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AI

研調:旗艦機加持,Q3 智慧手機 7 奈米製程 AP 出貨比重達一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4 日 9:45 | 分類 手機 , 處理器

《DIGITIMES Research 智慧型手機 AP 關鍵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出貨預估將達 4.5 億套,相較第二季季增達 18.7%。隨著蘋果、華為等領先品牌旗艦新機發布在即,其中搭載 7 奈米製程的高階 AP 出貨比重將迅速拉升,一舉突破 10.5%。 繼續閱讀..

Adobe Sensei 人工智慧加持,為旅遊及觀光業提供消費者個人化體驗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2 日 15: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旅遊及觀光品牌正致力在客戶旅程中各觸點,提供最優質的體驗。根據 Forrester 研究顯示,僅有少於三分之一(31%)企業屬於體驗導向型。有鑑於此,Adobe 宣布多項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框架驅動的創新功能,協助旅遊品牌為消費者創造不受時間限制且真實的個人化體驗。 繼續閱讀..

驍龍 855 可能成高通首款搭載 NPU 的 AI 晶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2 日 8: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晶片 , 零組件

去年,麒麟 970 憑藉全球首款搭載 NPU 的手機 AI 晶片備受關注,消息稱今年麒麟 980 將升級 NPU 並首發全球 7 奈米手機 SoC,因此麒麟 980 吸引更多關注。身為全球行動 SoC 霸主,高通自然不會視而不見。據消息指出,高通新一代旗艦處理器驍龍 855 不僅將採用台積電 7 奈米製程,還將首次配備專用神經處理單元(NPU)。另外,曝光的消息也指出新款處理器將使用其他命名方式,但無論如何,搭載 NPU 的驍龍到底是要與麒麟 980 競爭,還是高通看準了時機? 繼續閱讀..

日本政府單位欲引進 AI 技術與機器人,彌補 2020 年東京奧運維安人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2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機器人

隨著日本人口老化日趨嚴重,不僅出現人口負成長,也導致勞動人力持續下滑,為此包括日本政府、製造業、企業、服務業與養老照護機構等,均為了勞動人力短缺問題而積極尋找解決對策,包括發展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技術,還有 AI 技術等。 繼續閱讀..

首個應用到大規模真實工業場景的神經網路控制系統,在 Google 上線了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0 日 15: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能源科技

即便深度學習和其他機器學習方法近幾年進展不小,但直接應用到真實工業場景、直接控制工業系統還未見到。深度學習本身缺乏穩健性、面對新狀況難以預測行為等一些特徴固然是重要的制肘之處,如何讓演算法逐步提高控制範圍、協調與人類的合作也是難題。DeepMind 和 Google 最近的嘗試取得不小成功,DeepMind 部落格做了介紹,以下編譯原文繼續閱讀..

追不上了,南韓政府 2019 年提撥千億元發展 AI 區塊鏈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6 日 15:2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區塊鏈 Blockchain

科技發展競爭白熱化,南韓政府也急起直追,要藉由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發展創新科技,為現有產業生態加值。南韓政府最新報告指出,明年政府預算中將投資超過 5 兆韓圜,超過新台幣千億元,促進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創新技術發展。 繼續閱讀..

進入 AI 實務應用年代,李開復:實體世界的海量資料造就強大競爭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5 日 12:5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名人談

人工智慧(AI)發展半世紀以來經過數次寒冬,如今隨著深度學習落實於各個領域,對我們的世界造成空前衝擊。創新工場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開復表示,AI 從發明期進入實務應用年代,龐大的資料量會是發展 AI 服務的重要優勢,而其快速成長和可取得性,也將是深度學習大幅破壞無數產業的主要動力。

繼續閱讀..

從製造、運送到零售,四解方邁向智慧工廠新時代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4 日 17: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 機器人

從網路時代到物聯網興起,工業 4.0 強調自動化與生產線聯網功能,而新一代的智慧工廠發展,則更仰賴邊際運算、AI 和數據分析。結合 AI 人工智慧的「智動化」模式,將成為未來智慧工廠升級與轉型必備的解決方案。集邦科技於 8 月 2 日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期間舉行「AI 智動化研討會」,會中除了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也邀請了意法半導體、IBM、安川電機等大廠,從製造、運送到零售等重要環節切入,剖析台灣在智慧製造的應用、趨勢及商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