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時代人工智慧(AI)虛擬角色日益普及,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忽視潛在危害。最近研究揭示有毒 AI 角色對人類心理和生理的影響,許多分析逐漸成為焦點。
AI角色概念相對簡單,使用者只需輸入指令,讓AI模擬某個特定人物或性格。人機互動通常輕鬆愉快,但有時AI角色會突變苛刻、冷酷或令人不舒服,對使用者心理健康有潛在影響。
〈系統的陰影:AI角色如何驅動心理和生理結果〉論文探討這問題。研究員設計兩種角色:一是支持型角色,展現同理心和鼓勵;另一種是有毒角色,展現操控性和自戀等特徵。強烈對比讓研究者能更清楚觀察到有毒AI角色對人類的負面影響。
結果顯示,與有毒AI角色互動的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都出現可測量的負面影響,包括焦慮和壓力提高,以及心律和皮膚電波變化。顯示企業引入AI角色時必須謹慎,因可能未意識到AI角色會變得有毒,並傷害使用者。
研究也指出,AI角色設計和用途必須非常明確,以避免意外引發有毒行為。使用者反應可能導致AI角色進入負面循環,加劇毒性。這提醒我們使用AI角色時,必須設置安全措施,以防止潛在危害。
AI越發展,企業和個人都應該警惕AI角色使用,因毒性潛伏在陰影中,不注意時咬人一口,甚至引發法律問題。企業應加強控制,如加入抑制有毒人格特徵的機制,做好安全提示和監督,使AI角色保持安全正面,避免法律責任。
正如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名言:「人民的安全應是最高的法律」,使用AI角色時,此原則應始終放在心裡。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