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亞洲誰輸誰贏?日經 PMI:台星馬慘、越菲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06 日 11:3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美貿易戰亞洲誰輸誰贏?日經 PMI:台星馬慘、越菲俏


中美貿易戰發燒,開始對亞洲製造商產生衝擊,包括台灣、東協(ASEAN)各國都明顯受到影響,越南反而受惠。

日經新聞英文版 5 日報導,每月公布的日經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主要追蹤中國以外亞洲主要國家與地區的企業營運狀況,針對產出、接單等經營項目進行訪查。10 月調查結果發現,台灣製造業 PMI 從 9 月的 50.8 明顯下滑至 48.7,是自 2016 年 5 月以來,製造業景氣首度陷入萎縮(註:指數若高於 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製造業 10 月產出與新接訂單雙雙減少,多家企業主將原因怪罪於中國、歐洲、日本與美國等關鍵市場的需求降溫。未來產出分項指數(Future Output Index)也下挫至 48,創 2016 年 1 月低,顯示預期產出將在未來 12 個月下滑的製造商,比不這麼認為的業者還多。IHS Markit 經濟學家 Annabel Fiddes 表示,不少企業都預測,中美貿易糾紛將讓製造業景氣受壓抑。

另一方面,東協受訪的 7 個國家中,10 月 PMI 也從 9 月的 50.5 下降至 49.8,不但是 2017 年 12 月以來首見萎縮,還創 2017 年 7 月低。其中受創最重的是新加坡,其 10 月製造業 PMI 從 9 月的 48 大減至 43.3。泰國、馬來西亞也陷入萎縮困境。不過,越南 10 月 PMI 卻從 51.5 上升至 53.9,新接出口訂單指數還創 3 個月高,主要是拜現有客戶訂單增加之賜。菲律賓的 10 月 PMI 也上揚至 54。

路透社 10 月 18 日報導,IFR 會長 Junji Tsuda 在接受專訪時指出,許多跨國製造商如今都抱持觀望態度,考慮是否要把生產線移出中國,轉到越南或美國等地。貿易戰還要再等些時間局面才能明朗化,但全球智慧型手機、半導體與汽車需求依舊穩健,製造業終究無法一直等待,估計業者今年底就會取消觀望模式,再度投資以滿足需求。

根據 IFR 預測,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成長率將從去年的 30% 減緩至 10%,但接下來有望再度增溫,預估到 2021 年為止平均每年有望成長 14%。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