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榴彈產能大幅擴充,美軍將領:下一場戰爭需要什麼彈藥令人擔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9 日 22:48 | 分類 科技政策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155 榴彈產能大幅擴充,美軍將領:下一場戰爭需要什麼彈藥令人擔憂

烏俄戰爭讓 155 公釐榴彈砲再度成為主力武器,但也凸顯了全球彈藥產量不足的問題,美國三年來大幅投資擴充砲彈產能,不過美軍少將表示,下一場戰爭或許需要的不是 155 公釐砲彈,而美國屆時能否即時趕上令人憂慮。

烏俄戰爭爆發後,由於交戰雙方皆無法取得空優,因此意外的讓 155 公釐榴彈砲再度成為主力武器之一,而龐大的砲彈消耗量,讓支援烏克蘭的歐美都意識到砲彈產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因此三年來美軍共投資了 55 億美元擴充 155 公釐砲彈產量,除了擴充原有兵工廠產能外,也新建了一座具備彈性彈藥生產設備的工廠。

隨著新設備陸續上線,美軍砲彈產能也從 2022 年初期的每年 14,000 發增加到 40,000 發,但距離目標 100,000 發還有一段距離。

美軍聯合軍備和彈藥計劃辦公室執行官雷姆少將(John Reim)指出,2024 年他參加了 9 場兵工廠相關的剪綵儀式,美軍更新了許多從二次大戰以來就沒有更新過的砲彈產線設備,全新設備能夠大幅提升產量。

不過雷姆少將也表示,目前美軍投資的產能擴充約 95% 集中在 155 公釐砲彈,以及新型 M7 步槍和 M250 機槍所需的 6.8 公釐子彈,但對於其他未來可能需要的彈藥,包括迫擊砲彈和小型無人機等付之闕如,若下一場戰爭爆發,美軍可能仍然會陷入所需彈藥嚴重不足的困境。

「美國陸軍以往在預測未來戰爭需要什麼的時候,100% 都會猜錯」,雷姆少將指出,烏俄戰爭顯示出現代戰爭變化速度遠超過美軍以往經歷的任何戰爭,因此美軍需要更多模組化且具備彈性的兵工廠。

例如在德州梅斯克特(Mesquite, Texas)新建的兵工廠,就具備能快速在 60 公釐和 81 公釐迫擊砲彈、120 公釐迫擊砲彈和戰車砲彈、105 公釐和 155 公釐榴砲彈之間切換的能力,只要簡單的軟體調整後,所有設備就能轉換生產所需彈藥。

不過由通用動力負責興建的新兵工廠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而且問題多到美國陸軍必須發警告要考慮終止與該公司的合約,而通用動力迄今仍未對這些問題發表任何聲明,顯示新工廠的問題仍需要不少時間才能進入全速生產階段。

但除了設備不夠之外,雷姆少將也指出美國製造業衰弱帶來的另外一項困境,就是許多生產機械和原料需仰賴進口,例如梅斯克特的新工廠有許多設備是從土耳其進口,此外生產砲彈推進劑需要的高階硝酸纖維素(Nitrocellulose),也必須依賴法國、捷克、南韓和加拿大等國進口。

由於硝酸纖維素供應量問題,美軍因此無法把砲彈產能放在最新型、射程較遠達 40 公里的 M1128 砲彈,而只能生產射程 28 公里的現役 M795 砲彈,對於投資新工廠的美國陸軍來說效益較低。

不過就陸軍角度而言,即使目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但烏俄戰爭對美國政府帶來的刺激,讓美國陸軍開啟了從二次大戰以後從未見過的投資規模,而這對於陸軍戰力強化和革新仍有極大幫助。

(首圖來源:U.S. Marine Corps photo by Sgt. Sarah Anderso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