項新紀錄。除了毛利率達 71.68% 之外,獲利 86.08 億元創下單季新高,EPS 同樣以 64.18 元刷新歷史紀錄。

過去 3 個月,大立光股價從 5,985 元的高點,跌到 3,750 元,跌幅超過 37%。但法說會上漂亮的營收數字,加上林恩平開頭就強調「全塑膠(鏡頭)還是市場主流」,讓大立光股價隔天就大漲回 4,100 元。

林恩平的澄清,是針對近來市場熱議的玻璃加塑膠(G+P)混合鏡頭將取代大立光擅長的純塑膠鏡頭的疑慮。一開始,論述焦點是未來無人車的車用鏡頭,但在 iPhone X 上市之後,用來人臉辨識的 3D 感測模組,其中奇景光電承製的晶圓級光學元件也是玻璃材質,更助長了「玻璃再起」的謠言聲勢。

大立光 vs. 奇景  晶圓級對戰塑膠鏡頭?

拆開 3D 感測模組,結構光和 TOF(技術與時差測距),是用來量測距離的兩大技術。簡單來說,結構光精準度高,但成本也高,TOF 則是速度快,成本較低。

結構光,靠的是發射器和接收器模組相互搭配。以 iPhone X 為例,接收器模組裡的 3D 鏡頭,就是大立光的產品,而奇景光電的晶圓級光學製程則用來生產發射端的 DOE(繞射光學元件)。

未來大立光的全塑膠鏡頭,會不會被採用玻璃材質的晶圓級光學元件或是玻璃加塑膠(G+P)取代?

林恩平坦言,「不知道,要看客戶,也會考慮熱效應等因素,」但他似乎對於沸沸揚揚的市場傳言一無所知,當記者進一步問起與奇景光電競合關係,他竟滿臉疑問的反問「Himax(奇景)?」一副完全沒聽過這個說法的表情。之後並維持省話風格,不做回應。

奇景光電創辦人兼董事長吳炳昇則在一場公開活動,對《天下》解釋,「其實外面說我們跟大立光競爭,都不是真的。我們結構光用的 WLO 玻璃鏡片是用來做繞射,大立光是做折射,所以用途不一樣。繞射的話,鏡片要小到接近波長大小,所以要用 WLO 做。」

從接收端來看,大立光暫時沒有奇景的競爭壓力,但會不會反攻,讓發射端也改用傳統光學製作鏡頭?林恩平只淡淡回應,「都有在談,但不知道。」

WLO 的競爭,可能不在眼前。但對大立光而言,G+P 仍是機會,也是隱憂,「熱效應」就是不可避免的挑戰之一。

G+P  大立光的機會和隱憂

林恩平曾在 2017 年 10 月的法說會上詳細解釋,也表示可能進軍玻璃鏡頭領域。當時他說,3D 感測鏡頭有全玻璃、G+P 混合、全塑膠加上 AF(自動變焦)3 種,差別在於雷射用久了會發熱。iPhone X 的前鏡頭沒有 3D 感測模組,就是因為鏡頭容易發熱。

林恩平坦言,3 種都可以解決熱的問題,G+P 在成像與光圈上優於全塑膠鏡頭,但大立光一直有在研究鑄造玻璃和模造玻璃的產製。

「我們有 MG(混合鏡頭)團隊,本來就有。第一台 MG Machine,剛開始做就買了,本來是要看手機,那時候認為可能,但十幾年來都沒有成行,」林恩平說。

但 3D 感測、車載應用,都是混合鏡頭的新機會。像車載應用的環境測試較高,就有全玻璃或是混合鏡頭的需求。

林恩平解釋,塑膠有成型上的優勢,玻璃則是耐熱,要看客戶需求搭配,但智慧型手機現在沒有看到優勢。全塑膠鏡頭還是主流,因為透過 MTF(調制轉換函數)來看,塑膠鏡頭的黑白對比表現還是優於混合鏡頭。

雖說全塑膠鏡頭有其技術優勢,但林恩平對於潛在競爭對手仍不鬆懈。「G+P、晶圓級光學鏡頭,不能說不擔心,任何一種都是 close monitor(密切關注),什麼時候突破沒有人知道,」林恩平說。

放眼大立光今年營收,林恩平坦言,1 月比去年 12 月差,2 月又比 1 月差。面對外資法人追問銷售下滑原因,他只淡淡回應「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營收成長逐漸放緩之際,大立光能不能維持股王地位,穩固市占率,就看這場「全塑膠 vs. 混合鏡頭」技術之戰後續怎麼發展。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