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針對中國輸美商品提高關稅政策風波未歇之際,對蘋果供應鏈卻迎來一線曙光。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在美國時間 11 日晚間釋出最新公告,針對第 14257 號行政命令所施行的對等關稅措施,公布明確排除適用的產品清單與報關操作指南。此次公告被視為對蘋果供應鏈所仰賴的中高階零組件出口商提供一條重要的關稅避風港。
據《貨運系統訊息服務》(CSMS #64724565)公告,CBP 明確指出,凡產品正確歸類於總統備忘錄中所列《美國統一關稅表》(HTSUS)號別及子號別者,可適用對等關稅排除措施。依據備忘錄內容,這些產品將不再被課徵依據第 14257 號行政命令(2025 年 4 月 2 日公布)所施行的額外國別稅率,改為統一適用 10% 的標準附加關稅。該措施自美東時間 2025 年 4 月 5 日凌晨 12 時 01 分起生效。
CBP 釋出的 20 項關稅豁免編碼包括:
- 8471
- 8473.30
- 8486
- 8517.13.00
- 8517.62.00
- 8523.51.00
- 8524
- 8528.52.00
- 8541.10.00
- 8541.21.00
- 8541.29.00
- 8541.30.00
- 8541.49.10
- 8541.49.70
- 8541.49.80
- 8541.49.95
- 8541.51.00
- 8541.59.00
- 8541.90.00
- 8542
此 20 項關稅豁免編碼當中包含的範疇包括了智慧型手機、筆電、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消費電子產品,另外也包括了電視與太陽能相關產品。
其中,CBP 特別強調,進口商在報關時應加註「9903.01.32」作為第二分類代碼,以正確聲明該批貨物可免除於 9903.01.25、9903.01.43 至 9903.01.62、9903.01.64 至 9903.01.76、或 9903.01.63 等號別下所施行的對等關稅。若進口商未於初次報關時正確申報,CBP 允許業者於貨物從海關監管中釋放後 10 日內完成更正,並適用「在途條款」(on-the-water clause)以爭取退稅或正確適用較低關稅。
針對尚未結關的貨物,進口商可透過事後摘要更正(PSC)申請修正報關與退稅;若貨物已結關但仍在抗議期限內,亦可透過提出抗議(protest)方式申請退款。
川普於 4 月初接連簽署三項行政命令,對中國與多數貿易夥伴課徵高達 145% 的國別附加關稅,引發包括蘋果、戴爾、惠普等美國科技品牌的供應商普遍關切。特別是多數「果鏈」零組件來自中國,在短時間內轉單或重組供應鏈極具困難。據業界估算,若不納入豁免清單,一支 iPhone 在報關時的成本可能暴增超過一倍,嚴重衝擊終端售價。
此外,CBP 也提醒,近日系統曾因報關代碼更新失效導致部分貨物無法正確適用 10% 關稅,該故障已於 11 日修復,CBP 要求業者重新提交受影響的報關摘要,以維護合規與權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首圖來源:Flickr/Gage Skidmor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