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近研發出超薄發光二極體(LED),厚度僅一張紙,並能發出類似自然陽光的柔和光芒。核心在精確調配量子點,使其重現日光全色域,不僅提升室內照明舒適度,還可能成為下代顯示器的關鍵。
《ACS應用材料與介面》期刊報導,超薄LED不僅外觀纖薄,還有柔和陽光般光線,可能廣泛用於手機、電腦等顯示設備,並有助減少干擾睡眠。
研究由合肥工業大學主導,新LED不僅能對眼睛友善,還能調整室內照明,甚至園藝或健康應用發揮作用。許多人偏好自然光,早期研究採柔性LED,以紅色和黃色磷光染料產生柔和燭光效果。研究則以量子點取代染料,微小顆粒能將電能轉成彩色光。
儘管其他研究者已用量子點製作白色LED,但要完全符合陽光色彩範圍,特別是黃色和綠色區域,仍是一大挑戰。團隊設計能於薄型白色量子點LED重現自然光輝的量子點,開發出相對低電壓下高效運行的導電材料。
團隊首先製造紅色、黃綠色和藍色量子點,並確定最佳三種顏色混合比例,以重現陽光光譜。接著在氧化銦錫玻璃基板上構建量子點LED,分層放置導電聚合物、量子點混合物、金屬氧化物顆粒,最後覆蓋鋁或銀塗層。量子點層厚度僅幾十奈米,遠薄於典型顏色轉換層,整體厚度與壁紙相當。
初步測試,薄型量子點LED在11.5伏特的電源下表現最佳,發出明亮溫暖的白光。研究員說,發光在紅色波長的強度較高,藍色波長強度較低,對睡眠和眼睛健康更有益。且用這種LED照明的物體顏色接近真實顏色,色彩還原指數超過92%。
之後研究員又製造26個白色量子點LED設備,用相同量子點但不同導電材料最佳化工作電壓。這些光源僅需8伏特即可達最大光輸出,約80%超過電腦顯示器亮度。
(首圖來源:A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