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解密日股五萬點推手》第一財閥「三井物產」從礦產資源大亨轉型發展綠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4:15 | 分類 國際觀察 , 能源科技 , 財經

日經衝破 5 萬點大關,貫徹「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理念,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早在 2020 年全球陷入疫情不確性之際,主掌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就以超過 60 億美元的資金,買進日本五大商社,包括三井物產、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與丸紅,並直言這就是日本經濟的縮影,成為這波日股創高的最大受惠者。

繼續閱讀..

解密日股五萬點推手》能源與糧食雙引擎:三菱與丸紅的全球戰略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4: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氣勢如虹,日經指數 27 日突破五萬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普遍解讀,這波漲勢不僅反映企業獲利改善與資金回流,也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即將於 28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東京會晤有關。外界預期,高市將打出象徵安倍外交與經濟傳承的「安倍牌」,有望重啟日美關係最親密的黃金時期,為日本經濟注入信心動能。 繼續閱讀..

宏碁智醫開發 App 鼓勵銀髮族運動,打造健康促進型保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3:5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pp , 醫療科技

國際體操總會(FIG)、富士通株式會社及宏碁集團子公司宏碁智醫共同開發一項以積分為基礎的健康促進型保險概念,宏碁智醫開發的手機 App 運用 A​I 技術,使 FIG 為​銀髮族設計​的體操運動​課程得以數位化,協助早期發現疾病。

繼續閱讀..

三星三摺機不登美國市場,台灣反成首發國之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3:35 | 分類 Samsung , 手機 , 科技生活

三星首款三摺式手機(Galaxy TriFold)傳聞再掀市場熱議,X 知名爆料帳號 @evleaks 近日發文指出,與外界盛傳不同,他認為三星「極不可能」在韓國以外的多數市場推出該款三摺機,最多只會涵蓋大中華地區(含新加坡與台灣)及阿聯酋會列入首波上市國家。這項說法意味著,台灣極有機會成為三星三摺機的首發市場之一。

繼續閱讀..

全台第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亮相!聯華林德宣告氫能重型載具落地進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3:25 | 分類 交通運輸 , 尖端科技 , 汽車科技

聯華林德氣體今年參與「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以「氫領轉型,碳索永續」為主軸,重磅展示台灣第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台南樹谷「示範性加氫站」,提出最新氫能技術,推動氫能在移動與工業應用進程。

繼續閱讀..

調研:美摺疊機市場邁入新階段,2026 年蘋果有望重塑格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3:20 | 分類 手機 , 科技生活

據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最新《摺疊智慧型手機市場預測》報告指出,美國摺疊智慧型手機市場預計在 2025 年將年增 68%,在經歷數年的產品試驗後,市場正進入穩定成長期。這波成長主要受到多品牌擴大產品組合、摺疊設計耐用度提升,以及更多外型形態被市場接受所帶動。

繼續閱讀..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對台積電短期影響不大、長期風險仍待觀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3: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中國於 2025 年 10 月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清單,新增銪、鈥、鉺、銩、鐿等中重稀土元素,並將部分加工設備與含中資成分的相關產品納入管制範圍。此舉被視為針對全球高階製造鏈、特別是半導體與新能源產業的戰略性措施。隨著限制升級,市場焦點迅速轉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外界關注此政策是否會衝擊其先進製程。 繼續閱讀..

博弈集團登錄資格用來洗錢!第三方支付公會力拚年底前達成 100% 查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2:55 | 分類 Fintech , 公司治理 , 支付方案

博弈集團取得數發部服務能量登錄資格成為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或佯裝網路店家騙取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支付管道讓賭客入金洗錢,第三方支付公會為防堵不法資金滲入,今日與數發部宣示共同防制洗錢的決心,力拚今年 11 月底前達成 100% 查核覆蓋率。

繼續閱讀..

熱穹現象再次「施壓」美國電力基建,電網更新迫在眉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2: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今年夏季美國經歷持續熱穹,是種高空大氣高氣壓系統,像蓋子將熱空氣困在某地區,導致氣溫數天甚至數週內持續上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報告,此使美國某些創紀錄的午後,電力需求一度超過 750 吉瓦,創全國性紀錄,電力供應商不得不全力以赴以應付高峰負荷,基礎設施也承受巨大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