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蘋果最新推出的 iPhone Air 全面採用 eSIM 設計,消費者勢必要面對「告別實體 SIM 卡」的新世代行動通訊體驗。為了實際感受 eSIM 申辦過程,《科技新報》記者特別帶著 iPhone Air 前往中華電信門市,體驗申辦的完整流程。
一到門市先抽取號碼牌,進入等候區等待叫號。雖然現場人潮不少,等待時間稍長,不過當輪到臨櫃辦理時,整個流程卻出乎意料地快速,前後不到十分鐘即可完成。
櫃檯人員在系統完成相關作業後,會在電腦螢幕上產生一組專屬的 eSIM QR code,並主動借用用戶要安裝 eSIM 的手機,當場掃描螢幕上的 QR code。一旦掃描完成,手機即時啟用 eSIM,全程無需額外操作。
有趣的是,櫃檯人員也補充說明,如果用戶想體驗「自行掃描」的感覺,亦可選擇將 QR code 以紙本方式帶回。中華電信會印出紙本「行動寬頻(租用/異動)申請書」,其中會包含專屬 QR code,用戶回家後自行掃描即可。不過必須注意,這組 QR code 有效期限僅有 30 天,若逾期未使用將會失效。
▲ 如果想要自行掃描電信業者提供的 QR code,紙本的「行動寬頻(租用/異動)申請書」上也會印出 QR code,用戶可依照上述步驟自行加入 eSIM。
目前台灣的電信業者對於首次申辦 eSIM 的用戶都提供免收設定費的優惠,用戶只要完成門號申請或轉換即可直接使用。然而若日後因更換手機,需要再次轉換 eSIM,就必須每次支付 300 元的設定費。這也意味著,與傳統 SIM 卡可以自行插拔不同,eSIM 在換機過程中雖然便利,但仍增加了用戶的額外成本,對於經常換手機的消費者而言,這筆費用將是一項必須考量的隱形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電信的 eSIM 申請並非一定要親自跑門市,若不想排隊等待,消費者也可透過中華電信官網進行線上申請;線上流程需要上傳雙證件影像,並以自然人憑證或本國銀行金融卡進行數位簽章。
至於台灣大哥大,新申辦與攜碼可透過線上完成 eSIM 申請,但若是換卡則必須臨櫃辦理。相較之下,遠傳電信目前則仍僅限於門市臨櫃作業。
此外,無論線上或臨櫃申請,辦理 eSIM 與一般門號開辦相同,仍需攜帶或提交身分證與健保卡等雙證件才能完成。換言之,安全性與審核標準與傳統 SIM 卡相同,只是最後開通的方式改由 QR code 替代了拆卡、插卡的步驟。
透過這次實測,記者感受到電信門市在 eSIM 的操作流程上已相當成熟,雖然等待叫號時間仍需耐心,但真正臨櫃開辦與手機設定的速度極快,QR code 一掃即完成,大幅降低過去換卡或剪卡的不便。隨著 iPhone Air 全面採用 eSIM,相信未來這樣的流程將成為更多台灣用戶的日常體驗,也意味著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正加速邁入無卡化時代。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