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最快將於明年推出自家 AI 智慧眼鏡,雖然進入市場的時間點相對較晚,但外界認為,若能在功能設計上展現差異化,這款產品仍有機會成為穿戴式裝置領域的新亮點。
目前市面上已有類似產品,例如 Meta 與 Ray-Ban 聯手推出的智慧眼鏡,主打拍照、錄影、語音互動與隱形耳機功能,並受到部分消費族群青睞。蘋果的智慧眼鏡則被傳將內建相機、麥克風與喇叭,支援 Siri、視覺智慧功能、音樂播放、即時翻譯與導航,並採用自研晶片以提升效能。
業界觀察認為,若蘋果希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至少有三大功能值得優先關注:一是與 Siri 的深度整合,相比於 Meta 的 AI 助理,Siri 在蘋果生態系中具備個人化與裝置情境的優勢,若能強化即時互動,將提升整體使用價值。
其次是相機品質。現有產品多受限於體積,影像表現偏弱,甚至因過度後製而顯得不自然。若蘋果能在光學與演算法上提供更佳效果,將有助於吸引偏好拍攝需求的使用者。
第三則是通知管理,Meta 的產品目前僅能在 Android 裝置完整發揮此功能,若蘋果能讓智慧眼鏡與 iPhone 的「專注模式」同步,僅傳送特定應用程式通知,例如訊息或來電,將提升無螢幕眼鏡的實用性。
分析指出,這些功能的落實程度,將直接影響蘋果智慧眼鏡能否建立新的產品定位。隨著市場對 AR、AI 穿戴裝置的期待升溫,蘋果如何結合既有的生態優勢,將是其能否重現 iPhone 成功經驗的關鍵。
目前 Meta Ray-Bans 定價約 299 美元,並預計在近期推出定價約 800 美元的 AR 眼鏡。對比之下,蘋果產品的定價策略與功能定位,將是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首圖來源: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