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對「人類可能可以活到 150 歲」的交談,引發國際關注。不過 BBC 中文網報導引述專家指出,這些技術的目標是治療疾病,而非讓人類活到 150 歲。
習近平與普丁日前出席中共九三閱兵時,私下談論長生不老,習近平更說人類「可能可以活到150歲」,現場麥克風意外錄下這段兩人討論器官移植、長生不老的對話。
BBC中文網報導,隨著醫學與科技持續進步,移植器官在人體內的使用壽命也越來越長。部分病患接受腎臟移植後,器官運作超過50年仍然正常。器官的壽命取決於捐贈者與接受者的健康狀況,以及他們對器官的保養程度。
報導說,科學家正致力研發不會出現排斥反應的器官,並以經過基因改造的豬為捐贈者,透過移除部分豬的基因,加入特定人類基因,以提升器官的相容性。這項技術仍處於高度實驗階段,但已有心臟與腎臟移植手術付諸實行,不過兩位接受「異種移植」手術的男性已離世。
不過,報導指出,這些技術的目標是治療疾病,而非讓人類活到150歲。
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免疫病理學專家馬博特(Prof Neil Mabbott)推測,人類壽命的上限可能是125歲。雖然受損或患病的器官可能透過移植來替換,但隨著年齡增長,人類的身體對生理壓力的抵抗力會大幅下降。
他表示,與其專注於延長壽命,更應追求有生之年的健康,「如果只是活得更久,卻要承受與老化相關的多重疾病,不斷進出醫院接受組織移植,這樣過我的退休生活,怎樣聽都不吸引」。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