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工具也能用於 AI 人際關係研究,設計更符合人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6 日 15: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心理學工具也能用於 AI 人際關係研究,設計更符合人性

人工智慧(AI)日益進步,越來越多人依賴 AI,不僅獲取資訊,還想要情感支持和陪伴。這變化顯示人類與科技關係轉變,從簡單工具轉向更複雜的心理關係。為了深入了解此新興現象,研究員開始尋求新框架和方法。

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員楊凡與文學、藝術與科學學院教授大塩篤志,5月9日於《當前心理學》期刊發表研究,首次將理論應用於人類與AI互動,揭示人類與AI情感互動的關鍵。他們開發首個驗證過量表,測量人類依賴AI的程度,為設計更有倫理感和心理意識的AI系統奠定基礎。

最近調查,許多美國人更想和AI聊天而非真人。20%找尋旅遊資訊時偏好AI,14.7%銀行和金融服務選擇AI,12.8%醫療問題選擇AI。顯示AI不僅是人際互動替代品,許多狀況都變成人類首選。

團隊發現,人類與AI情感關係主要表現在焦慮和迴避兩方向。AI高度依賴焦慮的人會主動尋求情感安慰,並擔心AI回應不夠;高迴避者則對與AI太親密感到不適,選擇保持距離。近75%參與者定期向AI尋求建議,約39%將AI視為穩定可靠存在,顯示AI角色超越只是工具,成為個人助理、導師甚至朋友。

這項研究與日益增長的文獻呼應,探討人類與AI互動的複雜性。2021年研究指出,依賴風格可預測相信AI程度,依賴焦慮與AI低信任度有關,依賴安全與高信任度相關,強調人類與AI互動的情感基礎。

AI解決孤獨也顯示有潛力。2020年研究探討伴侶機器人減輕孤獨感的作用,表示機器人能促進支持性關係,對抗社會孤立。

早稻田大學研究結果為AI開發者、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寶貴指南。理解依賴風格可幫助設計出更具倫理感的AI伴侶和心理健康支持工具。如高依賴焦慮的用戶,AI聊天機器人回答更具同理心,迴避型用戶則保持適當距離。個性化設計明顯提升AI支持系統有效性和用戶體驗。

此外,對模擬情感關係的AI系統,如浪漫AI或護理機器人,透明度非常重要,以防止情感過度依賴或操控。科技快速發展,謹慎和持續學習必不可少。研究員強調,研究揭示人類與AI互動的心理,並提供評估AI情感傾向的工具,更深入理解人類與科技關係,幫助設計出優先考慮心理健康的政策和機制。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