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18 吋摺疊 iPad 開發受阻,上市時程恐延至 2029 年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2 日 12:35 | 分類 Apple , iPad , 面板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蘋果 18 吋摺疊 iPad 開發受阻,上市時程恐延至 2029 年後

早先就有消息指稱,蘋果計畫以可摺疊大尺寸螢幕重新定義 iPad,但開發過程遭遇多項技術瓶頸,使原訂推出時程可能延後。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該裝置開發多年、預估售價約 3,000 美元(約台幣 89,739 元),原計劃於 2028 年問世,但因重量、功能與顯示技術相關挑戰,時程已推遲至 2029 年甚至更晚。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蘋果正與三星顯示合作開發這款約 18 吋的摺疊螢幕,並採用可降低摺痕的技術,這項設計也將運用於未來的摺疊 iPhone 上。這款產品是蘋果推動創新硬體計畫的一部分,近期公司已推出全新設計的超薄款 iPhone Air,同時正研發智慧眼鏡與桌上型機器人等新概念裝置。

據內部代號「J312」的專案資料顯示,與摺疊 iPhone 不同,蘋果這款新平板原型機並未設有外螢幕。裝置闔上時外型類似 Mac 筆電,兩側皆為鋁合金外殼;展開後,螢幕尺寸相當於 13 吋筆電。該機種將採用 OLED 技術,以實現更鮮明的影像與更薄的螢幕設計。

然而,開發 18 吋摺疊螢幕的技術相當複雜且成本高昂,使預估售價達現行 13 吋 iPad Pro 的三倍。工程團隊同時對產品重量表達憂慮,目前的摺疊 iPad 原型重達 3.5 磅(約 1.6 公斤),與 MacBook Pro 重量相近,而現行 iPad Pro 僅約 1~1.3 磅(0.45~0.59 公斤)。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這款摺疊產品在設計上與華為今年 5 月推出的 18 吋 MateBook Fold 類似,不過華為產品的重量比蘋果原型機輕約 1 磅、售價約 3,400 美元(約台幣 101,705 元),目前僅於中國市場銷售。

蘋果希望藉摺疊產品來提振 iPad 系列銷售;自 15 年前由共同創辦人賈伯斯發表以來,iPad 需求近年明顯放緩,部分消費者轉向 Mac 產品。儘管預期今年銷量將回升,但營收仍低於 2021 年高峰。蘋果上週剛推出搭載 M5 晶片的新款 iPad Pro,並預計於明年初推出升級版 iPad Air 與入門機種,分別採用 M4 與 A18 晶片,但僅屬小幅改款。

摺疊 iPad 被視為蘋果重振平板市場、進入可摺疊裝置領域的重要布局。若順利推出,將代表蘋果在可摺疊市場與三星、Google、聯想、Motorola 及華為等競爭對手分庭抗禮。不過考量當前技術挑戰與與華為產品的相似性,一些參與開發人員對其能否最終問世仍抱持疑慮。

蘋果長期以來在重大專案上投入多年研發,亦不乏中途取消的案例,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終止的自駕車計畫;而數週前,公司也喊停了代號「N100」的 Vision Pro 輕量版頭戴裝置專案,顯示蘋果在產品策略上仍持審慎態度。

(首圖來源:Flickr/Anthony Quintano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