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家 SPAC 人脈、金流揭祕! 業界大老:有些生技公司可以解套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8 日 8:15 | 分類 公司治理 , 新創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首家 SPAC 人脈、金流揭祕! 業界大老:有些生技公司可以解套了


10 月 8 日,美國那斯達克新掛牌的一家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公司,竟是來自台灣!這家公司名為 Maxpro Capital Acquisition,是台灣 Maxpro Venture 投資公司所成立,總部就位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掛牌後將鎖定「2 億美元到 20 億美元之間的生技醫藥公司,並以歐洲、美國或亞洲為優先」。

此消息一出,在台灣創投界及生技業引起高度關注,尤其是電動機車獨角獸Gogoro 9月才剛宣布以SPAC方式到美國掛牌,現在Maxpro會不會也掀起生技業界的示範作用?

陳鴻榮  結交許多科技名人

這兩年,SPAC在美國資本市場相當流行,今年截至9月止,已經有436家掛牌。所謂的SPAC,本身是沒有營運主體的空殼公司,透過IPO(首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上市,然後在限定期間內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是一種能讓私人企業借殼上市的管道,但是與傳統的借殼上市不同點在於,SPAC是一個很乾淨的殼。

根據公告,這家源自台灣的SPAC公司,今年6月在美國註冊,7月送件申請掛牌,以每單位10美元發行900萬單位,其中包含1股普通股,以及可以在11.5美元執行的認股權證,透過IPO募集9,000萬美元。10月8日掛牌首日,股價上漲1.1%。

在母公司Maxpro Ventures的官網上,則記載著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生技投資公司,聚焦在次世代細胞/基因療法、生物藥、醫療設備、診斷和醫療保健服務的標的。其實,類似的生技創投公司,台灣並不少,但是橫空出世的Maxpro Venture默默地就搶了台灣生技業SPAC第一,背後的人脈與金脈,讓外界大感好奇。

SPAC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經營團隊,也因此消息一出,大家開始搜尋Maxpro的背景。團隊的重要人物中,排在前兩位的陳鴻榮以及鍾裕民,在台灣很多上市櫃或興櫃生技公司都待過,業界人士從中也循序猜測背後金主的可能脈絡。

執行長陳鴻榮博士,曾經是心悅生醫的代理營運長,也曾在宣捷當過副總經理,現在還擔任瑞擎生醫的監察人,先前在美國也有很深的生醫背景。

有趣的是,宣捷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兒子宣昶有在經營,而瑞擎生醫的董事長,是曾經擔任過燦園光電董事長的簡奉任,單是從這幾個小小的線索,顯見陳鴻榮與科技名人頗有淵源。

鍾裕民  投資逾 30 家生技

至於鍾裕民,2000年開始專精在生技創投,與台灣生技公司的淵源很深。根據公司網頁介紹,他投資並順利出場的企業達30家,包括台股耳熟能詳的中裕、台睿、智擎等等,都有他的蹤跡。

讓人玩味的是,該公司網站列出的投資組合洋洋灑灑,擺在第一頁生物藥領域的北極星、台康生技、喜康、免疫功坊,個個都大有來頭。北極星有市場稱做「台灣巴菲特」的松翰科技前董事長陳賢哲加持;台康生技今年10月獲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承諾的50億元注資;免疫功坊是在抗體業界相當知名的張子文所創。

而喜康也很有故事,曾是第一家海外來台灣興櫃掛牌並撤櫃的生技公司,而喜康的前董事長黃瑞瑨,今年6月也才低調地聯手美國Michael Dell家族,募集了2億美元的SPAC。

這些人脈與金脈串聯起來,生技業界立即產生兩種聯想。某生技業界大老的第一個反應是「台灣有些生技公司可以解套了」,意思就是說,如果這個示範成功,有些在台灣苦無上市機會的生技公司,可能就能透過SPAC直接在美國掛牌。

不久前,開發眼科新藥的仁新醫藥才宣布,子公司打算以SPAC模式上市。對此,福邦創投董事長黃顯華不只一次在公開的座談會中嘆息,台灣的資本市場再不改善,會有愈來愈多的生技公司出走掛牌。如今,Maxpro會不會打包在台灣上市受阻的公司到美國掛牌,成為另一種示範作用,生技業相當關注。

從陳鴻榮近幾年的經歷來看,似乎與再生醫療領域比較相關,而台面上這些科技大老,會不會賦予台灣出生的SPAC公司更多底氣?則是生技業的第二種聯想。

至截稿為止,此IPO案仍在保密協議期間,公司無法回應外界的揣測;但是此範例對台灣生技業可能的影響性,應該會發酵一段時間。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Created by freepi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