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菸品都不能在網路銷售,包括電子煙、加熱菸及載具等,無論有無通過審查,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 7 月 Google、Meta、蝦皮、露天拍賣等下架 1 萬 256 件,同時凍結境內網域。
台灣拒菸聯盟18日記者會指出,Google搜尋加熱菸,就能出現約20個專賣網站,不僅充斥違法廣告,更明目張膽銷售加熱菸及載具,要求政府依法堵住網路行銷漏洞,不要讓台灣40年菸害防制成果功虧一簣。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新聞稿說明,公私積極協力合作,杜絕網路違法販售資訊,1~7月網路監測違法案件1萬578件,經Google、Meta、蝦皮購物、露天拍賣等合作,下架1萬256件,下架率達96.9%。
境內外違法網站,國健署與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合作,執行停止解析837件,含凍結境內網域名稱34件,國健署強調,未來持續與平台業者合作,以避免台灣民眾透過網路通路接觸或購買加熱菸、電子煙等違法產品。
菸害防制法於國民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國健署統計,修法後至114年7月底,實體稽查及網路稽查開立處分書合計7,499件,分別為電子煙2,487件、加熱菸5,012件,包含使用電子煙或加熱菸1,490件,裁罰金額超過新台幣6億元。菸害防制法規定,網路銷售菸品,菸商最高可罰2,500萬元,個人最高罰55萬元。
雖然已有業者有條件通過加熱菸審查,販售時程視業者完備資料時間而定,所以目前市面仍屬非法產品。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中央將繼續與縣市政府合作,持續加強查稽違法產品,保護國民健康,避免青少年接觸電子煙或加熱菸。
(作者:陳婕翎;首圖為示意圖,來源: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