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科技時代,生成式人工智慧(AI)和大型語言模型(LLMs)正引發關於人類思維方式的熱烈討論。根據最新的觀點,這些技術似乎正在強化我們的大腦左半球,並可能削弱右半球的功能。
這一理論基於傳統的左腦與右腦分工觀念:左腦負責邏輯和分析,而右腦則與創造力相關。然而,現代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兩側大腦的功能分工並非絕對,兩半球之間有著高度的互動作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AI來解決日常問題,這種情況引發了對人類思維的深刻反思。全球每週有8億人活躍使用ChatGPT,這使得左腦的邏輯思維得到了強化,這也意味著右腦可能面臨被忽視的危機,導致創造力的衰退。
有觀點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使人類變得過於依賴邏輯思維,失去創造性思考的能力。想像一下,如果每個人都只依賴邏輯,社會將會變得多麼單調,創新和進步可能會停滯不前。
然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儘管左腦在AI的影響下可能變得懶惰,右腦卻可能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尋求創造性的突破。這意味著,AI的使用不一定會導致右腦的衰退,反而可能促使其在競爭中茁壯成長。
此外,對於左腦和右腦的傳統觀念也存在質疑。許多研究表明,人的思維並不僅僅局限於某一側的大腦,使用AI可能會同時啟動整個大腦的功能。AI不僅能夠協助邏輯分析,還能在創意方面發揮作用,幫助人們創作詩歌、故事和藝術作品。
總的來說,生成式AI的普及使我們進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實驗,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心理健康。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並在邏輯與創造之間找到平衡。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