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紐時:中國正以前所未有規模收集公民數位與生物個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2 日 8:15 | 分類 Big Data , 中國觀察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楚門的世界!紐時:中國正以前所未有規模收集公民數位與生物個資


《紐約時報》調查發現,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收集數量驚人的公民個資,最佳工具正是隨處可見的手機追蹤設備。中國公安部門正在建立世界最大 DNA(去氧核醣核酸)資料庫,以臉部辨識技術基礎進一步收集民眾聲紋。

這份調查是由《紐約時報》視覺調查團隊和駐亞洲記者花費一年多,分析超過十萬份政府招標文件發現。這些文件包括政府招標供應監控技術合約,還有產品需求和預算規模,有時會詳細描述採購的戰略方針。

由於中國法律規定,各機構必須保留投標紀錄並公開,但其實這些文件分散於難以搜索的網頁,經常很快就在沒有通知下刪除。亞洲協會出版的電子雜誌《中參館》收集這些招標文件,獨家與紐時分享,得以深入研究中國的監控力,並發現中國政府正大規模深入收集每個公民的身分、活動和社會關係,以維持威權統治。

透過手機定位設備分析數位足跡與身分

招標文件顯示,中國公安部門把監視器安裝在各種人們經常出現的場合,如餐館、娛樂場所,或透過公權力把監視系統裝在國際連鎖旅館。政府機關可透過影片加上強大分析軟體,辨別一個人的種族、性別及是否戴眼鏡或口罩。

所有資料都會匯入並存在政府伺服器。報導舉例一份福建省招標文件顯示規模有多龐大,據公安單位估計,每小時有25億張臉部圖像儲存。

對中國公安單位來說,隨處可見的手機定位系統是最佳監控工具。Wi-Fi等設備可從附近手機收集訊息,讓公安追蹤目標與行動,也能連結一個人的數位足跡和現實身分位置。

社群帳號訊息、下載維族辭典均能查到

2017年北京招標文件顯示,希望採購設備收集手機用戶在中國熱門社群應用程式的帳號訊息。另一份招標文件顯示,廣東某公安局採購手機追蹤設備,希望檢測手機是否安裝維吾爾族辭典城市,若有就表示使用者屬於受嚴密監控的維族民眾。紐時分析過去七年,中國31省/地區都有用手機追蹤設備。

此外,中國公安也開始利用臉部辨識系統的錄音設備收集聲紋。東南地區的中山市招標文件寫明,需要攝影機周圍至少100公尺範圍安裝拾音器。取得錄音後,可使用軟體分析聲紋加入資料庫,公安宣稱聲紋與臉部分析結合,可幫助更快鎖定嫌犯。

早在2017年,規模達3千萬人的第一個區域性虹膜資料庫於新疆建成,同一家承包商後來拿到全國政府合約,打造大型虹膜資料庫。

收集男性DNA分析Y染色體可知父系數據

中國公安還大量收集男性DNA樣本,因Y染色體遺傳時很少突變,公安掌握男性Y染色體DNA後,也就等於取得家族多代父系成員DNA。紐時分析,建立大型男性DNA資料庫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河南省,到了2022年,文件顯示中國31省/地區至少有25省/地區建立這種資料庫。

中國積極整合各種監控資料分析,官方雖然能力不足,但曠視科技是中國最大監控追蹤設備承包商,曠視科技產品文件顯示有款軟體,可收集一個人的各種資料,並能顯示活動、衣裝、車輛、行動設備資訊和社會關係。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