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極端氣候對電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尤其是在 2025 年夏季,部分地區因「熱穹」現象,氣溫飆升至超過華氏 100 度,導致用電需求達到歷史新高,最高達 160GW。
根據能源部的警告,超過 70% 的電力線路和變壓器已經超過 25 年,許多接近其功能壽命的末端,這樣的老化基礎設施可能會對社區造成重大影響,增加大規模停電的風險。例如,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曾因高溫導致 13,000 戶停電,紐約皇后區等地亦受到影響。因此,現代化電網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隨著可再生能源在美國電力中所占比率達到約 20%,這一數字是 2013 年的四倍,電網營運商面臨著管理更具動態性和變化性的能源組合的挑戰。與此同時,系統營運商也面臨著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短缺的問題,現有員工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分析大量數據,同時保持服務的可靠性和控制成本。
根據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研究,主要的電力中斷事件每年增長 20%,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僅進行小幅調整無法防止未來十年電網不穩定的最嚴重風險。行業需要一種新的模式,結合即時數據、機器學習和自動化,以預測問題的發生。
幸運的是,現有技術可以在幾個月內實現這一轉變,電網營運商可以使用人工智慧(AI)迅速改善電網穩定性。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便是利用 AI 預測系統,自動檢測故障的準確率高達 80%,防止停電事件的發生。
AI 技術不僅提升了電網的運行效率,還改善了客戶體驗。智慧電網技術如 AI 代理可以幫助家庭透過更好的需求管理和即時定價選項,節省高達 15% 的能源費用。杜克能源(Duke Energy)則利用 AI 雲端工具,將住宅太陽能接入時間從數月縮短至 24 小時以內,消除了清潔能源採用的障礙。
升級能源電網不僅是添加新技術,更是賦予決策者所需的工具,以在可承受的價格下保持電力供應。當前正是技術準備就緒、需求迫切和基礎設施已經到位的難得時刻。那些擁抱 AI 數位轉型的公用事業公司將變得更加韌性、靈活,並為未來做好準備;而那些延遲的公司則可能在不斷增長的挑戰中落後。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