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EHT 影像揭示 M87 驚人的偏振翻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3 日 22:33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全新 EHT 影像揭示 M87 驚人的偏振翻轉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合作團隊公布 M87 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最新精細影像,揭示了黑洞周圍不斷變化的複雜環境。此外,研究團隊也首次在 EHT 的 230GHz 波段資料,偵測到噴流根部與黑洞周圍亮環相連的輻射訊號。這些最新觀測結果發表於 16 日出版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為理解物質和能量在黑洞周圍極端環境行為模式提供新見解。

M87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中心存在著質量超過太陽60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EHT是一個由全球多座電波望遠鏡組成、大小猶如地球的觀測網。EHT於2019年宣布第一個M87黑洞陰影的影像,2021年公開M87黑洞周圍的偏振訊號。如今,透過比較2017年、2018年和2021年的觀測結果,科學家朝著揭示黑洞附近磁場如何隨時間變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令人驚訝的是,黑洞周圍亮環的大小多年來保持一致,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但偏振的樣式卻大幅改變!這意味著事件視界附近的磁化電漿非常動態且複雜,讓現有的理論模型面臨挑戰。研究顯示,從2017到2021年間,黑洞周圍的偏振方向發生了「翻轉」:2017年磁場呈現一種螺旋方向,2018年逐漸穩定,而到了2021年則完全反轉,呈現相反方向的螺旋。這種變化可能受到黑洞內部磁場結構與外部效應(例如來自前景電漿的法拉第旋轉)的共同影響。累積的觀測結果顯示,黑洞附近是一個持續演化、動盪的環境,磁場在其中主導了物質如何落入黑洞,以及能量如何向外噴發。

▲ M87黑洞的磁場在2017年呈現一種螺旋方向,2018年趨於穩定,2021年則轉至反方向。這些累積的偏振變化顯示,M87黑洞與周圍環境持續演化。(Source:EHT Collaboration)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EHT觀測新增兩座望遠鏡──美國Kitt Peak及法國NOEMA,大幅提升陣列靈敏度與影像清晰度,科學家得以首次用EHT觀測限制M87相對論性噴流根部的輻射方向。這股噴流是由黑洞附近噴射出的狹窄高能粒子束,速度接近光速。同時,中研院天文所主導支援的GLT與馬克斯威望遠鏡(JCMT)升級,也讓2021年資料品質更上層樓。這種靈敏度飛躍性提升,也讓EHT更有能力偵測到細微偏振訊號。

像M87這類噴流,在星系演化時扮演關鍵角色,不僅能調控恆星的形成,也能在極大尺度上輸送能量。M87強大的噴流橫跨整個電磁波頻譜,包括伽瑪射線與微中子,成為研究這些宇宙現象的獨特實驗室。隨著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計畫持續擴展觀測能力,這些最新成果正逐步揭開M87黑洞周圍動態環境的面紗,讓科學家對黑洞物理有更深入的認識。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