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神器還是作業槍手?研究:多數學生用 AI 輔導機器人只為完成任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7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ChatGPT , Claude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學習神器還是作業槍手?研究:多數學生用 AI 輔導機器人只為完成任務

隨著人工智慧(AI)在教育領域的迅速發展,全球教育科技市場估值約 3,400 億美元,成為 AI 企業競爭的重點戰場。

OpenAI、Google和Anthropic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AI輔導機器人,旨在幫助學生學習。然而,這些AI輔導機器人的實際效果如何,卻引發討論。

根據Mashable的報導,這些AI輔導機器人雖然在設計上各有特色,但在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著許多挑戰。Mashable的技術記者在測試這些AI輔導機器人時,選擇了來自紐約州的考試題目和社會科學課程的問題,並特別關注人文學科的問題。報導指出,儘管一些AI輔導機器人能夠提供簡潔的互動和快速的回應,但它們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Hamsa Bastani教授的研究,只有約5%的學生能夠有效利用這些AI工具,並從中獲益。大多數學生的目標僅僅是完成作業,而不是深入學習。Bastani指出,這些AI輔導機器人缺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無法根據學生的背景和需求進行調整,這使得它們在實際應用中效果不佳。

此外,AI輔導機器人也無法提供人類教師所具備的靈活性和社交意識。它們的設計往往過於機械化,無法適應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學習風格。Mashable的測試結果顯示,這些AI輔導機器人在處理主觀問題時,經常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這使得學習過程變得更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於今年8月推出的Claude AI「學習模式」(Study Mode)強調慢思維,引導學生逐步推理,而非直接給答案,試圖提升學習深度。Google在今年初推出的Gemini系列也著重引導學習,並承諾在未來三年投入10億美元加強AI教育技術。OpenAI近期發布多版本的推理模型,如GPT-4.1及相關家族,以迎合教育等多領域需求,保持市場領先。

總體而言,儘管AI輔導機器人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方式,但目前的技術仍然無法取代優秀的教師。教育專家們呼籲,未來的AI輔導工具需要更好地整合教育理論和實踐,以真正支持學生的學習需求。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