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大西洋珊瑚礁也面臨嚴重生存危機。分析超過 400 座現存珊瑚礁,到 2040 年超過 70% 珊瑚開始死亡,若全球氣溫世紀末升高超過工業化前 2°C,99% 大西洋珊瑚就會面臨同樣命運。目前氣溫已比工業化前平均值高約 1.3°C,十年內就會達到甚至超過 1.5°C。
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基石,為數以千計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還能減緩海浪,保護海岸線免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數據,25% 海洋生物依賴珊瑚礁生存,全球超過十億人從珊瑚礁生態系統受益。
團隊分析萬年前加勒比海珊瑚,古老珊瑚殘骸提供無法從活珊瑚獲得的資料。氣候變化加速,珊瑚無法適應,珊瑚礁生長與海平面上升關係遭打破,特別是加勒比海,珊瑚受嚴重熱應激和疾病爆發影響,高溫更加劇惡果。
最新氣候變遷報告顯示,限制全球氣溫上升2°C需要前所未有努力減碳排。珊瑚在水溫過高時會失去共生微藻,導致珊瑚白化,若高溫持續過久,就會導致大規模珊瑚死亡。2023年起,創紀錄的海面溫度引發第四次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熱壓力波及超過83%珊瑚生長區,且無緩解跡象。
儘管研究者指出,努力恢復珊瑚礁可能有助抵禦海平面上升,但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努力追不上改變速度。珊瑚生長非常緩慢,重建一座珊瑚礁可能需數十年至數百年。科學家還在探索策略,如交配不同地區珊瑚,以增加多樣性和促進耐熱特徵,或使用混凝土結構幫忙蓋珊瑚礁,並用基因選擇和表觀遺傳等先進技術增強珊瑚的熱壓力抵抗力。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