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能源儲存市場正迎來史上最大成長。Wood Mackenzie 預估,2025 年美國公用事業級儲能安裝量將達 16.2 GW,較 2024 年成長 49%。隨著資料中心用電與電氣化需求激增,再生能源擴張與電池價格下降,共同推動儲能成為穩定電網與提升綠電收益的關鍵。
不過,自 2026 年起,川普政府推動的新稅制與「外國實體規則」(FEOC)將對開發時程與供應鏈結構帶來挑戰。根據新規,若要取得投資稅收抵免(ITC),專案至少有 55% 材料不得來自「受關注特定國家」,如中國等地。且比例將逐年提高至 2030 年的 75%。分析指出,政策不確定性可能使 2025 至 2029 年的儲能新增容量減少多達 16.5 GW,顯示開發商正面臨稅務與採購條件的雙重壓力。
面對新制上路與供應鏈重整,開發商與電池製造商正加速尋求「去中化」策略。Lightshift Energy 表示,短期內市場將出現「美國國產、非中外國與中國供應」三線並行局面;LG Energy Solution 亦計畫將美國儲能電池產能於 2026 年擴充至 40 GWh,以因應需求成長。
儘管川普政府收緊綠能補貼與進口規範,儲能仍被視為未來能源的趨勢。儲能將可做為其他能源的輔助系統,在高耗電時段或電力供應不足時釋放儲能,以減少能源浪費、提升整體用電效率。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