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在近日召集全球 800 多名將領到維吉尼亞匡提科海軍陸戰隊基地演講期間,提出了考慮將戰鬥艦重新帶回美國海軍的想法,美國軍事媒體《The War Zone》表示這項措施以現今標準來看並不實際。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賽斯(Pete Hegseth)召集全球准將以上超過 800 名將領,聚集到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陸戰隊基地舉行會議,期間除了提到戰士精神,屏棄 DEI 文化,強化體測和儀容標準外,總統川普也在談話中提到了戰鬥艦(Battleship)重回海軍的想法。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開始考慮戰鬥艦,有人會說那是過時科技,但我不認為,看看那些大砲,砲彈比飛彈便宜很多。」川普表示,戰鬥艦具備厚重的鋼板裝甲,比起目前軍艦多採用鋁合金更加耐打,面對敵方飛彈或無人機威脅生存能力更高,而 16 吋巨砲的彈藥也比飛彈更便宜。
美國海軍對此僅表示,目前軍方對於提高艦隊戰鬥能力有各種評估,若戰鬥艦被證實能對戰力提升有所幫助,海軍則將會以最快速度執行,但在評估完成前將不對外公開相關訊息。
《The War Zone》編輯群指出,美軍最後一款戰鬥艦是 1943 年開始陸續服役的 4 艘愛荷華級戰艦(Iowa Class),包括愛荷華號(USS Iowa)、密蘇里號(USS Misouri)、紐澤西號(USS New Jersey)和威斯康辛號(USS Wisconsin),後續兩艘肯塔基號和伊利諾號因為日本投降而終止建造,並陸續在 1950 年代拆解。
愛荷華級中,除了接受日本受降的密蘇里號外,其他三艘都在二戰後被退役,但韓戰爆發後再度回歸,直到韓戰結束後又再度退役。
1980 年代初期前總統雷根受到蘇聯推出長 250 公尺,滿載排水量超過 25,000 噸的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刺激,下令 4 艘愛荷華級戰鬥艦再度回歸,並經過一番大改造,為愛荷華級增加全新雷達、電戰系統外,也增加了 32 枚戰斧巡弋飛彈和 16 枚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以及方陣近迫防禦系統,其中愛荷華號和密蘇里號還參與了 1991 年波斯灣戰爭後才正式除役至今。
川普雖然提出帶回戰鬥艦的想法,但並未指出要新建還是讓愛荷華級重新服役,但無論是哪種方案,對目前造艦能量和人力資源吃緊的美國來說都是過大的負擔,愛荷華級一艘艦需要 1,500 名船員操控,比起伯克級驅逐艦多出 5 倍。
即使升級後採用高度自動化系統,在未來西太平洋戰爭中,一艘巨大的戰鬥艦最終會仍可能落得跟日本大和和武藏號一樣,成為自殺無人機集火攻擊的顯眼目標,讓美國海軍重蹈日本聯合艦隊的錯誤。
(首圖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