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懷念以前跟創業家們一起工作的日子」,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外交政策〉專訪中,悄悄的說:「公務人員為了保住飯碗都只會打安全牌,這種方式真的很難做出什麼成果。」
高學歷創業家
1971 年生,今年 53 歲的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畢業於哈佛與牛津大學,之後在耶魯大學取得法博士學位(JD),曾在紐約南部地方法院擔任助理,也擔任過由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和 Highland Capital 投資的 Village Ventures 副總裁。
2001 年她回到家鄉羅德島,並合夥創立創投公司 Point Judith Capital,主要從事醫療保健相關的投資服務,在她領導下公司成為了資產超越一億美元的成功企業。
投入政治──羅德島首位女性州長
2010 年,時任羅德島民主黨籍財務長卡普里歐(Frank T. Caprio)決定投入州長選舉,該州除了正副州長之外,州務卿、財務長和總檢察長也是由州民直選,而財務長較偏事務官的性質,也吸引雷蒙多首度投身政治事務。
以多年在創投公司的工作經驗和成果為號召,雷蒙多成功獲選,在任內改革羅德島公務人員退休基金,並創立了州屬創投資金計畫等多項政績。
2015 年雷蒙多投入州長選舉並勝選成為羅德島首位女性州長,但從就任後到 2019 年,雷蒙多在民調中始終是滿意度倒數的州長之一,直到 COVID-19 疫情爆發,她積極執行防疫措施,有效保護州民健康,讓滿意度一度飆破 76%,成為全美排名前段班的地方首長。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雷蒙多在民主黨初選時擔任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的競選共同主席(Co-Chair),隨著彭博退選並支持拜登後,雷蒙多也轉為支持拜登競選,〈華盛頓郵報〉當初一度預測雷蒙多將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商務部成美國對中科技戰先鋒
▲美中科技戰使商務部首度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核心單位。(Source:達志影像)
自從川普政府開啟對中貿易戰,美中競爭逐漸成為兩黨共識,拜登政府上任後,除了維持川普時期的關稅戰策略外,更將贏得對中科技競爭列為最高戰略,以維持美國經濟和軍事優勢,而商務部就成為這場無煙硝戰爭的主力。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近年在華盛頓特區的許多消息來源,都表示在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政策中,商務部受到的重視,是連五角大廈都會吃醋的程度。
雷蒙多表示商務部確實在對中貿易談判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份量,與國防部是目前對中政策中的兩大核心,因此與軍事和情報部門合作是對中競爭的必要條件,「奧斯汀部長經常稱我為「戰鬥夥伴(Battle Buddy)」。
當被問及美中貿易戰和科技戰的成果時,雷蒙多表示商務部近期剛搜集完所需的數據,正式報告將會在近期發表,她認為這七年半來的努力,使美國目前在科技上仍然保持領先。
雷蒙多舉例,中國華為公司今年才發表了採用 7 奈米處理器的新手機,遠不如台積電即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生產的 2 奈米晶片先進,而能夠促使台積電來美國設廠,也要歸功於晶片法案的補助。
此外透過貿易制裁,美國也得以維持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因為中國無法取得輝達或 AMD 設計的先進 GPU,因此在訓練人工智慧效率上無法與美國競爭,但美國必須要持續現有的策略,才能確保中國無法彎道超車。
「小院高牆」效果如何?
「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是拜登政府對中科技戰的策略,最初由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 的高級研究員薩姆薩克斯(Samm Sacks)提出,認為美國政府需確定和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核心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小院),並劃定適當的戰略邊界(高牆)。
總統拜登在 2023 年 8 月 9 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明定限制美國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合資企業投資中國的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半導體三大敏感科技領域,就屬於小院高牆戰略的實際措施。
針對外界質疑小院高牆要如何劃分才不會過度,雷蒙多坦言高牆不會有「過高」問題,因為中國不斷想方設法要跳過美國建立的高牆,但小院範圍要如何定義才不會「過大」,則是一個難題。
「與英特爾、應用材料和柯林研發(Lam Research)等大企業會談過程中,我永遠是個會讓他們少賺很多錢的麻煩角色」,雷蒙多表示,但她仍堅持商業利益不能影響國家安全。
這讓雷蒙多與以往的商務部長相當不同,因為商務部長過往通常擔任企業在政府內的溝通者,因此立場較偏向產業界,但由於美中科技戰的特殊背景,使得雷蒙多成為國家安全戰略的執行者,她認為維持美國商業競爭力比起追求利潤更為重要。
修補川普政府時期破壞的雙邊關係
川普政府雖然啟動了對中貿易戰,讓全球正視中國威脅的程度,並逐漸改變過往對中政策,但川普單邊主義風格卻也讓美國同步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韓國等傳統盟友發起關稅談判,造成美國與盟國關係惡化,也影響了對中制裁效率。
因此雷蒙多上任後積極走訪歐洲和亞太地區盟友,修補川普時期遭到破壞的雙邊關係,並強化 AUKUS 和 QUAD 等小多邊主義盟國合作,共同防堵先進科技流入中國。
而中國近年來的強勢,以及對台灣逐步進逼,也讓全球科技產業意識到地緣政治緊張造成的危險,當全世界超過 90% 的高階晶片全由台灣生產時,雷蒙多與歐盟、亞太國家談論合作時,就比過往容易取得共識。
不過隨之而來的難題是,雖然各國都知道不能只仰賴台灣,但談到分散供應鏈風險時,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能分一杯羹,雷蒙多表示在談判過程中,她始終採取開放且實際的態度,告訴盟友美國政府的規劃和底線,避免各國推出補貼政策時產生重複投資。
「重點是要明確向各國表示,你必須要站在美國同一邊,不然就沒辦法加入供應鏈重組的隊伍中。」雷蒙多指出。
若民主黨再度勝選,雷蒙多:有意願續任
綜觀雷蒙多四年任期,在科技戰中順利維持了美國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上的技術優勢,也修復了川普時期遭破壞的盟友關係,成果可為豐碩。
雖然商務部在拜登政府戰略下,年度經費從 90 億暴增到 1,500 億美元,但雷蒙多仍然認為經費難以因應美中科技戰下暴增的業務量。
尤其是角色最吃重的工業和安全局(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目前每年仍然僅有約 2 億美元經費,「比國防部買一架戰機還少。」雷蒙多認為若要持續維持美國技術領先,商務部的經費需要繼續增加。
雖然雷蒙多受訪時,拜登尚未宣布退選,她先前已表示若拜登順利連任的話,自己有很高機率將會留任,而在拜登退選改由賀錦麗披掛上陣後,〈外交政策〉再度詢問雷蒙多留任問題,她表示支持賀錦麗出馬,只要民主黨再度勝選,她仍有意願繼續擔任商務部長一職。
「但我絕不會為川普工作!」雷蒙多最終語氣堅定表示。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