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影響人類又一例:人類開始模仿 AI 用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8 日 17: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影響人類又一例:人類開始模仿 AI 用語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新研究,語言學家和文法專家開始關注語言變化,特別是人類開始模仿人工智慧(AI)用語。〈Model Misalignment and Language Change: Traces of AI-Associated Language in Unscripted Spoken English〉預刊本論文顯示,許多人日常交流越來越常用 AI 模型常用詞彙。

研究指「delve」(深入探討)這種詞,逐漸取代更常見的同義詞「explore」(探索),不限學術界,更擴展到其他領域。研究者發現,某些詞彙使用率在教育和科學等領域突增,似乎並非外部事件引發,而是受AI產生文本的影響。

Techradar資深科技記者Eric Hal Schwartz指出,自從2022年ChatGPT發表,AI影響滲透至語言,改變句子結構和用詞。簡單同義詞使用率下降,「underscore」(強調)和「delve」等詞彙卻變流行。這種現象類似孩子模仿崇拜對象用語,現在成年人模仿基於數十億文字訓練的大語言模型。

研究還列舉AI常用詞彙如「game-changer」(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和「pain points」(痛點),以往在商業語境較常見。這引發人們對藝術與生活界限的思考:究竟是生活模仿藝術,還是藝術模仿生活?

學術寫作時使用這些AI風格詞彙可能讓人有不真實感,甚至影響讀者信任度。語言與溝通專家Anup Chaudhari指出,當人們銷售產品或撰寫研究論文時,必須表現原創性,卻又要讓讀者相信他們的專業知識,AI產生內容的普遍性可能會使人們懷疑其他人的文字內容真實性。

AI越進步,人類交流方式變化越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ick Claypool 2023年提到,我們越來越依賴文字交流,更無法確定對方的真實身分。AI系統的語言模仿力可能會破壞基本的社交理解力。

研究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現代語言與語言學系、計算機科學系及數學系共同完成,主要負責人Tom Juzek表示,研究範圍涵蓋非劇本口語英語,人類語言系統逐漸因大量與AI對話而「同步」改變。論文已被2025年人工智慧倫理與社會會議(AIES)採用,10月發表,揭示人類語言與AI的複雜關係,並引發未來交流方式的深思。而今年快要過去結束,AI引起的各種社會現象還是得持續關注。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