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願意為活到 150 歲甚至更老,或健康地多活 20 個年頭投資多少錢?對超級富豪來說,答案是在過去 25 年投資超過 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523 億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科技大亨提爾(Peter Thiel)、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俄羅斯富豪密爾納(Yuri Milner)和矽谷知名創投家安德立森(Marc Andreessen)等人,都是推動長壽產業資金湧入的重量級人物。
提爾對延長壽命的探索涵蓋近十家公司,有些是由他的創投基金投資,有的則是由他支持的非營利組織資助,總共籌集超過7億美元。他們和其他富裕的投資人,將這個原本有些冷門的學術領域,推向大眾文化主流。
許多公司最終可能面臨失敗,但這些超級富豪和其他熱愛研究長壽秘訣者正跟隨金錢與科學腳步,決定該投資哪些領域、該採取哪些嘗試。
誰在大舉押注?
《華爾街日報》分析,超過200家新創公司與非營利組織構成一個龐大網絡,涉及近1,000名投資人。過去25年,合計募資超過125億美元,資金來源不僅包括超級富豪,還有社群媒體網紅、知名科學家以及演員。
阿特曼投資1.8億美元支持長壽科技公司Retro Biosciences,開發能讓細胞返老還童的藥物。
提爾旗下基金支持的生技公司NewLimit則專注於逆轉細胞老化,已募資超過2億美元,至少吸引九位億萬富豪投資,包括美國國防產業數據分析承包商帕蘭泰爾技術公司(Palantir)共同創辦人朗斯德爾(Joe Lonsdale)、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和矽谷傳奇投資人柯斯拉(Vinod Khosla)等。
朗斯德爾的創投機構8VC投資矽谷生技公司Altos Labs,吸引生技投資機構Arch Venture Partners和密爾納支持。
科斯拉創投公司(Khosla Ventures)則投資了多家長壽新創公司,總額超過10億美元。
然而,並非所有針對長壽領域的投資都有回報。Unity Biotechnology自2013年來募資3.55億美元,開發針對老化相關細胞的藥物,但最近被納斯達克(Nasdaq)除牌,並在2025年6月宣布解散計畫。
為何投資?
BioAge執行長佛特尼(Kristen Fortney)說:「很多人已經健康活過100歲,我們為什麼不能讓所有人都這麼長壽?」
許多超級富豪的動機極其個人化。例如矽谷新創公司「月球快遞」(Moon Express)董事長詹恩(Naveen Jain)因父親死於胰臟癌,促使他創辦了專注於精準健康的創新公司Viome Life Sciences,並自掏腰包投資3,000萬美元。
詹恩說:「我希望讓老化變成一種選擇。」
柯斯拉則說:「70歲的人應該要感覺像40歲。」
長壽產業
長壽研究公司沒有明確定義,但大致分為三大領域,逆轉或改變老化、治療老化相關疾病和健康追蹤,以及營養補充品與保養品。
長壽領域推手
美國著名長壽科學家阿提亞(Peter Attia)擁有史丹佛醫學博士學位,曾在2014年創立專注研究長壽的醫療公司,並展開許多超前時代的健康研究。
矽谷企業家強生(Bryan Johnson)則以追求長壽的極端實驗聞名,每年豪擲100萬美元實驗抗老,也是Netflix紀錄片〈長生不死:矽谷富豪的逆齡人生〉(Don′t Die: The Man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的主角。
X大獎(X Prize)創辦人狄曼迪斯(Peter Diamandis)舉辦了全球抗衰老大賽,鼓勵研發逆轉老化的方法。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