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公布研究指出,澳洲大堡礁三個區域有兩區珊瑚覆蓋率,過去一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幅下降,主因 2024 年發生嚴重珊瑚白化事件,影響範圍創新高。
路透社報導,澳洲海洋科學院(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AIMS)表示,39年前開始監測以來,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南部與北部區域的珊瑚覆蓋率出現最大年度降幅,經歷數年穩定成長後,覆蓋率下降約25%~33%。
負責長期觀測的研究計畫負責人艾姆斯利(Mike Emslie)說:「我們現在觀察到硬珊瑚覆蓋率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大。」他指出,這是近15年來開始出現的現象,顯示生態系正承受壓力。
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綿延約2,400公里,位於澳洲北部昆士蘭州(Queensland)外海。大堡礁自2016年經歷五個夏季大規模珊瑚白化,大片珊瑚因高溫壓力變白,面臨更高死亡風險。
澳洲海洋科學院報告指出,2024年的珊瑚白化事件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3大區域都出現嚴重至極端程度的白化現象。儘管聯合國建議將大堡礁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瀕危世界遺產名單,但尚未正式列冊。
澳洲政府多年來致力遊說避免將大堡礁列為瀕危世界遺產,因為大堡礁每年為澳洲經濟帶來約64億澳元(約新台幣1,245億元)貢獻。
(編譯:周依恩;首圖來源:NASA/Kjell Lindgre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